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淮安市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将调查内容归纳为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其他等6类,分别计算各类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并按性别、文化程度和年龄进行分析。结果淮安市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为62.0%,其中,科学健康观知识知晓率为69.4%,传染病预防知识为64.0%,慢性病预防知识为54.4%,安全与急救知识为76.2%,基本医疗知识为56.1%,其他卫生知识为41.9%。知晓率男性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下降,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在加大健康素养教育力度的同时,要区分不同人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综合干预,从而促进公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以及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本社区16岁~69岁的居民1,8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采用《201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和社区工作人员配合,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调查询问。结果共调查1,800人,收集有效问卷1,793份。调查对象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24.04%,基本知识和理念的知晓率为33.6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回答正确率为23.87%,健康技能的掌握率为51.59%,居民中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以及基本医疗的比率分别占37.65%、33.18%、19.07%、49.86%和27.5%。结论该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总水平偏高,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知晓率较低。五类健康问题中,慢性病预防的知晓率最低,应加强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宣传教育,尤其是知晓率较低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武汉市硚口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对武汉市硚口区500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结果 武汉市硚口区居民五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分别为具备科学健康观素养的占14.8%、传染病预防素养的占30.8%、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占9.0%、安全与急救的占87.6%、基本医疗素养的占61.6%. 结论 针对调查结果中知晓率较低的部分,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四~六年级小学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经济水平好、中、差抽取重庆市渝中区、荣昌县和开县的四至六年级在校学生1 530名,进行慢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慢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除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儿童时肥胖易导致成年后肥胖及引起各种慢性病提前发生2项知晓率在30.0%以上以外,其余各相关项知晓率均在15.0%以下,全部正答率为0;对易导致高血压或血压升高因素及可有效预防高血压或血压升高措施知晓率相对较高,单项知晓率均在30.0%以上,全部正答率分别为4.1%和4.8%.年级是慢病相关知识、易导致高血压或血压升高因素和可有效预防高血压或血压升高措施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城乡是慢病相关知识及导致高血压或血压升高因素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小学生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学生健康教育内容亟待增加与学生年级相一致的慢病防控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一年级新生电子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探讨医科大学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并采取有效措施。 方法 选取山东省某医科大学503名一年级学生,采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EALS)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医科大学一年级新生电子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 30.79±5.97 ;不同生源地、健康状况、经济水平及生活压力的学生电子健康素养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健康状况(β=-0.133, 95%CI:-2.022~-0.401)、生源地(β=0.114,95%CI:0.346~-2.443)、家庭结构(β=-0.106,95%CI:-2.863~-0.313)及锻炼身体情况(β=-0.094,95%CI:-1.175~-0.033)是医科大学一年级新生电子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医科大学一年级新生的电子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偏低;医学类院校应重视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的培养,加强对一年级新生的关心和支持,从家庭环境、健康促进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提高医科大学的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目前常州市武进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并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KISH表法随机抽取该区675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调查,通过中国健康教育中心评价体系进行评分,得出该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辖区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为16.82%,其中健康知识知晓率为21.9%,健康行为形成率为19.0%,健康技能掌握率为20.8%;"科学健康观"和"安全与急救"的素养水平分别为50.4%和55.8%,而"基本医疗"、"慢性病预防"、"信息获取"和"传染病预防"的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分别为11.3%、17.6%、18.3%和20.5%。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年人均收入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显著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仅得出,高年人均收入者比低年人均收入者健康素养水平高(OR=1.679,95%CI:1.081~2.607)。结论该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居民年人均收入为其主要影响因素;今后工作重点为"基本医疗"、"慢性病预防"、"信息获取"和"传染病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高校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结果 414名调查对象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百分制平均得分为(60.918±5.2544)分,68.36%具有基本健康素养(≥60分);传染病预防与慢性病预防维度百分制平均得分较低(分别为46.075±0.8193和4.743±1.2172);科学健康观和急救应急2个维度,女生及格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农业户籍大学生健康素养知晓率(70.8%)高于农业户籍(67.5%),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健康素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OR=1.775)、农业户籍(OR=1.339)的大学生健康素养相对较低,年龄≥22岁(OR=0.480)、家庭月平均收入≥10 000元(OR =0.686)的大学生健康素养相对较高. 结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尤其是传染病预防和慢性病预防,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采取必要的健康教育干预,以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沙市高中生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长沙市9个区、县(市)抽取3171名高中生,使用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制定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2013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高中生3171名,长沙市高中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7.54%,重点高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优于非重点高中学生,城区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优于农村学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沙市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不高,特别是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和基本医疗健康素养较低。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卫生部门在学校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指导作用以及教育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共同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职业特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国79 542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知晓率为60.54%,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知晓率分别为60.93%、59.34%、63.76%,其5类健康问题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素养、慢性病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知晓率分别为68.62%、62.97%、49.90%、66.88%、52.76%。重体力劳动人群健康素养得分、5类健康问题得分均较低(P<0.01)。不同职业特征人群慢性病预防素养(5.49±2.02)分、传染病预防素养(11.97±3.71)分、基本医疗素养(6.33±2.56)分得分较低。结论重体力劳动人群应该成为健康素养的重点干预和监测人群,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素养干预和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的目标内容、因素和反应强度. 方法 让127名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按要求回答大学五年内计划实现的目标,选出频率在5%及以上的高频目标共48个,做成卡片,另请100名大学生对这48个目标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实施因子分析. 结果 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目标可提取出11个因素. 结论 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的目标内容与我国现行的医学生培养目标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某医学院校学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某医科大学的2600名学生采用《2017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统一设计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结果调查对象1 080人,基本健康素养具备率为9.17%,其中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具备率分别为18.62%、11.76%、15.00%;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素养分别为37.04%,16.67%、7.50%、21.02%、6.20%;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健康素养的水平有影响。调查对象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掌握率分别为58.41%、58.19%、57.26%。结论上海市金山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不高,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高校本科生新生和硕士研究生新生健康素养状况,分析影响因素,为改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制定调查问卷,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校本科一年级全体新生和校本部硕士一年级全体新生,共537人做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84份。结果某高校新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5.91%;健康素养三个方面,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比例最低,为11.16%;五类健康问题方面,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比例最低,为15.29%;健康素养总体得分显示,本科生新生高于硕士研究生新生(P<0.01)、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P<0.0001)、城镇生源高于农村生源(P<0.01)、家庭平均月收入5000元及以上的高于不足5000元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独生子女、健康知识获取途径、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满意程度的不同自我评价是具备健康素养与否的影响因素。结论某高校新生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学校应重点加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和慢性病预防方面的健康促进工作,对男生、研究生、非独生子女、农村生源、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群体予以重点关注,满足学生对提升健康素养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情况,为湖北省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供参考。方法在湖北省抽取了3个城市地区和3个农村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用卫生部《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湖北省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2.0%,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3.7%、11.1%和22.4%;湖北省居民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37.2%、传染病预防素养23.8%、安全与急救素养22.6%、基本医疗素养11.3%和慢性病预防素养5.9%。结论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情况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不容乐观,健康素养水平受到城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时,应做好需求调查,并考虑如何提高目标人群的理解和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五小学小学生健康素养,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04,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五小学4~6年级的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 565份,有效问卷1318份,具备总体健康素养的人数为326,占比为24.73%;各个维度健康素养具备率依次为心理健康49.47%、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18.97%、安全应急与避险58.95%、疾病预防86.57%、青春期保健62.7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明显低于汉族学生(OR=0.527);以四年级为参照,五年级(OR=2.428)、六年级(OR=4.509)学生的健康素养具备率逐步提高;获取渠道数目多,小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较高,以仅有1个健康知识获取渠道为参照,2个获取渠道、3个获取渠道、4个获取渠道的OR值分别为2.073、2.383、2.951。结论 5个维度中,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最低,少数民族对于小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有明确的影响,乌鲁木齐市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更应加强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工作,尤其应注重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干预。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吉林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吉林省城乡居民9913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原卫生部设计的{2009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吉林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2.9%。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37.1%、10.3%和46.8%。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素养、传染病预防素养、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3.2%、59.9%、30.0%、14.6%和21.0%。城市与农村居民、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高中生慢性病防治素养现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慢性病防治素养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山南市某中学6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比例为8.44%(48/569),不同性别学生具备比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31,P=0.58),高年级学生具备比例高于低年级学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7,P<0.001)。结论山南市卫生、教育部门需制定有针对性的慢性病健康教育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的慢性病防治素养,改善人群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西城市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现状和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提供的肿瘤防治健康素养调查表作为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西城市居民选取调查对象,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广西城市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率为7.5%,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都是肿瘤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均有P < 0.05),其中女性高于男性,40~岁组最高,≥ 60岁组最低,企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高于其它各职业人员,家庭收入大于8万高于其它各收入组,文化程度越高则健康素养水平越高;肿瘤预防意识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两个维度的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57.2%和17%;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家庭收入和职业是肿瘤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有P < 0.05)。  结论  广西城市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较低,肿瘤预防意识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意识发展不平衡,性别、家庭收入和职业是肿瘤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干预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简单随机抽样和KISH表法,在全县内抽取2个居委会和21个自然村,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13.5%,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8.5%、12.5%和19.3%;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安全与急救素养51%、科学健康观素养44%、传染病预防素养34.5%、信息的获取与应用素养18.3%、基本医疗素养14.8%、慢性病预防素养10.3%、日常保健素养9.3%;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68.7%。结论全县居民整体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要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