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对护理管理者素质测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医院护理管理者素质测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时期对护理管理者素质要求 :加强道德修养 ,坚持以德治护 ,依法行医 ;增强组织、协调、沟通、科研、实际操作、管理等能力 ;强调继续教育 ,不断自我完善 ,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增强创新意识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实行科学管理 ,促进临床护理质量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4.
护理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护理管理水平。素质是一个人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下知道应该如何去行动,以达到个人目标的一种潜在的意识。进入21世纪后,医院经历着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型。在当前人们的社会价值更多地集中到前途、诚信、责任、尊重、机遇及同情心的情况下,对护理管理者素质要求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探讨新时期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有助于护理管理者适应新时期的特征而实现自我转型,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护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和服务性。作为护理工作的管理者,不仅是直接参与护理工作的指导者,同时又是搞好各方关系的协调者,因此做一名称职的护士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结合护理管理者质性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护理管理者质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在认识质性研究重要性的同时要积极学习质性研究相关知识,完善理论体系,从而促进我国护理管理者质性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晓燕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广州)》2003,(64):165-166
护理管理者的心理品质是管理者应具备的心理条件。良好的品质的形成,应该是管理者本人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培养起来的。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管理者的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一名现代护理管理者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护理学科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浅谈护理管理者的角色及行为素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行为科学理论运用于护理管理实践之中,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潜能,以便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素质是个体发展的自然前提。护理领导者的行为与品德对于护理队伍的建设极为重要,品德高尚、正直公道、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关心他人、平易近人则使下属感到亲切,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与吸引大家去完成组织目标。因此,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护理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护理管理者领导行为和方式的测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调查了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长和护士共340名,应用Kouzes和Posner设计的领导行为量表,通过护士长自评和护士评价护士长5种领导行为方法的测评。结果表明:二者在“激励共同理想”、“授权他人”、“榜样作用”和“唤发民心”4种领导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P<0.001,0.01),而在“挑战性”领导方式上意见相似。结合目前国内医院护理管理现状,分析二者之间的测评异同和影响,对5种领导方式的排列顺位,提供有效可行的护理领导模式,起到指导护理管理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护理质量标准和评价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国外护理质量标准研究均基于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其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护理结构、护理过程和护理结果质量指标3个方面,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方法相结合、评价形式多样化;国内缺乏统一的护理质量标准,评价内容因评价标准的不同有较大差异,评价方法以定性为主,评价形式较单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的发展,现代护理管理观的纵深发展以及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要求建立统一的护理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既要兼顾全国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也要考虑各医院各个专业的护理水平的提高,并随着护理工作内外环境的变化,这一标准和体系需要不断修订和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提升医院护理质量,护理管理者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国内缺乏统一的护理质量标准,评价内容因评价标准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本文就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其结果判断、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促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整体的研究,为护理质量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就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关概念、国内外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现状及眼科护理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根据眼科专科病人护理特色,确立眼科质量指标,为构建体现专科性护理特色的眼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高等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学科地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程结构、师资水平、评估手段等几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提高我国高等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和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构建护理服务质量关键指标评价体系,为规范化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结构式专家访谈初步确定评价指标框架,应用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合重要性赋值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并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轮和第2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48、0.756;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2.11%,专家协调程度分别为0.365和0.463(P<0.01),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高,最终形成了包含结构、过程、结果的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5项三级指标的护理质量关键指标评价体系。结论基于Delphi法构建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意见集中,可信度高,可作为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20.
李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86-88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开展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544名入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通过认真学习、讨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修订各项护理职责、制度和工作程序,采取责任护士相对固定的排班模式,分层级使用护士,实施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拓展护理服务内容,简化了护理文件书写,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结果密切护患关系,提升护士专业价值,危重患者护理、基础护理、病区管理质量明显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有了更好的掌握,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分别由原来的95.1%、93%、95.9%,上升到现在的99.7%、98.9%、99.4%。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成效显著,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实现医护患三方面收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