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腹型过敏性紫癜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卓  郝英霞  杨颖  张彦 《中国医药》2006,1(11):692-693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了变态反应所致。临床上分为皮肤型、腹型、关节型、肾型和混合型。以皮肤型多见,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腹型过敏性紫癜与皮疹同时出现或发生于皮疹之后临床诊断不难,但如果腹型紫癜发生在皮肤病变之前,因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上无特异性,不易与其他腹部疾病相鉴别,有时甚至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而手术治疗。现对我科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误诊的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早期认识,从而达到减少误诊、防止并发症及不必要手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住院的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297例(100%)HSP患儿均出现皮疹,其中34例皮疹不典型,合并消化道症状诊断为腹型HSP189例(64%),腹型组中136例患儿以皮肤紫癜首发,所有腹型HSP患儿均有腹痛,部分患儿合并消化道出血、呕吐、腹泻,患儿消化道症状重,腹部体征轻,1例合并肠穿孔,另2例合并肠套叠。52例患儿行胃镜检查:黏膜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点、溃疡。结论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腹型HSP容易被误诊,尽早行内镜检查对早期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及认识。方法以郑州市儿童医院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52例行消化道内镜检查时未出现皮肤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内镜资料。结果消化道症状主要为单纯腹痛35例(67.3%)、腹痛便血8例(15.4%)、腹痛呕吐5例(9.6%)、腹痛腹胀4例(7.7%)。内镜下主要表现34例为弥漫性糜烂或多发小溃疡伴出血(65.4%),11例出现为略突出黏膜的点片状出血和淤斑、红斑(21.2%),4例小结节状增生(7.7%),弥漫性出血3例(5.7%)。病变在十二指肠出现率最高且最严重(31例,59.6%),其次胃(10例,19.2%),升结肠(9例,17.3%),全结肠(2例,3.8%),食道未见(0例,0%)。44例(86.0%)患儿在内镜检查后1-4 d内出现皮肤紫癜,8例至出院未出现皮肤紫癜,其中4例失防。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同程度存在胃肠道黏膜受累情况,十二指肠病变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受累表现尤为明显,在皮肤紫癜出现之前内镜及腹部超声检查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蔡洁  胡波  桂明 《安徽医药》2013,17(2):234-236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特征、胃镜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6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其中69例行胃镜检查患儿的胃镜特点、12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结果。结果患儿均有腹部疼痛,腹痛部位不固定,症状重而腹部体征较轻,腹痛发生1/2~45 d后皮肤出现紫癜。胃镜检查见胃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糜烂、溃疡,病变以胃窦、胃体、十二指肠降部及球部为主,但十二指肠黏膜改变最严重。采用黏膜尿素酶试验或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54例。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类似皮肤紫癜样病变是其常见的镜下特点,有早期诊断价值。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主要侵犯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占2/3病例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的腹型过敏性紫癜,而皮肤的出血点及淤斑出现较晚甚至始终不出现,在临床上容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消化性溃疡、坏死性肠炎、肠蛔虫症、肠套叠等。我科于2000年1月-2007年10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48例,  相似文献   

6.
腹型过敏性紫癜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卿 《江西医药》2007,42(9):806-807
目的 探讨以腹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1998~2006年收治的30例以腹型紫癜为首发症状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未出现典型皮肤紫癜前往往被误诊,误诊率为63.3%.结论 如果遇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部症状与体征不符合,无皮疹出现时,应想到该病可能,可行胃镜检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多种抗原成分引起的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性毛细血管炎症所致的疾病。临床特征除皮肤紫癜外,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肾脏病变等。其中2/3患儿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有时临床上带来误诊、误治。现把我科2006年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型过敏性紫癜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复杂多变,且皮肤紫癜出现晚于腹部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易与其他腹痛性疾病混淆,误诊率高。为了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减少误诊,现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13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林华  王晓娉  刘跃梅 《江西医药》2011,46(12):1087-1088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常累及皮肤(单纯型)、胃肠道(腹型)、关节(关节型)及肾脏(肾型)[1]。该好发年龄为学龄期儿童,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较多,夏季较少。该病预后一般良好,但易复发,单纯型多见,腹型亦常见,少数患儿可并发肠出血、肠套叠、肠坏死。本病例为混合型,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症状及胃肠道症状,曾有两次肠套叠,后出现穿孔、出血,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在真皮的血管周围有炎性渗出,微小动、静脉受累,是儿童最常见的血管炎,亦称H—S血管炎或毛细血管中毒症。本病多见于年长儿,男>女,春秋较多见。我院自1972年到1980年6月八年间收治本病患儿71例,分析如下。并结合文献做一复习。一、临床分型:分五型,各型都有皮肤紫瘢。 1、皮肤型:以皮肤紫癜为主,共5例。 2、腹型:伴有腹部症状(腹痛、便血)共19例。 3、关节型:伴有关节症状,共6例。 4、肾型:伴有血尿、蛋白尿及浮肿等肾脏症状,共3例。 5、混合型:除皮肤紫癜外,还有其他表现,其中伴有肾症状者称紫癜性肾炎,本组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血小板参数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测定,了解不同临床表现的紫癜患儿有无差异,为早期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评价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过敏性紫癜患儿按不同临床表现分为关节型、腹型、混合型、肾型4组,采用细胞分析仪测定每组患儿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4组患儿化验结果.结果 肾型过敏性紫癜患儿MPV最高,较关节型、腹型、混合型3组有明显差异(P<0.05),腹型与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压积明显高于皮肤型和肾型2组(P<0.05),肾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CD+3、CD+4比例较关节型、腹型、混合型3组明显增高(P<0.05).MPV与CD+4正相关(r=0.131,P=0.019).结论 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MPV增高,同时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治疗中应注意抗凝及调节免疫处理,同时应注意感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当患儿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压积异常升高时应注意出现腹部症状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3年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5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均行胃镜检查,19例行肠镜检查。结果9例发病前有相应的诱因。54例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且症状重、腹部体征轻,皮肤紫癜均在之后出现:18例出现显性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示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淤斑、糜烂、溃疡形成。病变范围广,以十二指肠壶腹降交界及降结肠,乙状结肠为重,激素治疗有效。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复杂,以症状与体征不符、内镜下胃肠黏膜病变广泛、激素治疗有效为特点,易误诊,需早期行内镜检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癜(HSP)是由于机体对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系统性血管炎,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常伴有瘀点、瘀斑、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及蛋白尿等症状及体征[1],多发生于2~8 岁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腹型是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可并发肠套叠等外科急腹症[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9 年收治的6 例过敏性紫癜并发肠套叠患儿的病案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腹型过敏性紫癜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AP)为毛细血管的坏死、出血性炎症,腹型过敏性紫癜系其病情重、发展快的一个类型,临床以皮肤瘀点起病伴腹痛者,诊断较容易,但部分患儿腹痛及肠出血先于皮疹前出现,诊治较困难,误诊也不少见。如并发严重肠出血或肠穿孔者,应按儿科急腹症处理,现将我院自1998年来收治的腹型AP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唐元明 《贵州医药》2007,31(8):725-725
典型的过敏性紫癜(henoch schnlein purpuka,HSP)临床上诊断较为容易,主要依据有较为典型的皮肤出疹(紫癜)。非典型的过敏性紫癜误诊为其它疾病者并不少见[1],特别是腹型过敏性紫癜在皮肤出疹前误诊为急腹症或其它胃肠道疾病而耽误治疗者更为多见。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以来收治21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报告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同期共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126例,其中腹型过敏性紫癜21例,占16.6%,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5~6岁,平均11岁。从出现腹痛到皮肤出疹(紫癜)时间为1~9d,平均3.66d,见表1。发病有明显诱因的19例,各种诱…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是以全身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和肾脏症状等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腹型过敏性紫癜并不少见。我科从1998年~2004年间共收治12例该型患儿,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氢化可的松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约有2 / 3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患儿突发腹痛伴有呕吐、黑便,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部,临床称为过敏性紫癜(腹型)。我院2 0 0 2年10月至2 0 0 3年2月用氢化可的松治疗过敏性紫癜(腹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确诊为过敏性紫癜(腹型)患儿5 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 8例,年龄6~12岁,单日入院的患儿为治疗组,共31例(男性2 0例,女性11例) ,双日入院的患儿为对照组2 7例(男性11例,女性17例)。1.2 …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2/3的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呕吐、便血等,有时腹部症状为惟一表现或先天皮肤症状出现,与急腹症难以鉴别[1]。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28例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进行了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48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进行分析,了解其发病情况,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48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12岁儿童是过敏紫癜的高发群体,男多于女,冬春季是其高发季节,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占42例,达87.5%;而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者6例,达12.5%,也不为少见。结论本组资料显示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尤其以腹型为首发症状者,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腹型过敏性紫癜主要症状为腹部急起剧烈绞痛、恶心、呕吐、腹泻及便血等,甚至出现腹肌紧张,反跳痛,腹腔渗液及肠梗阻等,易与急腹症混淆。本文收集我院268例1992年~2003年过敏性紫癜,其中4例腹型过敏紫癜误诊为急腹症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