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已有三年之久,对《劳动合同法》会不会伤害劳动者利益以及是否会伤害企业竞争力的争论早已进入白热化。《劳动合同法》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以及提高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所期望达到的即是和谐的劳动关系,这一双赢的目的。本文旨在以《劳动合同法》中的解雇制度为视角,来探讨国家对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的管制。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用工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通过新旧劳动合同法的对比,可以发现新法中的一些规定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产生的最大影响在于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重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本文拟对《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成本影响的研究,通过理论和实际调查数据两方面的深入剖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正式颁布至今,已实施两年多的时间。新《劳动合同法》不仅扩大了本法的适用范围,还强化了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强了对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保护;形成了完整的劳动关系制度体系;强化了劳动关系方面的民主管理。对于工程咨询单位来说,新法实施后,用工成本增加、用工风险加大、用工难度增强,所以,工程咨询单位应如何消减成本?  相似文献   

4.
谢雪晶 《商品与质量》2012,(Z3):114-115
《劳动合同法》在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对劳动者的突出倾向使得该法在实施过程中阻力重重,围绕有关制度的争议从未停息,特别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相比大为扩大了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结合《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分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的弊端,就此提出制度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在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劳动者保护力度的同时也让很多中国企业感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本压力,从此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有了新的游戏规则,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面临更高的要求。以民企为视角就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分析新法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并针对新法下民企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就业保护权是劳动者维持和保护劳动关系不受雇主主动解雇的重要权利.就业保护权在用人单位解雇劳动者的过程中对实体、程序以及救济进行了系统地规制,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当前劳动法规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尽管我国相继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与劳务派遣制度完善的国家立法相比,我国的劳务派遣立法仍显粗糙,不完善。我国的劳务派遣市场不规范、比较混乱,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案例屡见不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助发达国家上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国情,完善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劳务派遣,而对于《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其他方面的问题并没有涉及。结合实践,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在用工与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存在的立法空白。  相似文献   

9.
成淑萍 《商品与质量》2012,(S7):312-313
在实践中,《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特别是劳动合同的解除,直接关系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重大利益。任何一方解除不当就会破坏劳动合同的效力,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因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从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劳动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劳动报酬,劳动者将拥有薪酬决策参与权,企业薪酬管理面临更多的法律约束3个方面分析新《劳动合同法》给企业的薪酬管理带的冲击。指出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市场工资水平的影响。提出企业薪酬管理的改进策略:重新审视薪酬战略,实施阳光薪酬制度;调整薪酬构成,根据市场薪酬水平调整企业的薪酬水平;参照宽带薪酬,调整薪酬结构以有利于对员工绩效的强化;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避免薪酬管理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草案)》第八条所体现的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关系,未能做到双方权利平衡.建议将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的个人信息的内容限定在非隐私方面,劳动者有提供除个人隐私以外的个人信息的义务.  相似文献   

12.
李筱 《商品与质量》2011,(S7):142-143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合同制度进入了一个法制化的阶段,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本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基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就劳动合同解除中产生的争议进行剖析,并针对结果从规章制度的建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改变了我国劳动关系的格局,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本文的论述主要选取了三个方面:制定劳动关系规章制度、劳动关系建立以及违约金条款制定中,来具体分析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并且对如何防范这些风险也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进行了重构,其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目的。然而,良好的愿望并非会产生完美的制度。本文从分析目前我国此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各地立法机关结合实践中的新情况,出台了具体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填补了法律适用空白,完善了劳动法律体系,使得裁判者有法可依,促进了法治国家的构建。通过对有关劳动关系中止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状及出路分析,深入认识劳动关系中止,探索司法实践中对于劳动关系中止情形的解决途径,丰富了劳动法基础概念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翀  蔡敏 《商品与质量》2012,(Z2):230-231
《劳动合同法》施行以来,劳务派遣这一灵活用工方式在实际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虽然《劳动合同法》从多个角度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定,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劳务派遣适用范围方面。因此本文从现行法律规定出发,采取国内外比较的方式对我国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以期准确界定我国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张君  丁浩 《商品与质量》2012,(Z2):219-220
《劳动合同法》认可了劳务派遣并通过特别的规定对其进行了法律规制,但目前相关规制仍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尤其在劳务派遣各方法律关系界定、雇主责任分配等方面规定的缺失,致使被派遣劳动者以及被派遣劳动者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致人损害的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阻碍了劳务派遣业发展,劳务派遣制度的雇主责任规制函待完善。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引起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新一轮的利益博弈,劳动争议有日趋增多之势。目前,我国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研究和法律规定,仍然没有摆脱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对劳动争议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尝试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劳动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在不同情况下监理单位和注册监理工程师之间的法律关系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最后依据以上分析,提出建设管理制度改进建议和如何处理监理单位与注册监理工程师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劳资矛盾处理模式已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需要重新发现新的群体性劳资纠纷解决模式。《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针对这一问题早已为我们提供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但由于在我国该制度不甚发达,实施效果不尽理想。本文拟就不同角度出发分析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价值,以期有效保护弱势劳动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