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例院内感染SARS患者中西医结合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总结院内医务人员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年2-5月收治的20例患SARS医护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人员均有与SARS患者接触史,潜伏期2~7d,首发症状为发热,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部分出现呼吸加速,外周血白细胞不高;X线胸片改变以斑片状肺部浸润影多见;综合治疗措施疗效较好,严格的隔离措施能有效防止SARS的继续传播。结论:医护人员感染SARS诊断相对容易;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安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症状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SARS流行期间密切接触者的家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探索分析,为今后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区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及京卫疾控字[2003]40号文制定的关于北京市门头沟区SARS密切接触者隔离防护和服务保障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对本辖区SARS密切接触者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结果:对11户23人进行隔离观察。其中。1户2人因发病送入指定医院观察,21人解除隔离。结论:通过对本辖区SARS密切接触者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对预防SARS传播。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发挥各部门责任分工、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保障生活用品供应是顺利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ARS病人护理要点及切断SARS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SARS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性,对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并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结果 2例病人由于发病急、病情严重,先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专护期间无医护人员发生感染.结论密切观察SARS病人病情,做好呼吸道、发热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传染途径等是救治SARS病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探讨阻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传染链的有效措施,研究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17例临床诊断病例,6例疑似病例,202例密切接触采用不同的针对性的规范处置措施,并对144名医务人员采取及时的防护措施。结果 17例临床诊断病例中1例为死亡后确诊,16例经医院隔离治疗,1例死亡,9例治愈出院,6例明显好转;6例疑似病例经医院隔离治疗,5例治愈出院,1例明显好转;202例密切接触经隔离观察后无1例二代病例发生;相关医务人员和区域内所有人员也无1例二代病例发生。结论 认真而严谨的分析传染链,采取切实而可行的措施阻断传染链是防治SARS传播,杜绝第二代病例出现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在SARS流行期间对疑似患者早期隔离治疗 ,动态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和胸部影像学变化 ;对明确诊断的 14例患者全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 ;对 3例重型患者及时实施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 ,低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的通气策略。结果 14例SARS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随访 6个月仅2例患者遗留轻度肺纤维化。所有参与救治的全部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无人被传染。结论对患者进行早期隔离、早期诊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以及对重症患者及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都是成功救治SAR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医院内SARS暴发流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或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AP)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外界输入性病例引起暴发流行的传染链特点。方法:对2例外院输入病例的临床资料和传染链进行分析,并总结41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SARS患者的传染性极强,防范不当可使大量人群感染;②SARS的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热(100.0%),有相当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1—3d)呼吸道症状并不明显(占53.7%),并伴有外周血白细胞(52.6%)和淋巴细胞(68.4%)比例减少;②早期给予利巴韦林、甲基氢化泼尼松和免疫增强治疗对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效果。结论:重视防范、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对改善SARS的预后和控制其蔓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探索疑似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的诊断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完成最终诊断及相应的治疗处理。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00例疑似SARS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肺部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进行追踪分析。结果 100例疑似患者中,确诊SARS66例,排除34例(其中支原体肺炎4例、肺结核2例,其余为一般细菌性肺炎)。结论 SARS没有特征性临床表现,在没有金标准诊断的情况下,对疑似SARS患者的消毒隔离应等同于SARS患者,诊断治疗应综合考虑,以防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8.
59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人的防治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治疗、消毒隔离及护理措施,有效控制和预防SARS的传播。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3年2月11日~2003年4月7日共收治59例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结果 59例均治愈出院,无1例病人死亡,无1例工作人员感染。结论 密切注视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治疗及心理护理,积极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对控制感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率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治疗、消毒隔离及护理措施,有效控制和预防SARS的传播.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3年2月11日~2003年4月7日共收治59例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结果 59例均治愈出院,无1例病人死亡,无1例工作人员感染.结论密切注视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治疗及心理护理,积极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对控制感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率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布氏杆菌病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对布氏杆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以利于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9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多为长期发热、多汗、畏寒关节疼痛,本组布氏杆菌对四环素、强力霉素、利福平、链霉素等均敏感。用广谱抗生素无效,细胞内抗菌药联合应用效果明显。结论:农牧过渡区临床及防疫医生应高度重视布氏杆菌病,掌握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正确诊断和治疗,加强预防宣传。  相似文献   

11.
儿童手足口病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交流儿童手足口病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07年6月诊治的31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儿中20例为托幼机构患儿,18例有明确手足口病接触史。平均年龄2.8岁。所有病例均有口腔粘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经及时诊断和利巴韦林等早期治疗后,均获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治疗,给予重视,预后良好。在托幼机构和小学校做好隔离和预防工作,对减少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分析8例病历资料较完整的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试图找出其中规律,为临床治疗总结有益的经验。1 临床资料 8例患者来自北京市SARS定点医院,均符合卫生部制订的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措施。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与其他肺部疾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包括临床表现,胸部X显影像、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等特点。方法 对我院发热门诊接诊的440例发热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及实际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1例患者与SARS患者有接触史,其他患者无SARS接触史,全部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100%),伴有干咳(77.0%),气促(34.0%);无腹泻;高热患者均有胸部X线改变,多数累及单肺,肺部体征与脑部X线表现多数一致;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99.8%的患者经使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有明显疗效。结论 SARS传染性极强,有一定的病死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对有胸部X线改变的患者需要认真分析、细致研究、仔细鉴别,才能不误诊,不漏诊。  相似文献   

14.
邵红梅 《护理研究》2004,18(4):648-648
发热门诊是针对2003年春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 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我国部分地区蔓延而成立的新科室,其目的旨在及时发现SARA病人及疑似病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从而有效的控制SARS的传染范围,在SARS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热门诊消毒隔离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  相似文献   

15.
SARS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由于其传染性强、医务人员感染率高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当SARS袭击上海时,为有效遏制SARS的蔓延,我院将普通门诊与发热门诊隔离,成立独立单元的发热门诊。根据SARS传播途径主要为近距离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其他传染途径未能确定的特点,制订消毒隔离制度及病人就诊流程、工作人员工作流程、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等护理管理制度以及督促检查制度,达到了病人无院内感染、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日至1月7日,我部先后出现2名发烧、皮肤疱疹等不适症状患者,发生疫情后,我部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部队营院进行了彻底的消毒处理,对患者进行了隔离治疗。结合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分析,确诊为水痘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SARS流行期发热患者的诊治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发热患者的病因构成、诊治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SARS及发热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将2003年3月15日—5月10日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接诊的4060例发热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评价其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4060例发热患者中,被收入隔离病房者275例,145例确诊为SARS(占3.57%),29例为疑似病例,排除诊断101例。诊断非SARS性肺感染93例,并诊断流行性脑膜炎2例,化脓性脑膜炎8例,流行性出血热3例。结论:SARS高发期发热患者中约90%的病因为流行性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非SARS性肺感染及发热相关传染病占有一定比例。应提高发热的鉴别诊断意识和水平,白细胞升高不是排除SARS的诊断依据,X线胸片异常可不与发热同时出现,必须进行胸片复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我市1998年5~6月伤寒暴发流行的一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分析其流行的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的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1)水源传染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没有有效的隔离措施及缺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亦是此病流行的因素之一;(2)伤寒合并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出现早;(3)氯霉素耐药病例发生率较高,先锋必和氯哌酸治疗效果好。结论 基层医疗单位仍需切实做好伤寒的预防工作,肝损害及耐药情况在伤寒  相似文献   

19.
屠宇平  杨小平 《疾病监测》2004,19(4):158-160
在2003年的严重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期间,CDC和州及领地流行病学者联合会(CSTE)制定了用于发现SARS患者监测标准。在疫情期间,随着对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的临床、实验室和传播特性的认识不断深入,对监测病例定义作了一定的修订。6月26日,CSTE通过了一项立场声明,将SARS纳入全国法定传染  相似文献   

20.
刘英莲  张莉 《天津护理》2003,11(6):307-308
目的:探讨SARS病人的临床护理和隔离消毒管理方法。方法:对112例SARS病人及疑似病例进行全面细致的基础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动脉血氧变化,观察治疗、用药反应;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和心理护理;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和自我防护措施。结果:病人全部康复出院,无1例病人死亡,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未发生医护人员感染。结论:落实护理措施,严格隔离消毒管理、可行、有效,能提高SARS病人的护理质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