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粤北山区蝶类资源和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立军  靳桂敏 《野生动物》2007,28(2):50-51,55
调查了粤北山区蝶类资源及属种区系成分,对蝶类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利用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作者对黄山地区的蝶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其中5种为安徽省新纪录种,分别是栗铠蛱蝶、傲白蛱蝶、大紫蛱蝶、浓紫彩灰蝶、黑色钩弄蝶。  相似文献   

3.
2012-2015年5月-9月,通过走样线和广泛采集的方式首次对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采集到蝶类标本共计681号,经整理鉴定共有136种(亚种),隶属于8科74属。其中凤蝶科1属3种、绢蝶科1属13种、粉蝶科8属32种、眼蝶科14属19种、蛱蝶科21属32种、蚬蝶科2属3种、灰蝶科20属25种、弄蝶科7属9种。其中,粉蝶科和蛱蝶科为优势种群,灰蝶科和眼蝶科为次优势种群,绢蝶科和弄蝶科为常见种群,凤蝶科和蚬蝶科为罕见种群。136种蝶类中,属于古北界的有95种,占69.85%;东洋界的有5种,占3.68%;广布种有36种,占总种数的26.47%,即古北界分布的种类占绝对优势。通过研究该保护区的蝶类资源对于甘肃及我国蝶类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马雄  马永生  马怀义  马正学 《草业科学》2011,28(12):2200-2202
2008-2010年连续3年7-9月,对天祝夏玛林区的蝶类进行了研究。采集到蝶类标本2 000余号,经鉴定整理出蝶类71种及亚种,隶属8科50属。其中粉蝶科有9属20种,占总种数的28.2%,为优势类群;蛱蝶科有15属15种,占总种数的21.1%,眼蝶科13属14种,占总种数的19.7%,为次优势类群;绢蝶科1属9种,占总种数的12.7%;灰蝶科8属8种,占总种数的11.3%,为常见类群;弄蝶科2属2种,占总种数的2.8%,凤蝶科1属2种,占总种数的2.8%,蚬蝶科1属1种,占总种数的1.4%,为罕见类群。单种属有43个,占总属的86%,包含的种占总种数的61%;多种属有7个,占总属的14%,包含的种有28种,占总种数的39%;属种比值系数为0.86。结果表明,该地区蝶类以单种属为主。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蝶类新记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郊(118°11′~118°20′E,32°14′~32° 20′N),为大别山向东扩展的部分,为自西南向东北走向的丘陵,主峰小丰山海拔32lm.其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的湿润季风气候区.以榆科树种为主的落叶阔叶林,主要组成树种有青檀、榉、朴以及黄连木、铜钱树、黄檀、麻栎、栓皮标等,良好的植物资源为蝶类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使琅琊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北山山地不同生境蝶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2000-2002年调查了河西走廊北山山地蝶类区系组成,共采集蝶类近700只 ,分别隶属6科、25属、30种.研究了蝶类生态分布特征及群落多样性,计算分析了不同生境、不同海拔蝶类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种间相遇机率、优势度.结果表明,蝶类的生态分布主要受干旱气候影响,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由荒漠草原>山地林区>绿洲农田>荒漠地带>高山草甸依次递减.随海拔由低到高,蝶类群落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金殿国家森林公园不同季节蝶类群落的结构数量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蝶类标本972只,隶属9科,49属,69种。各季节蝶类属数、种数、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大小均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优势度指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秋季和冬季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夏季和冬季蝶类相似性系数最低,这与季节之间的气候差异性相关。结果显示分布于昆明地区的多数蝶种世代数一年为2代或者2代以上。  相似文献   

8.
2004年4月~2005年5月,对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进行了种类、数量调查统计,分析了该地区蝶类资源的季节性变化。共收集蝴蝶标本1682余只,隶属7科30属30种。研究表明蝴蝶及活动情况随着不同季节的变化、植被类型及植物生长情况的变化是决定蝴蝶种类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人为活动也是影响种群消长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采用定点采集与路线网捕法 ,研究了祁连山中段的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及其资源分布特点。结果表明 :共捕获蝶类 2 5 0 0余号 ,隶属于 6科 3 5属 5 3种 ,其分布划规为 5个生态群落 :1 )山缘农田群落 2 3种 ,占 43 .4% ;2 )山地草原群落 1 3种 ,占 2 4.5 % ;3 )森林草原群落 1 3种 ,占 2 4.5 % ,4)高寒灌丛草甸群落 2 2种 ,占 41 .5 % ;5 )裸岩群落 6种 ,占 1 1 .3 %。以山缘农田群落和高寒灌丛草甸群落中种数最多 ,裸岩群落中种数最少。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北坡及河西走廊蝶类垂直分布及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2004年,对祁连山北坡及河西走廊蝶类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依据植被、海拔、气候、土壤等不同因子将该地区蝶类分布的生境划分为5种类型,对不同生境(垂直带)蝶类区系组成及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北坡及河西走廊蝶类共有128种,分属8科74属,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的组成中,科、属、种3级组成顺序大致为: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走廊绿洲、山地荒漠带<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不同等级的多样性指数结果排序基本一致:山地森林草原带>山地草原带>亚高山灌丛草甸带>走廊绿洲、山地荒漠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多样性指数与物种丰富度相关(r=0.987 8,P<0.01),而与均匀度不相关(r=0.377 4,P>0.05)。 G-F指数可以简便而有效地反映昆虫区系中物种多样性信息,同时使用Shannon-Wiener 指数和 G-F指数,将科、属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综合考虑,较为全面地评价了蝶类群落多样性。各垂直带之间相似性系数较低,蝶类垂直分布差异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云南省滇南自然林区分布的113份野生长果桑资源,其中有66份滇南长果桑资源开雌花并结果,47份开雄花。66份开雌花结果资源的桑椹中有44份结实,27份发芽,但多数发芽率不到50%。对长果桑资源材料进行培苗栽植及野生原芽嫁接栽植,调查其主要农艺性状、扦插生根能力、嫁接亲合性以及桑叶的饲用性,结果表明:27份能发芽的野生长果桑资源桑叶中的总糖含量较低,适口性较差,只有5份资源的桑叶能被家蚕正常摄食;66份开雌花结果的野生长果桑资源中,有86.4%的资源能扦插生根成活,有92.4%的资源能嫁接成活,但各资源间的扦插生根能力和嫁接成活率有明显差异;27份能发芽的野生长果桑资源经嫁接或扦插,使树龄年轻化,果形和叶幅变大,枝条节距变短。丰富的滇南野生长果桑资源可作为果用经济林和生态林木树种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草地资源既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国有资产,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体现草地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探索更高层次管理机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必然趋势。资源评价是资源资产评估的基础,而资产评估是资源评价的重要部分,在回顾过去多种草地资源评价方案的理论贡献和优缺点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草地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提出了草地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从草业的含义论述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简述了我国草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战略把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和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草原资源综合开发和推进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张健  窦永群  任永利  李龙 《蚕业科学》2005,31(2):191-195
基于为我国蚕业科学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调查了我国19家蚕业科研机构的科研资源情况,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及基础设施,对近20年来我国蚕业科研资源的变化与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云南牧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尹俊  孙振中  魏巧  蒋龙 《草业科学》2008,25(10):88-94
云南省复杂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云南省牧草种质资源的丰富性。为此,介绍了云南省自然条件概况并对云南省牧草种质资源种类的丰富度、分布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列出了云南草地主要牧草资源植物以及11类草地的草群组成。针对云南省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从保护和利用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广泛收集牧草种质资源,对收集到的牧草种质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和永续利用的建议和对策,并对牧草种质资源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牧草种质资源丰富多样、适口性好,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简要回顾内蒙古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历史,介绍了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现状,提出了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策略,并针对当前内蒙古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黑龙江省草地资源现状及农区的自然状况分析,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的办法。同时指出了解决黑龙江省未来饲草饲料应从发展牧草资源着手,并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大力发展青贮玉米。  相似文献   

18.
李跃  袁庆华  王瑜 《草地学报》2015,23(4):830-837
为获得优良苜蓿(Medicago)抗锈病种质,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喷洒夏孢子悬浮液的方法对国内外85份(国内54份、国外31份)苜蓿种质材料进行人工接种,并根据病情指数对其苗期抗锈性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苜蓿种质材料间对苜蓿锈病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病情指数变化范围在29.25%~70.65%;没有对苜蓿锈病免疫的种质;丹麦的‘庞迪苜蓿’抗锈性最强;中抗材料10份,其中国内4份,国外6份;中感材料55份;高感材料19份,其中感锈性最强的是‘陇东’天蓝苜蓿。从46份苜蓿种质材料中筛选出了过敏反应型抗锈单株,不同种质中抗锈单株的过敏反应等级不同。  相似文献   

19.
我国蚕业教育机构的科研资源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健  窦永群  任永利  李龙 《蚕业科学》2005,31(4):389-392
基于为我国蚕学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调查了我国7所大学蚕学专业的科研资源情况,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以及科研项目、科技成果与专利、论文与专著。对近20年来我国蚕学专业教育机构的教职工队伍、人才培养等情况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草业的含义论述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简述我国草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策略:把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和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草原资源综合开发和推进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