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符合法测量β放射源的活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60 Coβ放射源活度测量为例 ,阐明了 β -γ符合法绝对测量放射源活度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实验步骤及测量结果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及讨论。  相似文献   

2.
测量核素的复杂性,测量方法的多样性,比对的经常性成为放射性活度计量的显著特点。在发射γ射线核素的标准化基本解决之后,β核素和低能γ核素的标准化将成为今后放射性活度计量发展的新动向和新重点。液闪计数技术作为β核素和低能γ核素标准化最主要的方法将推动放射性活度计量的继续发展,国际计量局(BIPM)和很多国家正在研究发展这种方法。加强标准溶液和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发放,不断完善已有的测量方法并发展新的测量方法,放射性活度计量正处在很活跃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测量环境水平总α、总β活度浓度的低本底αβ测量仪.该测量仪选择塑料闪烁体作为传感器,利用反符合技术降低本底,搭载有6个独立的低本底α/β主探测器,可同时测6个样品,并给出各个样品中的总∥总β活度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对于90Sr-90Y β源的2π探测效率比≥50%时,本底≤0.9 cm2/min;仪器对于2...  相似文献   

4.
4Πβ(PC)-γ符合方法主要用于实现β-γ级联衰变放射性核素活度的绝对测量,该方法一般测量VYNS(聚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源样品,但其制备过程复杂。对制源工艺进行了优化,用4pβ(PC)-γ数字符合系统,对改进工艺制成的薄膜源进行了测量。用效率外推法获得的测量结果显示,新制60Co源的β表观效率达到93%,10个样品源的比活度测量结果在0.1%范围内一致。通过在数字符合软件上改变符合分辨时间、死时间与延迟时间,研究了符合参数选择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评估了60Co核素活度测量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于1996年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的环境样品中总α/β放射性浓度测量的比对。共有来自全国93家单位的94个实验室参加了此次比对活动。通过这次比对反映出,尽管多数单位的测量结果较好,但由于缺乏供仪器刻度用的各种标准源以及检查放射性的测量程序,因此各实验室间的偏差仍较大。此次比对对于发现和解决目前总α和β放射性浓度测量中现存的实际问题,并保证量值的准确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采用3H作为放射源的β放射性电离规灵敏度衰减特性分析工作,通过对放射性电离规灵敏度衰减特性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测量,得到放射性电离规长时间贮存和使用后会导致测量灵敏度显著下降、线性压力测量范围降低的结论.因此,放射性电离规经过一段时间使用或贮存后必须进行校准.  相似文献   

7.
建立^14C弱源β射线监测仪,对热熔预浸工艺生产预浸带用涂胶离型纸的树脂含量进行了动态测量,并与重量法间断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β射线透过涂胶纸强度和原强度之比(I/I0)与树脂含量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该仪器用于预浸树脂含量在线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β晶的热熔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添加成核剂的方法制备了主含β晶的等规聚丙烯试样,并用DSC研完了它们的热熔行为,发现了β晶的熔化双峰现象,对边熔解边重结晶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用偏光显微镜对热熔过程进行跟踪照相,证实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高韧性硅灰石填充β-聚丙烯基(W/β-PP)复合材料,采用负载庚二酸钙的硅灰石(β-W)填充聚丙烯(PP)制备。研究了W/β-PP复合材料中β-W的β-成核作用,并对比了硅灰石和β-W填充PP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硅灰石填充聚丙烯(W/PP)复合材料主要形成α-晶,而β-W对PP结晶具有强的β-成核作用;W/PP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低于β-聚丙烯(β-PP),硅灰石与PP的β-晶之间存在协同增韧作用,导致W/β-PP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高于β-PP;随着β-W含量的增加,W/β-PP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其质量分数为5%时达到最大值;同时硅灰石的增强作用可以提高β-PP的刚性。   相似文献   

10.
磁控溅射法沉积的Fe/Si多层膜和Fe单层膜经真空热处理后制备了β-FeSi2薄膜。[Fe1nm/Si3.2nm]60多层膜在〈880℃温度下真空热处理2h后,样品均呈现β(220)/(202)择优取向,而Fe单层膜制备的样品则易形成β-FeSi2与ε-FeSi相的混合物,且取向杂乱。在920℃真空热处理后,两种样品都形成了α-FeSi2薄膜。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明,样品表面粗糙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变大,最大表面均方根粗糙度约为16nm。卢瑟福背散射分析发现,Fe/Si多层膜样品热处理过程中元素再分布很小。根据光吸收谱测量,Fe/Si多层膜制备的β-Fesi2薄膜的禁带宽度为0.88eV。  相似文献   

11.
余葵芳 《计量技术》2000,47(1):30-32
本文介绍了在4πβ-γ符合活度基准装置上对^155Eu活度的精确测量的分析,并实测了两个不同活度浓度的^155Eu溶液,其测量不确定度为1.8%(范围因子为99.33),还介绍了^155Eu溶液活度测量国内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了行李放射性测控装置对^137Cs放射源活度响应的校;隹方法,利用点状放射源的活度与照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核物理特性,测量行李放射性测控装置对某指定探测点的活度响应,根据一系列的活度响应值计算出行李放射性测控装置对^137Cs放射源活度响应的非线性。试验结果表明,活度响应是反映探测器对放射性辐射探测能力的重要参数,必须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3.
本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离子注入合成的β-Fe(C,Si)2薄膜进行了研究,对掺杂C前后样品的对比研究表明,选择C作为掺杂元素,能够得到界面平直,厚度均一的高质量β相薄膜,晶粒得到细化,β-FeSi2层稳定性提高,因此从微结构角度考虑,引入C离子对于提高β-FeSi2薄膜的质量是很有益处的,进一步进行光学吸收表征,发现C离子的引入对β层的Eg^d值没有产生明显影响,所以综合来说C离子的引入有利于得到高质量的β-FeSi2薄膜,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和Celref程序精确地测量薄膜的晶格常数,当C/Fe的剂量比为0.5%时,尽管C的原子半径比Si的小,β相晶格却膨胀了,这可能是由于间隙固溶的原因,进一步增加掺杂量到一定的程度时,单胞体积会缩小,这是由于形成了置换固溶体,碳置换了β单胞中的部分硅。  相似文献   

14.
个人一组织符合度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几个方面探讨个人一组织符合度的测量问题:研究取向是相似符合、补偿符合或二兼顾;符合度的直接和间接测量的区别;不同测量指标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云母增强β型聚丙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云母填充β型聚丙烯体系,比较了云母填充α、β型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结果发现,体系中加入PP-g-MAH界面改性剂时,β型体系力学性能优于α型.同时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WAXD)分析了云母和PP—g-MAH加入对β型聚丙烯晶型、晶体结构参数如微晶尺寸等的影响.发现云母的加入使PP微晶尺寸有所增加,聚丙烯的晶胞参数变小,而PP—-g-MAH作用基本相反,PP—g-MAH不利于β型聚丙烯的形成,但利于云母的取向,从而利于力学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利用铝氧化膜填充法制作^90Sr-^90Yβ标准平面源技术和测量方法。测量不确定度在3.5%以内。  相似文献   

17.
周晓东  吉法祥 《材料导报》1995,9(2):67-70,35
综述了β-SiC连续纤维的制备方法,对所得纤维的性能作了评述,结合作者的研究,对今年β-SiC纤维研制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8.
容超凡 《中国计量》1998,(10):58-59,56
本文介绍电离辐射计量中的不确定度评定的三个具体例子,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用含氯正比计数管测量单能快中子注量和用自由空气电离室复现照射量和空气比释动能,给出了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以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结果。一、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放射性活应1.基本原理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放射性活度是活度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测量方法较多,本文只介绍用4π(LS)—γ了符合装置测量电子俘获核素的活度。孩装置采用“双死时间法”,它没有符合线路,不同于常规符合方法。当测量电子俘获核素时,液闪道卜十x)道记录核…  相似文献   

19.
β-环糊精淀粉类树脂的制备和电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由不含淀粉、含水溶性淀粉或不溶性淀粉的β-环糊精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反应,制备出3种环境友好的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和淀粉类树脂(NS—β—CDP、WSS—β—CDP和CLS—β—CDP)。用FT—IR和激光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伊—环糊精交联聚合物以及β-环糊精淀粉类树脂均保留了环糊精的空腔结构,用NS—β—CDP、WSS—β—CDP和CLS—β—CDP分别与二甲基硅油配制了电流变液,研究了电流变活性。结果表明,含淀粉的聚合物的电流变活性和电场耐受能力均比NS—β—CDP的高,淀粉参与共聚后,淀粉的柔性对环糊精聚合物的刚性腔体具有很好的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组织了152 Eu、58Co、88Y和166mHo放射性核素活度测量的国内比对。 15个参加实验室用γ谱仪和 /或 4πβ -γ符合装置等方法测量了由比对溶液制成的点源或溶液样品。介绍比对测量的结果并通过与SIR(国际参考系统 )平均值的比较 ,使国内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与国际关键比对参考值建立溯源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