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对本市2004年上报的妇幼卫生监测报表,孕产妇死亡监测报告卡片及国家检测点,由专家、省、市、县、乡、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到当地派出所、医院、计生委等部门核实质控补漏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固原市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确保“两纲”指标如期实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2004年10月~2010年9月死亡的123例孕产妇个案调查进行统计,提出危险因素。结果6年间活产数156814例。孕产妇死亡123例.年平均死亡率78.62/10万。死亡率从2005年112.30/10万下降到2010年的32.22/10万。死因占前四位的是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产褥感染、妊高症。结论控制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的关键要各级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视,健全农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强化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监护,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崇州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便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按照<四川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对崇州市开展孕产妇死亡监测,对每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现场调查和专家评审.结果 2001~2010年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25.87/10万,前后5年对比,崇州市孕产妇死亡率由35.26/10万下降到18.48 /10万,下降幅度为47.59%;孕产妇死亡第一位原因是产科出血,其次是内科合并症.结论 加强高危孕产妇筛查,加强流动孕产妇管理和贫困孕产妇救助,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全社会重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关健.  相似文献   

4.
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李巨洪 《中外医疗》2009,28(17):136-136
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围产期保健的第一位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回顾与总结孕产妇死亡死因,找出工作上的差距,更有效地控制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6.
回民地区10例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立芳 《当代医学》2009,15(28):42-42
目的分析我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改善孕产妇及儿童生存环境。方法根据2006~2007年全县各医疗单位统一报表,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分析对比。结果2007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6.71/10万,与2006年的74.45/10万相比下降率为27.74%。孕产妇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妊高症,羊水栓塞。结论政府和社会重视,文化传统观念,保健管理水平,三级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网络建设、部门合作、及计划生育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虞晓燕 《华夏医学》2012,25(4):490-492
目的:探讨钟山县孕产妇死亡率和死亡原因。方法:对钟山县2001~2010年间死亡的20例孕产妇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过去的10年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31.2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构成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对危急孕产妇的急救能力,合理使用"降消"项目资金,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万载县辖区内2001~2012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1~2012年万载县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01~2006年和2007~2012年死亡孕产妇进行分段分析,对孕产妇的死亡率、死亡原因、死亡分布等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万载县12年间孕产妇的死亡率1.93/万。2001~2006年孕产妇的死亡率为2.66/万,后阶段比前阶段下降了44.91%。前阶段直接产科原因死亡孕产妇占75.00%,后阶段直接产科原因死亡孕产妇占42.86%。结论加大孕产妇健康教育力度,提高产科人员综合素质,完善产科建设,严格产科准入,实行分级住院分娩,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按照吉林省统一的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开展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结论:2006年10月1日~2007年9月31日间孕产妇死亡率42.34/10万,死因顺位第1位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2位是妊娠期合并心脏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乙型肝炎、肺静脉栓塞及切口裂开出血并列第3位。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占53.85%,不可避免占46.15%。干预措施:①加大健康宣教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②加强产科培训力度,提高诊治水平;③加强基层网络建设,使孕产妇高危管理工作做到位。  相似文献   

10.
言京礼 《中国热带医学》2008,8(8):1472-1472
目的分析天等县1995-2007年32例孕产妇的死亡原因。方法从天等县孕产妇死亡报告、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及孕产妇保健情况的调查表个棠分析、死亡评审资料获得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孕产妇死亡中直接产科原因为23例,占71.88%,其中产科出血为孕产妇死因的首位,共13例,占40.63%;羊水栓塞6例,占18.75%;子痫4例,占12.50%。间接产科原因9例,占28.12%,主要为合并心脏病7例,占21.87%;合并肝脏病2例,占6.25%。32例死亡孕产妇中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下,有10例从未进行过产前检查。结论应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贫困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目标重点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12.
莫徐群  刘静 《柳州医学》2009,22(4):226-227
目的分析柳州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收集柳州市2003~2008年妇幼卫生年报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进行孕产妇死亡分布、死亡原因、死亡地点、分娩地点、孕产期保健情况、家庭年人均收入、叉化程度以及市级评审结果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柳州市孕产妇死亡主要发生在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贫困山区,死亡地点以产妇家、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为主,占71.28%,死亡原因主要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前置胎盘等直接产科原因,占孕产妇死亡的64.89%,其中产科出血占86。89%。结论健全村级保健网络,提高住院分娩率,重视和加强孕产期保健和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融水苗族自治县2001~2011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科进行调查分析,阐述融水苗族自治县孕产妇死亡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1~2011年融水苗族自治县孕产妇死亡的个案表调查报告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结果 2001~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有了明显一下降.孕产妇死因仍以产科直接原因中产后出血为主,孕产妇死亡与其文化、生活地域有着深远影响.结论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加强产科人员对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识别、及早干预和教治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晓华 《海南医学》2008,19(10):128-129
目的 探讨保亭县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索,为确保"两纲两规"指标如期实现,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保亭县1996年~2007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进行调查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12年间活产数14478人,孕产妇死亡13例,年平均死亡率89.79/10万.结论 控制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是加强政府行为,加强领导重视,健全稳固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强化产科人员的培训以及注重培训质量,确实加强高危管理,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  相似文献   

15.
分析本市1984~1994年42例死因相关因素.死因顺位的变迁,探讨今后孕产妇保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145例孕产妇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上霖  李俊华 《海南医学》2005,16(1):152-153
目的 掌握我我孕产妇死亡规律,分析构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寻求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0年来死亡孕产妇病例145例,按死亡时间、孕期保健情况、死前24h就医情况、死亡原因、分娩地点、死亡地点分别进行统计,并对孕产妇死亡原因所占比率及顾位变化进行分析,认识产妇死亡规律。结果 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死因顺位:产科出血、子痫、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其中农村家庭自然分娩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最大危险隐患。结论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对急重症的识别诊断救治能力,推广产科适宜技术,切实抓好健康教育及健康教育促进。  相似文献   

17.
18.
85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仇梅生(江苏省兴化市妇幼保健所)孕产妇死亡率高低是衡量妇女保健和产科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减少其死亡率亦是国内外同道共同追求的目标。为了有效地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本文对我市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榆林市2007-2009年孕产妇的死因、死因构成、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孕产妇死亡的基本特点、孕产妇系统管理及产科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榆林市2007-2009年死亡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死亡地点构成、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调查发现死因占前三位的依次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仍以直接产科原因为主.孕产妇全部都是农村户口,由于农村文化水平较低,计划外妊娠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结论:应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计划外妊娠的管理,加强围产保健管理,加强高危孕产妇的动态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免费住院分娩的宣传力度,提高个人及家庭的安全分娩意识;提高产科及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妇急救工作的管理,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张伯兰 《河北医学》1998,4(10):81-82
孕产妇死亡率是评价妇女保健工作水平和产科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死亡率的高低受经济、文化、医疗保健等因素的影响。为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对我县1984~1997年34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在我县有正式户口自妊娠至产后42d死亡的孕产妇,包括规划外生育者,不管妊娠时期、部位、不论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加重或治疗的原因,其中包括外科原因及宫外孕死亡者,但不包括意外原因及葡萄胎死亡或计划生育手术致死者。1.2方法:我们从1984~1997年对全县34例死亡的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