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介绍在既有电气化铁路提速改造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将车站软横跨改为硬横跨。叙述如何在保证正常运输的情况下安装硬横跨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道科学》2007,28(3):55-55
针对沪杭线特殊地质区段电气化铁道的93/9.2+1.5型预应力混凝土腕臂支柱、G350/15型软横跨钢柱、20m硬横跨钢柱及30m硬横跨钢柱4种类型接触网支柱采用浅T型基础,开展现场试验研究。在没有现行规范和标准的情况下,根据支柱的实际受力情况拟定了试验方法,包括加载方法、加载等级、加载间隔时间以及测定基础水平位移和基础转角的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3.
既有线硬横梁架设通常采用轨道吊车进行作业,极少采用汽车起重机,本次京广铁路电气化改造将软横跨改造为硬横跨施工过程中,由于京广线垂直天窗极少、跨距小于横梁长度,通过合理组织、优化架梁施工方案,开展大型汽车起重机架梁的应用研究,充分利用京广铁路的垂直天窗,为既有线架设硬横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曾光 《西铁科技》2006,(1):15-16,19
随着高速电气化的发展,既有线的大面积提速,原有的软横跨已不能满足提速后的质量要求,性能好的硬横跨取而代之已是必然。然而,硬横跨施工要求精度高,尤其对既有复线电气化区段的站场内架设施工,难度更大。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来保证质量,获取更大的工作效益,也就成为我们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国内外电气化铁路的建设中,极少出现接触悬挂在多线路桥梁上硬横跨处下锚的情形。本文根据神华新准铁路巴准线纳林川车站四线桥上接触悬挂的独特特点,结合当前国内外接触悬挂下锚技术,对接触悬挂在四线铁路桥上硬横跨支柱处下锚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实践,总结出了一种接触悬挂在四线铁路桥上硬横跨支柱处下锚的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经济适用,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节省投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今后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介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格构式硬横跨梁柱连接部位的模具化制造工艺,包括工装要求和模具、梁柱连接孔冲模工艺中冲裁力计算和冲孔操作步骤、钢柱的组装模具以及横梁连接板的组焊操作等。新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高,实现了接触网格构式硬横跨连接部件的相互替换,使生产和现场施工安装更加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7.
刘峰涛 《电气化铁道》2006,(1):32-34,42
介绍了国内外接触网硬横跨上的硬横梁吊柱的安装方式,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格构式硬横梁上吊柱的通用安装方式,该方式可降低横梁重量及工程造价,有利于提高安全可靠性和制造标准化,施工安装方便。  相似文献   

8.
刘勇 《科技交流》2005,35(4):11-15
为满足兰武二线最高行车速度160km/h的要求,部鉴定意见要求双线特大桥、大桥原设计采用单腕臂支柱需改为硬横跨,以提高其抗风及抗震动能力.通过对各种钢柱受力的分析和比较,得出在不改变桥墩台现有截面尺寸的条件下,采用变截面钢管支柱更加优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钢管接触网硬横跨”通过科技成果评审$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中心@田宇  相似文献   

10.
广州南站接触网景观设计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触网作为车站建筑结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其接触网系统的轻型化、局部屏蔽化、与雨棚结构一体化等方面着手改善对景观效果的影响有现实意义.论述大型客站接触网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并提出接触网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同时结合广州南站的特点,通过对接触网支持装置的三种主要形式:腕臂柱支持装置、软横跨、硬横跨进行比较,利用渲染效果图,通过接触网接口设计、平面布置、悬挂安装、色彩搭配等各方面进行优选设计,有效改善了接触网与环境景观的协调性;为大型客站接触网景观设计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