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三管法介入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27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相比较传统胃肠减压管,空肠造瘘管和胸腔引流管的“三管”法,我院介入科采用经鼻置人空肠营养管,瘘腔引流管,同时保留胸腔引流管“新三管”法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2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34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的治疗护理。在介入方法下,经鼻、经瘘口置瘘腔引流管、经同侧鼻腔置空肠营养管,同时根据需要置胸腔引流管的"新三管法"治疗方法:重点做好"三管"的护理、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健康宣教等,通过对发生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瘘口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组32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于术后20天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因支气管胸膜瘘转院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时,胃液及脓液有效引流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1例食管癌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在胃镜引导下置入瘘口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胃镜引导下可在准确位置放置瘘口引流管,成功率100%(41/41),平均置管时间12 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发生时,经胃镜引导下放置瘘口引流管,最大程度保障胃液及脓液引流,加快瘘口愈合,促进患者康复,对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4.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导发生率约1%,胸内吻合口瘘死亡率50%左右。作者对3例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除用常规治疗外,采用了介入方法经鼻一瘘口置人纵隔引流管,收到较理想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31例经鼻经瘘口置管引流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护理。重点加强瘘口引流管的妥善固定、持续有效吸引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本组瘘口引流管无拔管前脱管,负压吸引持续有效,营养支持合理。除1例于瘘后20d死于脑出血外,其他30例于瘘后20~87d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杭小平  张兰凤  周建萍 《全科护理》2014,(21):1947-1948
[目的]总结30例食管-胃吻合口瘘病人介入法新三管治疗的护理。[方法]在介入方法下经鼻置纵隔引流管和空肠营养管;经另一侧鼻置入胃肠减压管的新三管治疗方法。重点加强吻合口纵隔瘘早期监测、管道留置及引流的管理、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30例病人经过新三管方法的治疗,辅以精心的护理,吻合口瘘病人瘘口全部治愈。愈合时间为12d~26d,平均21d。[结论]介入法新三管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减少了空肠造瘘二次手术创伤;吻合口纵隔瘘病人可避免经胸壁引流的痛苦;方法简单,配合精心护理,明显缩短瘘口愈合的时间,提高病人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并减少了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导发生率约1%, 胸内吻合口瘘死亡率50%左右[1-3].作者对3例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除用常规治疗外,采用了介入方法经鼻-瘘口置入纵隔引流管,收到较理想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出现食管胃吻合瘘症状的患者采用瘘腔引流管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0例食管癌手术后出现食管胃吻合瘘症状的患者,根据引流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三管引流方案对胃食管的吻合口瘘症状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瘘腔引流方案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吻合口瘘痊愈所用的时间、口瘘痊愈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痊愈率、吻合口瘘痊愈所使用的时间及病死率分别为92.5%、(27.7±8.1)h及7.5%,对照组吻合口瘘痊愈率、吻合口瘘痊愈所使用的时间及病死率分别为75.0%、(51.4±5.8)h及12.5%,观察组吻合口瘘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吻合口痊愈所用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利用瘘腔引流管仪器对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食管癌患者进行救治,可取得较理想的救治结果。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10月经左胸施行食管贲门癌手术2 974例,发生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29例,现将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9例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男22例,女7例;年龄58~72,平均(58.5±4·7)岁;其中食管癌26例、贲门癌3例。手术方法均为左侧胸腔食管、胃机械方法吻合。术后3 d内发生胸内吻合口瘘2例,4~7 d 21例,8~12 d 6例,29例均经胸腔引流液的观察和口服美蓝液在12 h内明确诊断。1.2方法一旦诊断明确,立即行置管手术。首先置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然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倒置胃管及…  相似文献   

10.
崔海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198-7198
目的探讨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对10例因食管或胃手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放置鼻肠营养管,在胃镜、活检钳、斑马导丝辅助下放置营养管。结果 10例患者均一次放置成功,成功率为100%。结论胃镜下直接放置鼻肠营养管是简便易行、成功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骶前留置用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2008年6月~2012年4月,对21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在C T定位下经臀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骶前留置引流,对患者加强导管护理,注重心理护理及营养护理。结果21例患者经充分引流,17~46 d瘘口均愈合,其中2例患者出现置管口旁蜂窝组织炎;3例导管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1例脱管重新置管。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骶前引流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损伤小、病人舒适度较高的方法,减少了二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12.
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因素之一。我们应用经鼻-瘘口-脓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循环灌洗治疗吻合口瘘3例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食管胃吻合口瘘窦道的封堵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用生物蛋白胶封堵吻合口瘘窦道。方法:4例食管胃吻合口瘘均采用保守治疗,1例经颈部切口用手指钝性分离置管引流,其他3例分别在X线、B超、CT定位下穿刺引流,经内外冲洗感染灶治疗后,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封堵瘘口窦道。结果:4例均在较短时间内治愈,无死亡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2d,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穿刺引流避免了感染灶的扩大,生物蛋白胶封堵瘘口窦道明显缩短了病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采用低位三管引流(经肛管在直肠腔内放置2根引流管,经肛管旁途径于骶前间隙放置1根双套引流管)治疗89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89例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采用低位三管引流法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仅1例患者进行结肠造瘘,其余患者均临床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4.8±11.4)d。结论定时冲洗低位引流管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辅以必要的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张毅  潘铁成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7):60-62,F0003
目的:探讨食管手术后膈疝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例食管肌层切开术后膈疝合并胸腔积液置胸腔引流管造成胃瘘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贲门失弛缓症行食管肌层切开术,术后出现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持续引流出消化液,误诊为食管瘘而行胃和空肠造瘘术,术后胸腔引流液持续7个月余,转入我院.行剖胸探查见部分胃体经食管裂孔疝入左胸腔,胸腔引流管经胃壁进入胃内,食管中下段完整无瘘口,证实为留置胸腔引流管时穿破胃壁所致胃瘘.结论:对食管术后并发膈疝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忌动作粗暴,对长期存在引流液者应细致查体,完善影像学检查,注意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许荣誉  庄建良  张海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3):1899+1902-1899,1902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和防治。方法收集手术治疗行胸内吻合的食管贲门癌患者587例,并对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胸内吻合口瘘患者,17例治愈,8例死亡。结论胸内吻合口瘘是凶险的并发症,注意吻合技术细节处理,营养支持和重视胸腔引流技术是应对的良策。  相似文献   

17.
在放射线透视下,先将泥鳅导丝经鼻送入空肠,后在其导引下将营养管送入空肠,造影证实后退出导丝,固定营养管,给予百谱素肠内营养液,用输液泵持续输注。结果9例患者食管吻合口瘘愈合,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均有显著改善(P<0.05)。  相似文献   

18.
李慧萍 《护理学报》2008,15(12):51-52
报道13例食道癌根治术后发生食道吻合口瘘患者进行经鼻插入十二指肠营养管代替空肠造瘘,及经同侧鼻腔从瘘口内置入营养管作为引流管的护理体会。(1)置管结束后将2根营养管用胶布分别固定于两侧鼻翼部,然后从两侧面颊将营养管缠绕在耳朵上,用胶布固定好,在营养管末端粘贴写有“十二指肠营养管”和“内引流管”的胶布,分别标识2根管道。(2)每日2次经内引流管行脓腔冲洗,注意抽吸冲洗力量不宜过大;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根据其特点准确判断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理。(3)因内引流管在体内部分无法固定,只能借管子的重力和韧性固定,故本组患者留置导管期间保持半卧位,以保证营养管不滑脱并且利于引流脓液,促进胃液进入肠腔。(4)护理人员协助并鼓励患者咳嗽,敦促患者翻身拍背,协助排痰。(5)本组病例因创伤在食道,离口腔很近,患者留置导管后会出现咽痛、恶心等不适,每日至少予口腔护理2次,选用合适的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同时做好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营养供应。本组均置管成功,置管时间平均45d。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放置覆膜支架对缓解食管癌食管狭窄及食管-支气管瘘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咽部局麻后口服造影剂,在X线透视下由导丝引导定位,经支架输送器置覆膜支架于病变部位.结果治疗前吞咽困难4级2例,3级8例,2级2例,放支架后吞咽困难0级3例,1级9例.结论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无法耐受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放置覆膜支架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食管外科技术的提高,胸中段以上食管癌的手术方式现以食管次全切除、颈部食管与胃吻合重建术为首选,即“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其优点是切除病变组织完全,清除淋巴组织彻底。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略高于胸内吻合口瘘,文献报道胸内型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3.4%,颈部型吻合口瘘为12.4%~26%。一旦发生吻合口瘘,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