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级台的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给人们的感觉往往是当地领导的工作日程表和起居注,内容无非是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画面以人头展示为主,解说词则多为"某某指出、强调、再指出、再强调"等,观众对这种节目形态已产生收视疲劳。本文结合诸暨市广播电视台《诸暨新闻》的生动实践,就县级台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的转型路径进行了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国各级电视台的时政类新闻栏目种类繁多,在央视有《新闻联播》;在省级台有《卫视新闻联播》;在市县级电视台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时政新闻栏目,但是大部分县级时政新闻都是在央视《新闻联播》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形式,地方时政内容占有主要位置,其报道内容主要包含重大党务、政务活动,在党委、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新举措前提下进行的新闻宣传,其形式大部分都是以报道会议和领导人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在节目的编排上,也多以领导位次排序作为依据的。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地方舆论宣传的主要形式,鲜明的宣传色彩以及严格的制作规范和程序成为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样的话,时政新闻就形成了公式化、程式化、概念化的老套子,看起来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本文针对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改革策略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陈万怀 《今传媒》2010,(4):89-91
"说"新闻和"播"新闻同为当前广播、电视媒体新闻播报的两种不同方式,特别是"说"新闻,因其独特的新闻播报方式,获得了听众和观众的普遍认同。同为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新闻内容、听众定位大致相同,然而,其各  相似文献   

4.
说新闻已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新闻播报方式,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主持人轻松幽默的风格得到了受众的认可。现在只要打开电视,除了《新闻联播》这种时政类的新闻以外,几乎都是以说的形式来播报新闻,可以说,每个省市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王牌新闻节目,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定位,让这些说新闻的节目有了不同的观众群。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也更加方便。在这种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只有节目不断的进步、做得更好,才能吸引住人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5.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老套,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这与时政新闻栏目承担的引导主流舆论、唱响主旋律的使命和责任不相匹配.因此,地方电视台创新时政新闻栏目,使之既让党和政府放心、又让人民群众满意,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目的,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新闻播报过程中同时存在着"说"与"播"的形式,尤其是"说"的形式,由于其属于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闻播出形式,因此,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可。虽然上述二种方法都属于新闻节目的播放形式,在播放相同内容时也会由于播报风格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那么,上述二种新闻播报的不同点是什么?本文深入研究了两种不同新闻播报方式的特点,分析了其在当前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梦 《新闻窗》2014,(5):52-52
一、关于电视晚间新闻晚间新闻报道的内容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贴近生活,具备很强的服务性,可以为观众解决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难题;第二,报道内容大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三,各地晚间新闻逐渐呈现本地化趋势,其报道内容会凸显地方化特点;第四,节目编排的方式更加自由,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变化。总的来说,电视晚间新闻主要报道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对时政方面的内容涉及比较少,这样更体现出地方化特点和更具真实性。本文拟以《东方夜新闻》为例,对电视晚间新闻的创新魅力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蒋晓峰 《视听界》2013,(4):98-99
头条是观众对电视新闻栏目的第一印象,是整档节目的龙头,它所包含的舆论价值和信息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档节目的质量。选择合适的新闻头条对于吸引观众、提高节目收视率具有重要意义。县市级电视媒体的新闻头条该由谁来做主呢?1.重大决策为先,注重全局性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包括常委会、市长联席会、政府扩大会议等,会议讨论的内容具有全局性,往往会有全市性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这样的新闻,张家港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栏目《张  相似文献   

9.
邱建浩 《东南传播》2022,(11):17-19
电视时政新闻是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威化形象深入人心,但电视时政新闻在融时代的受众减少,其传播效果也不够理想。在当前形势下,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必须加快“供给侧”改革,不断推出适应时代要求的融产品,确保电视时政新闻的话语权。本文对电视时政新闻的特点及意义进行了论述;对融时代下电视时政新闻受到的冲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融时代观众接收新闻信息的特征,提出:电视时政新闻必须与“融”相结合,通过内容、平台、传播等多方面的创新和整合,不断占据舆论主阵地,引导受众思维,增强电视时政新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时政新闻在我国的影响力较大,紧跟社会发展,对国家政治生活中最新发生或者是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对于事件的时间、空间和真实性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情况来看,时政新闻的播报方式较为公式化,难以提高观众的观看热情。对时政新闻的现状以及在群众中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了时政新闻走亲民化路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时政会议新闻都是地方电视台、特别是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重头戏"。随着电视媒体改进文风的力度不断加大,从中央到地方,时政会议新闻的数量、时长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减,质量却有了显著提升,会议新闻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多种创新。对于电视摄像记者而言,拍好每一条会议新闻,这既是一门必修课,也是摄像基本功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从事摄像整整20年的电视新闻工作者,笔者有如下几点浅薄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越来越普及,传播方式和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观众在屏幕前的时间不断被分散,为了吸引观众、贴近观众,媒体开办一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大众性栏目和节目,吸引了很多受众。电视媒体也不例外,为了使观众在屏幕前停留的时间更多,新闻越来越重视民生、关注民生,开始重视从广大百姓的角度出发,播报来自最基层的新闻内容,让观众有兴趣观看。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业界,学界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给它下的定义也多种多样。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有"新闻题材说"、"节目形态说"、"传播对象说"、"价值取向说"四种。"新闻题材说"从电视新闻题材内容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类独立的新闻报道题材.是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并列的概念。电视民生新闻是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元旦,温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电视"帮忙类"节目--<闲事婆·和事佬>栏目正式推出,这档以"帮忙"为独特定位,以温州方言为播报形式的新闻栏目一出现就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尤其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经过几次扩版之后,现栏目分设帮忙、新闻、故事、当家人等多个板块.这档节目的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十三四个点,成为频道乃至整个温州台的王牌节目.笔者了解到,国内媒体类似的帮忙类电视节目还有浙江电视台的<范大姐帮忙>等.这些节目都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特点,立足为百姓办实事,是观众的贴心人,而且在收视率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策划,是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更好地进行电视节目运作,按照新闻节目的一般规律,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选择,制定有关策略,组织人员进行新闻节目运作的设想和规划.与其他电视新闻节目不同的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特点是坐在演播室里"谈",这就要求谈话的内容必须能吸引住人,否则观众会调换频道.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60年代,电视访谈节目在美国就已经出现,在西方叫TALK SHOW,一些港台媒体则将其翻译为脱口秀。一般来说,访谈类节目是指邀请嘉宾参与节目,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开放现场热线接受场外观众的电话参与,利用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对话来吸引观众的一类节目,它主要涵盖新闻时政类、社会生活类、情感交流类、专业话题类等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强、感染力强,表现手法多样  相似文献   

17.
池毓滉 《东南传播》2013,(9):138-139
一般重要的会议、领导视察、调研类的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现阶段,这些重要的时政新闻却无法吸引观众眼球,无法满足观众需求,无法真正做到"三贴近"。那如何拍摄好时政类新闻,笔者在总结多年的拍摄经验基础上,谈谈对时政新闻拍摄要做到的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18.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主要是以群众为中心,展现的都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主持人作为新闻节目的形象代表,自然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与风格由于其节目特性,与传统时政新闻节目有所区别。本文着重分析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提出了一些关于培养好的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近年来电视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操作化的角度出发,将其定义为"对所要传递的新闻信息的电视表现方式".在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台湾东森新闻频道、BBCworld、CNN ssia四个专业新闻频道进行实时监测和抽样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它们在编码方式、内容跟进、背景评论三个方面的异同,并从深度、展示和拟态人际交流三个角度讨论新闻播报节目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地市台工作多年,播报了几年的时政新闻,现担任本台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在工作中深感以播报时政新闻时的状态主持民生新闻节目,很难与节目风格统一。那么,在民生新闻节目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应以怎样的状态主持节目呢?笔者在实践中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