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对具有不确定参数的连续控制系统,针对传感器失效,研究了鲁棒容错控制器的设计问题.由于系统往往状态不可直接获得,本文给出了当系统采用Luenberger降雏观测器实现状态反馈时,既保证闭环系统鲁棒稳定,又保证系统具有完整性的鲁棒容错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数值算例表明了文中提出的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电力系统鲁棒非线性控制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本文结合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和线性H∞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非线性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依据这种方法设计了电力系统的鲁棒非线性控制器(励磁控制器和汽轮机调速),并就其特性及作用给予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可控串补电容器非线性H∞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发挥可控串补电容装置的作用,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和线性H∞控制理论介绍了一种非线性H∞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对原非线性系统具有鲁棒最优性。同时依据该方法设计了电力系统TCSC的非线性H∞鲁棒控制器,并就其抗干扰性能和实用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提高多机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该文首先建立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系统的一个含有时变参数不确定性的二阶非线性动态模型,然后在SVC 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自适应控制技术和鲁棒控制技术设计了SVC系统的控制器。为了验证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有效性,以一个经典的三机九母线电力系统作为测试系统,对鲁棒自适应SVC控制器与PID SVC控制器和反馈线性化 SVC控制器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与PID SVC控制器和反馈线性化 SVC控制器相比,所提出的鲁棒自适应SVC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静止同步补偿器的非线性鲁棒H∞控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静止同步补偿器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的设计.给出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动态模型,并针对模型的不确定因素及非线性,分两步设计系统控制器.首先应用微分几何方法对模型线性化,得到系统的精确线性化模型.然后针对上述线性化模型设计系统的鲁棒H∞控制器.应用线性化方法中的坐标变换和状态反馈得到静止同步补偿器的鲁棒控制.最后给出一个仿真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STATCOM鲁棒非线性控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讨论了STATCOM的鲁棒非线性控制设计问题。利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技术(DFL)把STATCOM非线性模型转换成线性模型,并利用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消除模型中不确定参数的影响。设计过程中只需要不确定参数的边界,所设计控制器简单、有效,并能保证系统在所有参数范围内的渐进稳定性。3母线电力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系统具有不确定参数时能取得良好的电压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具有实参数不确定性的热工过程,基于概率鲁棒方法,提出一种PID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被控对象模型的参数摄动状态,计算闭环系统满足各条性能设计要求的概率,并对其进行综合作为优化算法的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用蒙特卡罗实验对控制系统进行鲁棒性检验。针对4种典型的热工过程进行了仿真试验,并与基于标称参数的设计方法以及传统的整定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概率鲁棒的PID控制器设计方法对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被控对象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时,系统能以最大的概率满足设计要求,因此适用于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典型热力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H∞滑模鲁棒励磁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电力系统的鲁棒励磁控制模型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并且,其不确定不性满足匹配条件。该文结合反馈线性化、H∞干扰抑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利用反馈线性化技术,将鲁棒励磁控制模型转化为线性不确定模型;利用H∞干扰抑制技术,获得了具有抑制满足匹配条件干扰能力的动脉滑动模态;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获得了具有完全抑制满足匹配条件干扰的控制律。并设计了H∞滑模鲁棒励磁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地稳定电力系统。  相似文献   

9.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鲁棒非线性控制规律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文结合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和线性H∞控制理论形成的鲁棒非线性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详细设计并推导了交直流联合输电系统的鲁棒非线性稳定控制器决策,并就其特性及其作用给于了讨论,为将来进一步的仿真研究及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Pade近似方法将时滞环节转化为状态空间形式,从而建立考虑传输时滞的开环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采用基于H∞阻尼控制的混合灵敏度方法对所建模型进行鲁棒控制器设计。时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鲁棒控制器对电力系统广域时滞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同时可以抑制系统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机炉协调系统的非线性输出跟踪控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为了克服非线性环节以及能量供需之间关联耦合作用对协调系统控制品质的影响,提高单元制发电机组的快速负荷响应能力,本文基于非线性稳定逆原理,采用非线性输出跟踪控制结构,针对一个通用的非线性协调系统模型,设计出非线性输出跟踪控制器。该控制器由稳定逆系统及反馈控制器两部分组成,稳定逆系统相当于前馈部分,用于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反馈控制器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在不同负荷下的仿真试验表明,依据非线性输出跟踪控制策略设计出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解耦效果和设定点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单元机组在大范围变工况时的协调控制问题,克服非线性特征对系统控制品质的影响,论文应用反馈线性化原理,对大型燃煤机组的协调控制问题进行了直接非线性控制的研究。针对被控对象的特点,引入相对阶向量的动态扩展算法,得到了单元机组简化非线性模型的输出反馈控制律,该控制律可以实现全局意义下的精确反馈线性化,对线性化变换有定义的整个区域都是适用的;针对反馈线性化律作用下的伪线性系统,设计了二自由度I-PD控制结构,简单而有效地解决了伪线性系统对扰动敏感、鲁棒性差的问题,确保输出变量的精确跟踪。通过比较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与期望传递函数的对应项系数,可以方便整定出控制器参数。求得的控制器由比例或积分环节构成,形式简单,便于工程实现。在500MW燃煤机组非线性模型上的仿真试验证明了该协调控制系统的负荷跟踪能力、抗干扰性能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重复控制在并联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有源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是消除电网中非线性负载产生的电流谐波的有效手段。针对某一类非线性负载,该文提出了一种在单一同步坐标系下的复合控制器,包含PI和重复控制器。该复合控制器结合了PI和重复控制器的优点,能够消除稳态误差和改善系统鲁棒性。详细研究了复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对控制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所提控制方法在三相并联有源滤波器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混合控制器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在电力系统紧急状态下,基于发电单元整体模型设计锅炉主汽压力控制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改进能量平衡控制方法.指出与锅炉汽包一样,发电机转子也具有储能特性;和传统发电单元简化模型(机炉模型)相比,在电力系统紧急状态下,考虑发电机转子动态特性的发电单元整体模型,更能够精确描述复杂运行工况下发电单元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平衡状况.基于发电单元整体模型,从能量输入和输出之间平衡状况的角度,提出了改进能量平衡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和基于传统发电单元简化模型(机炉模型)的直接能量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基于发电单元整体模型的改进能量平衡控制方法,更加具体反映了发电单元内部元件之间能量供求的动态平衡状况,有效加快了锅炉动态响应速度,改善了锅炉主汽压力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5.
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离散积分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利用离散趋近律设计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针对离散趋近律造成系统的抖振,设计了离散积分变结构控制(IVSC)策略,应用于永磁式同步电动机(PMSM)位置伺服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离散积分变结构控制策略可以明显改善系统的品质,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火电机组系统非线性控制方法的实用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针对火电机组运行状况和负荷大范围变动的情况,该文将用微分几何法进行非线性解耦和PI调节律结合的思想引入到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并且分析了鲁棒性和实用性;另外,设计了指令处理器将外部的阶跃信号变为机组可接受的信号,且使执行机构的饱和性要求得以满足。仿真表明:当机组大范围调节时,汽包压力和输出功率能够较快地跟随指令变化,汽包水位波动也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wer system stability, by designing a coordinated structure composed of a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and 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 (SSSC)-based damping controller. In the design approach various time delays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s owing to sensors are included. This is a coordinated design problem which is treat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A new 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hPSO–GSA) algorithm is used in order to find the controller parameters. The performance of single-machine infinite-bus power system as well as the multi-machine power systems are evaluated by applying the proposed hPSO–GSA based controllers (PSS and damping controller). Various results are shown here with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 and system configuration over a wide range which will prove the robus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bove design approach. From the results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proposed hPSO–GSA based controller provides superior damping to the power system oscillation on a wide range of disturbances. Again from the simulation based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or a multi-machine power system, the modal oscillation which is very dangerous can be easily damped out with the abov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8.
机炉协调系统的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多变量锅炉-汽机协调系统的动态特性随着工况而变化,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策略来控制这个非线性过程。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建立了机炉协调系统的非线性离散全局模糊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全局模糊模型的新型扩展状态空间预测控制器。它能方便地处理控制作用的受限优化问题,同时它卓越的滚动优化能力又确保了机炉协调系统在全工况范围内的最优控制品质。仿真试验表明:文中所提出的全局非线性预测控制器在控制作用幅值、速率均受限的情况下仍具有满意的全工况负荷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电液伺服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滑模的设计方案。引入一个自适应模糊控制器逼近滑模控制中的等效控制部分,解决由于系统的不确定性及干扰的存在而不能准确确定等效控制的问题,使控制器的设计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推导出规则参数调整的自适应率,并确定非线性控制项以保证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根据滑模控制原理给出4条模糊规则,以平滑不连续控制,达到削弱高频抖振的目的。利用Matlab对文中的方案及证明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减小跟踪误差、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削弱控制信号中的高频抖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