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实现三维生态庄园游戏系统,在学习和掌握Unity3D知识的基础上,研究Unity3D中的碰撞检测技术、模型加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实现角色控制、场景漫游等功能模块;为了增加游戏的真实性,研究UniSky关键函数的应用,实现游戏中的晴天、阴天等天气效果。游戏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表明Unity3D对游戏的开发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动漫游戏角色及人物模型打印,是目前3D打印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而RPG动作游戏是一款角色扮演类游戏,它是通过Unity3D引擎制作的一款游戏.Unity3D游戏引擎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款引擎,用它可以很方便地制作出一款游戏.  相似文献   

3.
针对家装行业在展示效果方面逼真度、交互性方面的不足,本文使用Unity 3D开发引擎实现虚拟场景漫游及智能交互功能.本系统利用Unity 3D游戏引擎进行开发,利用3ds Max建模软件进行样板间以及家具、家电的建模,并以C#为脚本语言,来实现虚拟场景漫游及智能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4.
Kinect与Unity3D数据整合技术在体感游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Kinect与Unity3D数据整合关键技术,从WPF与Unity 3D内部调用方式展开系统设计。设计分为Unity3D场景展示模块、Unity3D的接口模块和Kinect的数据获取三模块。其中Unity3D接口模块实现了的场景设置,骨骼绑定、镜像运动、近景模式、平滑处理功能;Kinect数据获取模块通过代码实现设备控制、骨骼绑定算法、设备图像获取。测试证明,通过C#对非托管的dll的管理方式,导入Kinect硬件的驱动程序,调用自定义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实现在unity 3D场景中,使用Kinect体感镜头控制场景中的人物模型运动,提高了体感游戏的开发效率,在体感游戏的开发和应用中有一定的社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Unity3D技术对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游戏进行了设计及实现.为了增强游戏的效果,采用了角色控制状态机与交互取值算法、移动策略和人工智能交互等关键技术.针对如何改善游戏运行时的工作效率问题,提出了使用协同程序技术实现预先式同步数据读取.将协同程序技术应用在地图预读取中,使漫长的地图读取过程可以在运行期的“闲时”进行处理.效能分析实验证明了该优化方法有效降低了程序时间复杂度,有效解决了游戏运行时的实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子游戏领域缺乏国产、开源换装系统插件的现状,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Unity3D的换装系统插件: 方舟角色创建器(Ark Avatar Customization, AAC). AAC支持以可视化的方式更换游戏角色装扮、调整骨骼参数及外观颜色, 可满足开发者和游戏玩家的个性化换装需求. 论文以Unity3D为软件开发平台, 结合改进的贴图合并算法、编辑器扩展技术和预制件优化技术, 不仅实现了换装功能, 还大幅优化了系统性能. 性能比较实验的结果表明,AAC的时间开销和空间开销较现有技术均有明显改善, 证实了所设计换装系统插件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徐佳 《传感器世界》2019,25(9):25-29
为解决智能家居安装设备较为昂贵、客户需求多样化等现实问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基于Unity3D开发平台,实现了基于Unity3D的智能家居虚拟仿真系统。以某住宅小区为例,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其次使用Sketchup软件建造模型,结合Unity3D技术构建室内家居,最后利用C#语言编写代码实现家居系统功能。该系统主要运用了层次细节技术、全屏抗锯齿技术,使得模型表面更加平滑,渲染画质更加柔和。与之前的家居控制实物设备相比,本仿真系统耗资较少,同时为不同的客户定制私人家居控制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游戏开发技术不断进步,各类游戏引擎不断更新的情况,利用Unity3D跨平台功能的突出、兼容性强的特点,结合C#开发一款第一人称的射击游戏系统,该系统运行流畅,具有较好的可玩性与夸平台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综合监控技术无法有效还原管廊内部运行状况,并且监控运维效率低下,然而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虚拟现实技术带来新的契机。以中法新城综合管廊场景为例,采用游戏引擎Unity3D技术,并引入Revit、CityEngine等场景建模技术,通过Unity3D自带Terrain、碰撞检测技术,利用C#编程语言,构造出三维可视化平台,能对管廊附属设施进行有效监控,进而实现管廊报警、天气模拟仿真、应急决策等。通过该监控管理运维平台,最大程度实现人机交互,对整个应用场景进行了还原,提升用户体验感。  相似文献   

10.
<正>主编:李婷婷副主编:余庆军杨浩婕刘石书号:9787302-489740出版日期:2018年3月内容简介:本书面向虚拟游戏开发的初学者,以Unity 3D 5.X游戏引擎为平台,系统介绍Unity 3D开发基础知识。讲述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热点,从实战角度系统介绍Unity 3D开发虚拟游戏知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融合大量案例。  相似文献   

11.
Unity 3D是一款3D跨平台的游戏引擎,本文在介绍Unity 3D引擎的基础上,以一款《接球游戏》为例,给出了一种基于Unity 3D的web开发游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人员可以利用Unity开发多平台的游戏。  相似文献   

12.
<正>主编:李婷婷副主编:余庆军杨浩婕刘石书号:9787302-489740出版日期:2018年3月内容简介:本书面向虚拟游戏开发的初学者,以Unity 3D 5.X游戏引擎为平台,系统介绍Unity 3D开发基础知识。讲述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热点,从实战角度系统介绍Unity 3D开发虚拟游戏知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融合大量案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数字媒体、游戏开发相关专业的教材,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以及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我国游戏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效果,且随着我国对于青少年游戏重视程度逐步提升,使得我国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游戏产业的发展政策,这也使得我国游戏产业逐步朝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文章从多个视角出发,对基于Unity3D的游戏开发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意在丰富玩家的游戏体验,同时也为推进我国Unity3D引擎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复杂地质结构下管道穿越和施工安全,综合分析国内外三维地质建模和虚拟现实可视化现状,提出基于3ds Max平台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完成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中复杂岩层地质模型的准确建立,实现岩层地质信息与穿越工程三维拓扑模型的数据映射。利用Unity3D开发引擎在虚拟现实仿真上的技术优势,基于Unity3D和Visual C#.NET开发环境完成三维地质场景的视点控制、穿越轨迹实时生成和数据管理,实现虚拟现实场景的实时展示与可视化交互。以江都-如东输气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为例,通过3ds Max创建三维地质场景,应用Unity3D平台虚拟可视化技术模拟输气管道穿越过程,为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的施工建设和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主编:李婷婷副主编:余庆军杨浩婕刘石书号:9787302-489740出版日期:2018年3月内容简介:本书面向虚拟游戏开发的初学者,以Unity 3D 5.X游戏引擎为平台,系统介绍Unity 3D开发基础知识。讲述增强现实、  相似文献   

16.
游戏场景的设计决定了整个游戏的氛围和视觉效果。以中国古村落游戏场景为例,结合游戏场景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用到的3DS Max建模工具、Photoshop贴图绘制工具与Unity场景集成及自然环境模拟工具,介绍了3D卡通场景建模技术、卡通模型贴图技术、游戏场景集成技术、自然环境模拟技术,给出了一个卡通风格游戏场景高效的制作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游戏开发中,游戏开发者越来越多地使用Unity3D游戏引擎进行游戏开发,在游戏开发中第三人称视角游戏是比较常见的游戏类型,而实现游戏角色的移动是第三人称视角游戏开发的中最基本要实现的功能,本文通过阐述两种第三人称视角的移动实现方法进行比较,为游戏开发者在开发第三人称游戏中的游戏角色移动功能开发的选择上提供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制鞋企业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问题,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等特点,设计了基于MAYA和Unity3D在线定制鞋系统.首先采用MAYA建模软件中多边形与细分建模相结合的技术进行三维鞋建模;然后基于Unity3D引擎,采用Shader渲染技术实现打包纹理贴图并结合C#脚本语言,实现人机交互功能;最后,应用WebGL技术发布至网页,使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进行在线三维定制鞋的设计及浏览.该系统可以实现用户在网页上个性化定制属于自己的鞋,满足人们个性化定制的理念,对制鞋企业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Unity 3D是一款基于3D的跨多平台的游戏引擎,本文在介绍Unity 3D引擎的基础上,以一款《保龄球游戏》为例,介绍了Unity 3D创建材质、预置物体、脚本的方法,详细分析了保龄球击落保龄球瓶的发射、消失、按钮、开始等Java Script脚本的编写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20.
Unity3D是跨平台的游戏开发引擎,其内置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