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钢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5,15(3):478-478,480
手术证实腰椎间盘突出55例影像学表现,术前符合率CT为95.0%,平片为36.7%,平片征象以椎间隙后宽窄和椎体缘后翘及唇样骨质增生有重要意义;CT对定位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特征表现为(1)椎间盘后缘局灶性软组织密度块影,(2)硬膜囊前脂肪层变窄,消失及硬膜囊变形,(3)神经根受压移位或显示不清,CT直观揭示侧隐窝,关节突和椎管外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腰骶神经后根节异位畸形[贾连顺,等。中华骨科杂志,1994;14(4):210]报告7例腰骶神经后根节由于发育因素内移至椎管或神经根管内的异位畸形。神经后根节的位置异常,可能被退变狭窄的神经根管或变性突出的椎间盘所卡压而发病。本组男性3例,女性4例,...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与手术进行对照分析,CT诊断准确率为94%,其特征性表现:(1)腰椎间盘后缘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块影突入椎管。(2)硬膜囊受压移位。(3)神经根水肿或湮没。(4)突出的髓核滑移。(5)脱出髓核的钙化或骨化。(6)碎块形成。同时CT图像上可清晰显示椎体骨质赘生、椎管或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上下关节硬化以及椎间盘真空征等伴随异常。本文对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优点及限度作了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4.
1988年1月至1990年8月作者应用Somatom-CR型CT扫描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CT图像的主要表现有:(1)硬膜外软组织块影;(2)硬膜外脂肪不对称或消失;(3)硬膜囊受压;(4)神经根受压或移位。伴随的图像特征有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上关节突增生及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等。按照CT图像的软组织块影形态学特点,将其分为三型,即地图形(20例)、丘形(14例)和弧形(11例)。并着重分析了各型软组织块影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的关系。所有病例均行外科治疗,手术证实椎间盘突出40例。CT诊断符合率为88.9%。  相似文献   

5.
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电动旋转切除术,所有病例均经CT证实,显效74.1%,有效18.9%,无效7.0%。行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时应注意:(1)根据CT片确定穿刺点及进针角度;(2)实际操作时进针角度宁小勿大;(3)在切除椎间盘前半部后,导管宜向后外侧退至椎体边缘,导管尾部向上抬高,尽量切吸突出的椎间盘组织;(4)并发症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6.
经皮穿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4例腰椎间盘症采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电动旋转切除术,所有病例均经CT证实,显效74.1%,有效18.9%,无效7.0%。行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地应注意;(1)根据CT片确定穿刺点及进针角度;(2)实际操作时进针角度宁小勿大;(3)在切除椎间盘前半部后,导管直向后外侧退至椎体边缘,导管尾部向上抬高,尽量切吸突出的椎间盘组织;(4)并发症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7.
1962年Scaglietti等发现腰椎间盘可突出于椎管外侧压迫神经根。70年代Abdullah等用椎间盘造影,选择性神经根造影和神经报阻滞的方法,首先认识到这类椎间盘突出的重要临床意义并称之为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ExtremeLateralLumbarDI。HernlatlonELLDH),它包括椎间盘向推同孔内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常见于20~50岁的病人,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程较长,治疗护理起来较困难。目前公认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有些患者术后易出现神经根粘连,腰椎不稳,需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9.
对83例颈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其发病年龄为40-67岁,男性多于女性,以C4-C7椎间盘突出多见,出现了2-3个椎间盘突出的占66.3%,74.7%的椎间盘突出和节段伴有椎体骨质增生。  相似文献   

10.
对54例脊柱转移瘤的CT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要点为(1)跳跃性多个脊椎破坏;(2)骨破坏位于椎体中部和附件;并在同一脊椎内出现2个以上病灶;(3)椎旁软组织正常或椎旁与骨破坏灶相连续的软组织肿块;(4)邻近椎间盘或椎间隙正常;(5)常伴有附件破坏。其中跳跃性多个脊椎破坏伴邻近椎间盘正常及椎旁软组织正常或椎旁局部软组织肿块是CT诊断本病的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腰骶神经根受损200例H反射传导速度与CT诊断对比郝华(聊城地区人民医院肌电图室,聊城市252000)关键词腰骶神经根;损伤;H反射传导速度;CT诊断近年来,随着电生理学的不断发展,对腰骶神经根病变的诊断率越来越高,尤其对不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受损者,更...  相似文献   

12.
对120例临床诊断为颈椎病,CT扫描检查料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CT资料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颈椎病CT诊断;1.椎体及小关节骨质增生;2.颈椎间盘突出;3.横突孔的狭窄。认为CT对颈椎病可以独立诊断,能提供传统X线显示不佳的影像表现;CTM显示颈椎病很重要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3.
薛锦安 《广西医学》1998,20(6):1053-1056
本文对15例腰椎滑脱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现为:(1)汉边征。(2)椎间盘纤维环变形。(3)双管征及硬脊膜囊呈纺锤状变形。(4)腰椎峡部裂。(5)椎管狭窄及侧隐窝狭窄。(6)腰椎小关节半脱位,关节增生狭窄,骨赘形成,关节真空征和关节囊钙化。认为CT扫描既可清晰显示腰椎滑脱的椎管、硬脊膜囊、神经根、小关节及椎间透的病变,又可明显滑脱的病因,有利于临床医生的合理诊治。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部椎问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坐骨神经根所致的一系列症状体征。其临床表现为,椎间盘突出后,压迫腰5和骶1神经根,致使神经根出现水肿,继之纤维化并与附近组织粘连,表现坐股神经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通过重新调整脊柱功能单位力线的分布,促进脊柱内外力学平衡的恢复和代替,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15.
腰骶椎破裂型椎间盘突出CT表现李勇,杨祖华本组31例腰骶椎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男30例,女1例;年龄22~55岁。病程2个月~15年。31例均发生在L4~5和L5~S4椎间盘,根据spangler(1982)所用分型,凸起型4例,破裂型21例,游离型...  相似文献   

16.
经皮椎间盘镜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杨煦,黄辉,张则正,田世杰我院自1992年2月开始使用美国Dyonics公司的经皮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系统(AM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无神经根粘连、局麻下操作等优点。但...  相似文献   

17.
通过183例CT诊断为腰椎间盘退变的不同年龄病人的腰椎间盘的CT特征与临床表现的比较分析发现,腰椎间盘退变具有年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1)好发年龄;(2)好发部位;(3)椎间盘退变类型;(4)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8.
通过183例CT诊断为腰椎间盘退变的不同年龄病人的腰椎间盘的CT特征与临床表现的比较分析发现,腰椎间盘退变具有年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1)好发年龄;(2)好发部位;(3)椎间盘退变类型;(4)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和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定位及定量评价腰椎间盘突出(LDH)致单侧腰骶神经根压迫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吉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专科检查诊断为LDH致单侧L4~S1神经支配区域神经根压迫症患者20例,行PROSET、DTI检查,取感兴趣区域(ROI)节前神经根鞘硬膜囊出行处、神经节、节后脊神经前支出椎间孔外口处3个解剖水平,测量并比较其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同时进行双侧L4~S1神经根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结果 PROSET图像特征表现:20例患者共计25个椎间盘突出,28根单侧神经根受压,其中22个侧旁型突出椎间盘致22根神经根受压,主要向内后推移同侧下位神经根,不累及同节段神经根;3个椎间孔型突出椎间盘致6根神经根受压,同侧同节段神经根向外上推移,下位神经根稍向内侧推移。DTT图像显示患者患侧神经根神经纤维束出现节段性稀疏、变窄、截断等现象。患者患侧的节前神经根鞘硬膜囊出行处、神经节、节后脊神经前支出椎间孔外口处FA值低于健侧,ADC值高于健侧(P<0.05);患者患、健侧的节前神经根鞘硬膜囊出行处、神经节、节后脊神经前支出椎间孔外口处FA、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SET结合DTI、DTT对诊断LDH致单侧腰骶神经根压迫症以及定位、定量评价病变神经根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腰椎间盘急性损伤后突出病人38例,应用甘露醇脱水结合骨盆重磅牵引为复合治疗组,另选41例条件相似的病人做对照组。复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极为显著(P<0.01)。其中复合治疗组11例,对照组3例,还应用CT作治疗前后的观察,并做了突出椎间盘的测量对比,结果是,治疗后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均有明显的缩小,差异极为显著(P<0.01),对照组仅上下径缩小差异显著(P<0.05)。从形态观察,治疗前突出的椎间盘呈球形,半圆形,压迫硬膜囊、神经根;治疗后突出的椎间盘呈月牙形、线条形,硬膜囊,神经根恢复到解剖位或受压明显减轻,在解痉镇痛方面脱水疗法优于镇痛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