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总管十二指肠舌形切除吻合术治疗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2年6月至2002年9月问采用胆总管十二指肠舌形切除吻合术(下简称舌形切除吻合术)治疗胆管结石22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8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采用改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结果 本组8例经过8个月至3年(平均2年)的随访,无一例发生胆管逆行感染及胆总管结石再发.结论 改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可克服胆管逆行感染,是一简便、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1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收治的经十二指肠镜、ERCP及十二指肠钡餐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16例,诊断都经手术证实。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5例。年龄41~58岁,平均58岁。伴有梗阻性黄疸者1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胰腺炎3例,胆囊结石3例.癌变2例。其中单发憩室12例.多发憩室4例。病程最长4年,最短2个月。憩室位于胆总管末端前面6例.位于其后面2例,位于胆总管与胰腺导管之间4例。乏特壶腹位于憩室内2例.憩室分布在乳头周围2.0cm以内者12例.2.5cm以内者4例。憩室直径最大者3.0cm,最小者1.0cm。全组病例均行Roux—Y型吻合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与胰空肠吻合术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5期)、PubMed(1978年1月至2014年5月)、EMBASE(1966年1月至2014年5月)、SCI(1961年1月至2014年5月)、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1978年1月至2014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1月至2014年5月),维普(1989年1月至2014年5月)和万方数据库(1998年1月至2014年5月),同时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并追查纳入研究参考文献,收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与胰空肠吻合术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 1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胰空肠吻合组相比,胰胃吻合组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RR=-0.56;95% CI:0.41~0.75; P=-0.0001)、胆漏发生率(RR=0.43;95% CI:0.19~ 0.95;P=-0.04)腹腔内多发并发症(OR=-0.26; 95% CI:0.12 ~ 0.56;P=-0.0007)和腹腔内积液的发生(OR=-0.54;95% CI:0.38~ 0.77;P=0.0005),但两者在术后并发症、胃排空延迟、围手术期病死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显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胰胃吻合术优于胰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5.
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总管十二指肠残端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改良后的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在胆肠吻合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与胆总管进行吻合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术后疗效的随访观察。结果:本组15例经8个月至14年(平均随访8年)的远期随访,无1例发生吻合口狭窄及胆道逆行感染。随访中3例因症状复发而再次手术,但术后证实无1例症状是由吻合口狭窄或逆行感染引起。结论: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将排外的十二指肠与胆总管吻合,可克服胆肠返流、胆道逆行感染、吻合口慢性牵拉造成狭窄等缺点,具有手术安全性大、术后并发症少、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病情危重、且有多次上腹部手术史的病人。但产生盲端综合征的问题可能依旧存在,值得以后在吻合术式的选择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腺空肠端端吻合时,胰腺断端被当作一个空腔脏器来与空肠断端进行吻合,胰腺断端的前后缘分别与空肠断端的前后壁进行缝合。由于胰腺组织质地柔软、脆弱、缝合时易使胰腺组织切割、破碎、出血、坏死,吻合不可靠,术后胰漏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为此,自2005年5月至200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腺-胃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合理性。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4年10月期间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和胰腺-胃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24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胰腺-胃吻合手术,胰瘘的发生率为8.3%(2/24),通过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胰腺-胃吻合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一种安全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胰头癌7例,壶腹癌8例,胆总管下段癌8例,均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无一例术后发生胰漏。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可常规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13例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89年1月至2003年7月期间收治的13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均经手术治疗.行十二指肠单纯修补术6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改良憩室化术4例(3例缝扎十二指肠),Roux-en-Y吻合术1例,T管引流及脓肿切开引流术1例。结果治愈11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十二指肠瘘,另1例死于肝功能不全。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处理非常重要;缝扎十二指肠的改良憩室化手术是治疗重症十二指肠损伤的一种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张祖荀  姜家宝 《腹部外科》1990,3(4):192-192
作者等在1984年设计了一种低位经十二指肠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以取代传统的十二指肠胆总管侧侧吻合术。1984年3月~1986年6月施行手术35例,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4例,女2l例;年龄20~79岁。术前均有多次胆道感染发作史,最长者30年。曾行2次以上手术者12例,18例术时仍有黄疸。35例B超检查均有胆总管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其中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1例。择期手术28例。因急性化脓性胆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管状吻合器行胆肠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05年5月至2010年3月间25例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管状吻合器行胆肠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胆肠吻合时间仅需5~10 min,全组25例无一例术后发生胆瘘。结论对于胆总管明显扩张的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例,管状吻合器可以安全地应用于胆肠吻合,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传统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之不足,我们1996年~1997年在7例病人中施行胆总管十二肠间隔吻合术,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26~74岁,平均62岁,大于60岁者4例,病程2天~22年。其中1例为胆总管结石,其余6例...  相似文献   

13.
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术孟兆林,杨开宇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3年6月为8例病人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基础上行胰胃吻合术,认为该术式优点较多,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2岁,其中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损伤急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1985年至2002年,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32例,现将急诊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3岁。损伤原因以直接暴力所致闭合性损伤居多,其中汽车方向盘损伤23例,高空坠落8例,刀刺伤1例。损伤部位,十二指肠球部3例,降部19例,横部8例,升部2例。仅1例为单纯十二指肠破裂,合并一个脏器伤20例,2个脏器伤者9例,3个脏器伤者2例。合并脏器伤中以胰腺最多,其次依次为脾、肝、肠、肾、胃。1.2手术方式:一期单纯修补1例,修补加十二指肠减压6例,转流术24例(憩室化6例,空肠十二指肠Roux-Y吻合18例),胰…  相似文献   

15.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提高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相应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总结1989年3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10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十二指肠浆膜切开血肿清除术2例,十二指肠修补术2例,损伤肠段切除吻合术2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Y吻合术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1例,十二指肠造口减压术1例。结果 全部治愈,无死亡及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早诊断、早手术是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治疗的关键,同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对降低病死率和提高远期生活质量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oduodenectomy,PD)后胰胃吻合术与胰肠吻合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腺外科从2006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因十二指肠癌和胰头肿瘤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7例(其中胰胃吻合组19例,胰肠吻合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胰胃吻合组患者采用将胰腺残端套入胃后壁方式吻合,胰肠吻合组采用传统套入式吻合.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术后胰瘘、病死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胰胃吻合组和胰肠吻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372.1±79.5) min比(351.0±69.2) min,P>0.05]、术中估计失血量[(693.5±412.8)ml比(645.1±488)ml,P>0.05]、术后胰瘘(2/19例比2/18例,P>0.05),病死率(1/19例比1/18例,P>0.05)和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 7.5±8.9)d比(16.1± 7.6)d,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D后胰胃吻合并发症率不会高于胰肠吻合,可以作为PD后的另一种消化道重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贲门癌全胃切除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八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4月~2000年8月,我们对56例贲门癌患者施行了全胃切除术,其中8例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以重建消化道,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8例,男6例,女2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3~8个月,平均5.6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和餐后饱胀感,4例有不规律性上腹疼痛,3例伴恶心和呕吐,6例解柏油样或黑色大便.所有患者均经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病变自贲门部侵及胃体,其中7例经病理活检证实诊断.术后病理检查:中分化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2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双荷包桥接式和导管对黏膜式两种胰肠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探讨双荷包桥接式胰肠吻合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采用双荷包桥接式胰肠吻合或导管对黏膜胰肠吻合的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  相似文献   

19.
捆绑式胰胃吻合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的胰胃吻合术--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inding pancreaticogastrostomy,BP6),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5月至10月收治的15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并采用BPG.其中胰头癌7例、十二指肠癌2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1例、壶腹癌1例、胆囊癌1例、胰岛细胞瘤1例、胆总管下端癌2例.BPG的操作包括4个主要步骤:胰腺残端游离;胃后壁切开及荷包缝线预置;胃前壁切开;胰胃吻合(浆肌层捆绑和黏膜捆绑).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并发症包括:并发少量胸腔积液1例,胃排空障碍2例,胆漏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未出现胰胃吻合口漏.结论 应用BPG能够有效地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从而显著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一种治疗良性高位胆管狭窄的新手术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高位胆管狭窄临床上屡见不鲜 ,常由于肝胆管结石、胆管炎或医源性胆管损伤后所致。本病的治疗颇为棘手 ,特别是后者 ,病人常有多次胆道手术史 ,肝门粘连严重 ,病变位置高而深 ,术时找寻狭窄的肝门胆管颇感费力 ,且易损伤十二指肠球部 ,增加术后的危险。为此 ,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肝门胆管十二指肠端端大口吻合、十二指肠球部与十二指肠三段端侧同步吻合术。曾施行多例 ,其中随访超过 1 5年以上者 3例 ,情况良好 ,无再发生胆道狭窄、重症胆管炎、胆石等症状 ,疗效满意 ,现介绍该手术方法。所有选用本手术治疗的病人 ,术前均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