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结22例社区糖尿病病人的伤口换药护理,通过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念,根据伤口和机体状况综合分析,根据伤口具体状况采用不同伤口敷料和伤口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聂翠梅  卢淑水 《护理研究》2007,21(5):1344-1345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也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正确的换药和护理对治疗疮疡十分重要,对于促进伤口迅速愈合,缩短疗程,减轻病人痛苦有很大作用。反之则会延缓愈合,甚至会使伤口恶化。在中医外科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在“祛腐生肌”原则指导下,对治疗疮疡在换药及护理方面积累了一些体会,疗效较好,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例逐年增加,加强护理是降低此类患者产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产后会阴伤口不易愈合,且容易反复感染。本院常规会阴护理外,配合采用胰岛素液局部伤口换药,换药后在皮肤黏膜破损处外涂康复新液体,使换药次数减少,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楚伟英  邓博  李燕辉  蔡春燕  骆大行 《全科护理》2020,18(10):1246-1248
[目的]探讨伤口专科小组在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伤口专科小组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伤口愈合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病人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7.77%(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管理中应用伤口专科小组可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从而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王晶 《护理研究》2012,26(16):1536
糖尿病足(足部溃疡)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溃疡后易并发感染,溃疡难以愈合,病人住院治疗时由于患足有伤口并有渗液,换药后敷料包裹,正常的鞋穿不上,没有合适的鞋下床活动,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伤口愈合,因此研制了一双适合住院病人治疗时穿用的简易鞋,临床试用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谭招 《现代护理》2005,11(22):1916-1917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EBN)探索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临床评估确定护理诊断,查阅文献,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治疗及护理干预,6例糖尿病坏疽截肢患者缩短了住院时间,伤口愈合快,均康复出院。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使传统护理经验走向护理科学发展,促进护士主动学习。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创伤与修复平衡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亢鸿需  袁群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824-1824
糖尿病肢端坏疽的创面具有创面深在,感染多见;肉芽组织脆弱,生机力低下;瘢痕组织较薄,时有骨化发生;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特点。鉴于糖尿病肢端坏疽的这些基本病变特点,患的伤口Ⅰ期愈合是不可能的,切伤口愈合速度也很慢。处理好这种平衡关系有助于糖尿病肢端坏疽患的伤口愈合。创伤与修复的关系广义上讲就是糖尿病肢端坏疽的全身治疗(扶持修复)与局部治疗(创造修复环境)。狭义上看,创面愈合过程就是一对具体的创伤与修复矛盾。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病人的手术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叙述了合并有糖尿病的手术病人伤口易感染,除常规的手术护理外,还应及时制订护理计划,重视术前预防和术后伤口护理。重点论述了感染伤口及合并坏疽的处理和护理。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时因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发生肢体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坏疽或感染的一种病变,是慢性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在美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占住院糖尿病人数的20%,其中有50%~70%需要手术治疗。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大大影响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寿命,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糖尿病足的危害极大,必须积极治疗,同时对糖尿病的护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病人,采用红粉纱条(红粉、朱砂等纱布条上经过高压消毒后制成)对伤口进行换药护理,以化腐生肌,活血化淤,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我们对糖尿病湿性坏疽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沈美秀 《南京护理》2021,10(1):57-60
外伤是由于外力或其他因素导致皮肤破损、撕裂而形成伤口,轻者仅表现为皮肤开裂、挫伤、疼痛、肿胀等,严重的外伤可损及皮肤深层组织或肌腱、骨骼,甚至内脏器官,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伤口感染[1]。伤口感染不但增加了治疗难度,使医疗费用陡增,而且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2]。伤口感染是创伤后最常出现、影响最大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但会引起脓毒血症、截肢等不良并发症,严重时会导致死亡[3]。难愈合伤口,指的是伤口受各种内外因素影响,无法通过正常愈合的进程达到愈合,进入至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后所出现的伤口经久难愈表现,常需要通过外力的帮助之下促进伤口的愈合[4]。当病人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及血糖控制不佳时,会使局部溃疡加重,导致溃疡难以愈合[5]。本文总结的是,在伤造口门诊治疗的一例外伤合并伤口感染的糖尿病患者,经治疗护理伤口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苯扎氯铵溶液联合藻酸钙敷料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足部病变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聚维酮碘消毒后使用硫酸庆大霉素加入小剂量普通胰岛素冲洗伤口、纱球隔离、纱布包扎的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苯扎氯铵溶液足部浸泡5~10min,再用藻酸钙敷料隔离覆盖伤口。观察两组患者足部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效果、护理换药耗时等,并比较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足部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效果、换药耗时以及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苯扎氯铵溶液联合藻酸钙敷料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足部病变,能有效缩短足部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效果、减少护理人员换药总耗时,并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适宜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的良好换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手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病人107例(均为Ⅱ型糖尿病),与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胆囊结石病人1545例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病人的胆囊病变程度,急诊手术,术后伤口感染或延期愈合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胆囊化脓,坏疽,急诊手术,术后伤口感染或延期是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围手术期高危因素,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EBN)探索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临床评估确定护理诊断,查阅文献,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治疗及护理干预,6例糖尿病坏疽截肢患者缩短了住院时间,伤口愈合快,均康复出院.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使传统护理经验走向护理科学发展,促进护士主动学习,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阴囊坏疽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10例阴囊坏疽患者行手术清创并使用VSD护理的回顾,从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10例患者中8例使用VSD1次,行II期缝合创面愈合;2例由于创面皮肤缺损太大,使用VSD2次后,行腹股沟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后创面愈合。平均住院时间23d。结论应用VSD治疗阴囊坏疽的护理,减少了伤口换药次数和患者的痛苦,促进了伤I:1愈合。  相似文献   

15.
杨志芳 《全科护理》2012,(35):3300-3301
杨志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单独或共同作用引起的糖尿病病人下肢和(或)足溃疡或坏疽等综合因素所致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重要原因。在糖尿病足防治中应该贯彻专业化治疗、多学科协作和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_2]。我院对糖尿病足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后出现伤口皮瓣坏死的护理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术后伤口皮瓣坏死病人,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术后伤口皮瓣坏死病人,将其作为观察组,采用湿性敷料换药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换药频数(每次护理换药间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1周后换药时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每次护理换药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1周后换药时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病人使用湿性换药护理的操作耗时更少,操作更简单,病人换药时疼痛减轻。  相似文献   

17.
李静如  滕美芬  顾雪玲 《全科护理》2012,10(21):1946-1946
[目的]在伤口护理中及时评估伤口,选用合适的敷料加速伤口的愈合能力及在换药过程中减轻换药给病人带来的疼痛和不便。[方法]将100例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美盐和纳米银抗菌凝胶换药,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换药,对两组病人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创面疼痛程度、术后坏死组织脱尽时间、周围红肿消退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美盐和纳米银抗菌凝胶换药后伤口愈合能力显著提高,换药时无疼痛。[结论]及时评估伤口,选用合适的敷料换药,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病人不抵触治疗,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患者由于局部神经异常、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足部畸形、感染等因素,25%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约有70%会合并感染甚至发展到坏疽乃至截肢[1]。据报道[2],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8.57%,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研究显示[3],积极的伤口管理、合适的换药方法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早期愈合,有效降低致残率。因此,完善换药护理,  相似文献   

19.
王晶 《山西护理杂志》2012,(6):1536-1536
糖尿病足(足部溃疡)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溃疡后易并发感染,溃疡难以愈合,病人住院治疗时由于患足有伤口并有渗液,换药后敷料包裹,正常的鞋穿不上,没有合适的鞋下床活动,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伤口愈合,因此研制了一双适合住院病人治疗时穿用的简易鞋,临床试用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1,2],也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的治疗将会导致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截肢、致残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3]。综合护理干预有效促进了糖尿病足病人的恢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