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研究软组织异物的定位方法,探讨解决深部软组织异物摘除的难题。方法采用三维立体异物座位定位器,使异物有正确的定位。再用配套的特制异物钳摘除软组织异物。结果916例软组织异物,通过使用定位器和异物钳后均一次成功取出,平均手术时间为3min,无并发症。结论通过应用新技术使金属异物定位精确、创伤微、痛苦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范峻  邢光富  史常文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650-1651
人体软组织金属异物,特别是针状锐性异物,一旦进入体内,随肌肉的收缩,部位较深,移动较快,故定位困难,手术难度大,失败率高,再则,深部软组织异物多具有细小,散在,多发,游动,邻近血管神经区域等特点,处理往往比较棘手,而外科手术切开寻找既费时又难以完全取出。作者从1981年开始研究人体软组织内金属异物,发明了配套的人体异物三维坐标定位器和异物钳(专利号:90207213.7)。  相似文献   

3.
软组织内移位金属异物所取方法的研究(附151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软组织内异物的定位方法,探讨解决深部软组织金属异物摘除的难题,方法:采用三维立体异物座标定位器,使异物有正确的定位,再用配套的特异物钳取软组织异物,结果:1519例软组织金属异物,通过定位器和异物钳均一次成功取出,平均手术时间为5分钟,并无发症,结论:通过研究,应用微创技术使金属异物定位精确,创伤微,痛苦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软组织和经皮经血管双介入治疗大血管间软组织异物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经CTA确诊的大血管间金属异物(1例合并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进行双介入治疗。局麻后于电视透视导向下经皮经腔定位异物旁血管后,经皮软组织介入钳取异物。结果异物位于大腿上部3枚、肘窝1枚、前臂2枚,长径3~10mm、短径1~2mm,与毗邻大血管间距0~2mm。成功取出所有异物,术中总透视时间5~9min、总出血量5~10ml,对较小动脉瘤未予治疗,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软组织和经皮经血管双介入治疗血管间软组织异物技术可行,为伴血管损伤的血管间软组织异物损伤患者的一站式微创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软组织内金属异物取出方法的探讨(附739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各部位软组织金属异物的定位及手术方法。方法 1996年6月到2006年6月,采用三维立体异物坐标定位器精确定位异物,再用带磁性的配套特制异物钳、穿刺钳为7390例病人取软组织金属异物。结果 软组织金属异物一次取出成功率99.5%,平均手术时间为5min。结论 该方法定位精确,取出金属异物顺利。具有并发症少、痛苦小、成功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皮肤填充剂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皮肤填充剂(或称软组织填充剂,fillers),在美容整形外科中广泛用于体表皱纹、凹陷、缺损的填充.自软组织填充剂问世以来,美容整形外科医师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填充材料,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2]:①安全,生物相容性良好;②无毒性,无致癌性;③无过敏反应;④稳定性好,无游走性;⑤保持原有体积和柔韧性;⑥不会因吞噬作用而被清除;⑦诱发异物反应的可能性低;⑧不会导致异物肉芽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定位膜结合X线透视法在软组织内金属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家庭常用物品制作含金属丝定位膜,术前覆盖异物区组织,结合X线透视法精确定位异物位置,指导异物取出手术。结果 34例软组织内金属异物患者,应用自制定位膜结合X线透视法成功取出异物48枚,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自制定位膜结合X线透视法在软组织金属异物取出术,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指导异物取出手术。  相似文献   

8.
B型超声定位治疗四肢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型超声在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B型超声对52例非金属异物伤患者进行定位及定性检查。结果B型超声对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高。结论B型超声是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软组织异物在外科急诊中较为常见,完整完全取出异物却存在一定困难。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软组织异物病人32例,均采用B超+亚甲蓝联合定位法完整完全取出异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软组织内的玻璃异物,有与其它异物不同的两个特点:①质脆易碎,易被取出时夹碎,碎玻璃渣不易被取尽。②边缘锐利,动辄威胁周围血管、神经等组织,故处理较为棘手。针对上述情况,我科采取下面两种办法: 1.用血管钳在软组织内夹取异物时、用力要适当,缓慢用力取出,且不可急于求成或乱捅乱夹。我们曾遇1例、前臂软组织内玻璃异物。取出时由于用力大、速度快,割断了桡动脉,实为教训。2.对疑有玻璃碎渣的伤口,采用注射器(12号针头)抽生理盐水反复加压冲洗。冲洗时以血管钳将伤口敞开,既可冲除玻璃渣,又可冲洗伤口污染。我科按上述原则治疗34例,除前介绍一例外均无其它损伤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超声导引下皮下软组织金属异物取出术八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组自 1992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治皮下软组织金属性异物 8例 ,均经超声引导取出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7例 ,女 1例。均为颈、背、股、臀及胸壁等软组织金属性异物。为子弹、弹片、屑片、针等。伤时异物在软组织内穿行一段距离 ,因肌肉运动使异物可在组织中潜行一段 ,故多不在创口之下。经连续超声扫描极易发现而确诊。并在超声导引下均顺利手术取出。2 .典型病例 :例 1 男 ,35岁 ,1992年 10月 7日被汽枪误伤击中右侧颈部 ,因非贯通伤铅弹留在体内而转来我院。查右胸锁乳突肌中部外缘为皮肤创口 ,X线片示…  相似文献   

12.
近百年来人们对应用注射软组织填充物来改善机体的轮廓及软组织缺损的研究及应用从未停止,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批新的注射填充材料相继出现,并在临床中获得广泛应用[1],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相关的并发症,其中异物肉芽肿(foreign body granulomas,FBG)的反应较为常见[2].鉴于国内目前对注射填充物的应用及引起的并发症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注射用真皮填充物的种类及其引起的异物肉芽肿反应做一个综述性介绍,并探讨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165例小儿软组织异物的临床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近5年小儿软组织异物诊疗经验,探讨临床新策略。方法我院连续诊治≤16岁软组织不透X线异物患儿165例,均经X线平片确认,40例加行CT(9例增强)扫描及仿真局部解剖评价。采用C臂机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异物钳取术,评价其疗效。结果异物长径1-40 mm,短径1-5 mm,包括各类铁屑、铁钉、铁丝、缝针、断针及玻璃碎片等,位于四肢、颈部、胸腹部、盆部等软组织内。76例(76/165,46.06%)患儿接受介入治疗,完全治愈73例(73/76,96.05%),部分治愈2例(2/76,2.63%),失败1例(1/76,1.32%)。CT仿真局部解剖成像准确揭示了异物与毗邻结构解剖位置关系及血管损伤并发症,指导了治疗方法与钳取路径的选择。未出现需特殊治疗的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X线透视导向经皮异物钳取术是一项微创、安全、有效的小儿软组织不透X线异物的介入治疗方法,但玻璃异物、伴或不伴血管损伤的大血管旁异物需谨慎;术前CT仿真局部解剖成像有助于复杂异物的定位、介入路径选择与治疗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4.
CT仿真局部解剖与X线透视双导向的软组织金属异物钳取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CT仿真局部解剖与X线透视双导向软组织金属异物钳取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15例软组织金属异物患者分为平片组、平片加常规CT组和平片加CT仿真局部解剖组。采用体绘制和动态阈值技术以获取CT仿真局部解剖图像,根据影像学资料先行评价、确定异物钳取术的可行性及具体术式,在"C"型臂X线电视透视引导下经皮钳取异物。结果应用动态阈值变化的体绘制技术的CT仿真局部解剖图像成功获得率为100%,基于增强CT源影像的图像层次丰富,且三维显示了基于平扫源影像未能重构出来的动脉与深部静脉。CT仿真局部解剖准确评估了异物的可摘除性、手术风险,并由此确定了具体术式。平片加CT仿真局部解剖组异物介入摘除术的安全性、成功率与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其他两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定位器协同使用率低于其他两组(P0.005)。结论 CT仿真局部解剖结合X线透视双导向软组织金属异物钳取术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与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外伤致软组织内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我科自1997年1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外伤致软组织内异物存留患者33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4年4月至1986年12月,先后收治148例软组织异物伤病人。我们体会,诊断、定位诊断及手术取异物很重要,但异物取出后的处置绝非不是大问题。现结合我们的病例,谈点“后处置”的体会。当异物穿入软组织时,可带入细菌。尤其较大的异物、石块和木片等。射速较慢,带入细菌量更多,引起感染的机会更大。我院对存留异物的感染伤口细菌培养发现,致病菌多数是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普通厌氧菌。受伤初期可因伤口清创引流,换药和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控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也可因异物周围肉芽组织增生,愈合及包裹,使  相似文献   

17.
我科从1965年11月至1982年11月共收治体内软组织异物200例。其中异物为子弹头者20例,弹片、铁屑、铁砂者145例,针炙针、注射针针体,缝纫针者35例。现将我们取异物的体会介绍如下。手术方法(一)钳头触碰法。在X 线透视下,用一把弯血管钳顺着伤道走行,用钳头缓慢触碰存留于软组织中金属异物,当术者有触碰金属感,即可张开钳子夹取异物。本法适用于有伤口、或刚缝合以及在7日内愈合的伤口。取出异物后,伤口不再缝合,搔刮伤口,定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确定软组织内异物较为困难,在初诊中38%会漏诊[1],这是引起医疗纠纷的第二常见原因[2].足底是异物存留最常见的部位[3-4],由于组织致密,探查和清除异物更加困难.本例患者左足底钉子刺伤后9个月才再次出现症状,伤后1年始确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们利用金属导电性强,人体软组织导电性弱及钳夹异物接通线路、灯珠发亮的方法制成一种简易的金属异物摘取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颈部软组织金属异物取出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颈部是血管神经丰富的重要区域,一旦颈部软组织内异物进入,手术难度较大,容易出血,损伤周围重要器官。作者于1989年开始研制了对人体异物三维定位器及配套的异物钳(中国专利号90207213-7)取除体内异物5212例,特别对颈部528例金属异物病人均顺利取出,无一例副损伤。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自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本组共收治颈部软组织异物528例。男性475例,女性53例。年龄2~89(平均29-5+17-7)。异物种类及部位见表1。表1 异物种类及部位(n)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