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斌  李德星 《预防医学论坛》2014,(5):366-367,369
目的为了解龙岩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长汀县的3个乡镇6个村300名15~69岁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龙岩市部分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00%。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的占9.00%,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占2.00%、具备基本技能素养的占3.00%。结论龙岩市部分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健康素养知识宣传,逐步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县域公立医院综合医改试点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选取2个试点县和2个非试点县,在各县随机抽取两个乡镇进行居民入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结果 宁夏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7.00%,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基本知识和理念(19.10%)、生活方式与行为(15.96%)和基本技能(15.68%);所在县、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总体健康状况、健康体检和签约家庭医生是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 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比较少;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深化县域公立医院综合医改有利于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杞县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情况,为提高农村居民的慢性病素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随机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在杞县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两个行政村共1 647名居民。对每位居民进行家访式面谈,给居民发放根据"09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制成的问卷调查表。依据居民的答题结果,将答对全部题目75.00%以上的居民认为具有良好的慢性病健康素养。运用χ~2检验分析不同人口特征的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状况,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因素。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效调查的1 647位居民中有421名答题正确率在75.00%以上,具备良好的慢性病健康素养,所占比率为25.56%。具备慢性病健康素养的男性比率(26.91%)小于女性比率(29.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起具备慢性病健康素养的53~70岁的中老年人(29.98%),15~26岁具备慢性病健康素养的年轻人比率更小(2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性别、年龄、居民的家庭收入水平以及居民个人文化程度是造成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不同的主要因素。结论杞县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相关部门仍应根据不同居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慢性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淮安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2012年度《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调查1 641名淮安市15~69岁的农村常住居民。结果淮安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0%,多因素分析表明,居民文化程度(OR=2.206)及人均年收入(OR=1.455)越高,健康素养越高(P0.05)。健康素养知晓率为63.23%,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知晓率,分别为62.78%、61.32%、66.67%;具备安全急救、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基本医疗、慢性病防治的知晓率,分别为75.17%、67.16%、63.38%、55.89%、52.15%。结论文化程度和人均年收入是淮安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省12个监测点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进行测评。结果 2015年湖北省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2881人,收回有效问卷2878份,有效率为99.90%。其中,城市人口占41.56%,农村人口占58.44%;男性占49.86%,女性占50.14%。2015年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0.03%,城市居民为14.50%,高于农村居民的7.34%,26~35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最高,为15.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防治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城乡分布、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低于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家庭收入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越高。结论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德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为推进健康促进与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7—10月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和Kish表法,抽取德州市15~69岁农村居民7 462人,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状况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德州市2021年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20.3%(1 514/7 462),25~34岁具备率较高(25.4%),65~69岁(15.0%)具备率最低,健康素养具备率随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升高呈上升趋势;3方面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基本知识和理念18.4%、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26.0%、基本健康技能17.6%;6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分别为安全与急救45.0%、科学健康观28.4%、基本医疗28.2%、传染病防治21.6%、健康信息16.9%、慢性病防治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具备率越高。结论 德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够高,应加强健康技能、慢性病健康知识健康宣教,对年龄较大、收入较少、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居民开展针对性的宣教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民居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于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干预重点及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省6个农村监测点的15-69岁常住农村居民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测评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现状。结果 2016年共调查1432人,其中,男性和女性各占50.00%,50岁以上人口为主。2016年湖北省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67%,其中,女性素养水平为10.87%,男性为8.54%,31~40岁居民素养水平最高,为14.88%。健康知识、行为与生活方式和健康技能的素养分别为18.90%、7.15%和14.22%。6类健康问题素养中,慢性病素养水平最低,仅为7.27%,其次为基本医疗素养12.23%。结论湖北省居民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偏低,文化程度较低者以及中老年人群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干预对象,重点干预领域应倾向于慢性病防治和基本医疗知识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闽北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影响健康素养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闽北10个县(市、区)随机抽取3个县,年龄在15~69岁的农村常住居民810名,使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健康素养综合指标及分类指标评价。结果闽北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6.7%;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分别为11.3%、7.8%和23.0%。不同性别、文化程度、以及年龄组的人群健康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职业和年龄等因素。结论闽北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有针对性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农村慢性病健康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5-7月在武汉市8个远城区随机抽取2 036名15~69岁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面访调查,问卷依据"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将能正确回答80%及以上题目的居民判定为具备健康素养。应用χ2检验、CMHχ2检验分析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武汉市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为28.98%,7道慢性病知识题中,"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能超过1两"、"体重快速减轻是癌症早期信号之一"、"成年人每天吃盐不能超过6 g"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8.91%、42.93%和58.10%。"被动吸烟引发疾病"、"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5.71%和91.11%。"合理膳食"、"戒烟的正确说法"知晓率分别为74.41%和77.90%。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CMHχ2值为19.24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123,95%CI:1.046~1.206)、文化程度(OR=1.503,95%CI:1.315~1.718)和家庭平均月收入(OR=0.856,95%CI:0.795~0.921)是影响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武汉市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应根据农村居民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特点,开展高效、有针对性的慢性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科学的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15~69岁农村居民1501人,采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27%,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26%、2.53%和7.73%,男性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女性(P〈0.05)。调查对象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比例较低,仅为0.73%。结论安徽省农村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武侯区2个城区街道和2个农村街道,随机抽取4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27.0%,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的占32.5%;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占18.0%;具备基本健康技能的占46.3%。针对5类健康问题的健康素养,具备科学健康观的占38.3%,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的占36.8%,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占13.0%,具备安全与急救素养的占76.3%,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占16.3%。结论针对居民对5类健康问题知晓率较低的部分,重点加强健康促进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泉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健康素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2013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813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泉州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6.4%,水平总体较低.城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5.6%,农村居民为1.8%,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在健康素养3个方面6类健康问题素养中,城乡居民均以安全急救素养具备率和健康观素养较高.结论 应积极广泛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乡村医生应在公共卫生服务中承担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四川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具备情况,并探讨影响四川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的主要因素。[方法]基于2008年全国健康素养调查四川省的数据,对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情况作χ2检验进行比较,并以居民具备健康素养与否为因变量,年龄、性别、文化和收入等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四川省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要高于农村地区。影响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收入和性别,其中文化程度和收入起主要作用。[结论]四川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亟待提高,尤其是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西安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陕西省西安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安市15~69岁的农村居民821人进行访谈式调查。结果西安市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3.1%;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5.3%、2.5%和1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因素有文化程度、年龄和职业等,其中文化程度最重要。结论西安市农村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低于全国3.4%的平均水平,健康素养水平分布特点与全国总体水平相似,建议在继续加强健康信息传播的同时,寻求环境支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在滕州市抽取西岗镇的南张庄村和鲍沟镇的三清阁村的500名15~69名常住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00名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占11.83%。其中,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占22.27%,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占10.49%,具备基本健康技能的占24.60%;具备科学健康观的占30.47%,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的占21.13%,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占12.36%,具备安全与急救素养的占25.14%,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占15.31%。[结论]滕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东海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东海县4999名15~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东海县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9.1%,其中城关镇居民的比例为23.6%,农村居民的比例为4.8%;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5.5%、5.5%和12.4%。"科学健康观"和"安全与急救"的素养水平分别为37.0%和46.2%,但"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信息获取"的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分别为9.8%、10.1%、1.8%和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乡、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东海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且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差异较大,应加大对农村居民健康教育活动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区、市)336个监测点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进行测评。结果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全国15~69岁常住人口102 985人,收回有效问卷98 448份,有效率为95.59%。其中,城市人口占44.32%,农村人口占55.68%;男性占51.72%,女性占48.28%。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点估计值为9.07%,其95%可信区间为8.82%~9.34%,城市居民为13.23%,高于农村居民的6.75%;东部地区居民为10.74%,高于中部地区居民的8.69%,高于西部地区居民的7.08%;男性为8.85%,女性为9.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低于城市居民,OR值为0.698(95%CI:0.567~0.859),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以不识字/少识字者为参照,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具备慢性病防治素养的OR分别为1.717(95%CI:1.324~2.228)、2.554(95%CI:1.935~3.371)、4.507(95%CI:3.383~6.005)、8.224(95%CI:6.097~11.095)。结论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其中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州市农村地区抽取630名18 ~69岁常往居民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广州市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8.22%,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比例分别为33.17%、7.64%和45.53%,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的比例分别为63.09%、31.06%、26.83%、40.65%和13.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年限.结论 广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均衡,应针对农村居民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较全面的健康教育,满足其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全省9市各抽取1个县(市)作为调查点,分别调查15岁~69岁的常住农村人口。结果山东省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2.18%。从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上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人口比例分别是8.34%、2.09%和14.65%。具备5类健康问题的农村居民所占比例分别为:科学健康观22.65%、安全与急救8.97%、传染病预防1.07%、基本医疗10.10%和慢性病预防4.03%。结论山东省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比较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城乡分层共抽取江西省15岁~69岁的常住居民2644名,采用入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居民的健康水平较低,健康理论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和健康素养总评分4项指标的及格率分别为54.5%、42.6%、50.3%和49.7%。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总评分及格率为76.4%,农村居民为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城乡是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也越高;农村居民相对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结论江西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有待于通过健康教育等手段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文化程度和城乡是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提高人群的文化水平有助于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