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疑难配血的患者做ABO及Rh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共收集148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同种抗体128例(冷抗体14例),占86.5%,自身抗体13例,占8.8%,蛋白凝集7例,占4.7%。结论:不规则抗体和蛋白凝集是造成疑难配血的主要原因。正确的血型鉴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试验是提供安全有效输血的保障。受血者血清中有同种抗体,选择无相应抗原的供者血液交叉配血,温自身抗体的患者同种抗体不能完全去除,用多个血液同时与患者交叉主侧同型盲配,取凝集相对较弱的给予输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Wra抗体的鉴定过程及该抗体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男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盐水法、凝聚胺法以及抗人球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患者血清中检出抗-E及抗-Wra抗体,E抗原阴性的血液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3种交叉配血法均相合。结论:输血后患者无任何不良输血反应。对anti-Wra抗体及其他低频抗体进行检测有利于了解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Wra抗体的鉴定过程及该抗体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男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盐水法、凝聚胺法以及抗人球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患者血清中检出抗-E及抗-Wra抗体,E抗原阴性的血液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3种交叉配血法均相合。结论:输血后患者无任何不良输血反应。对anti-Wra抗体及其他低频抗体进行检测有利于了解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交叉配血不合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血。方法对2014-01~2016-12在该院收治需行输血治疗的170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归纳处理方法。结果 170例疑难交叉配血标本中,不规则抗体88例(51.76%),自身抗体62例(36.47%),ABO亚型14例(8.24%),蛋白凝集4例(2.35%),药物原因2例(1.18%)。不规则抗体中,Rh系统32例(联合抗体3例),MNSs系统19例,Lewis系统6例,Kidd系统和Diego系统各占1例,多种抗体7例,未能检出抗体特异性16例,抗体阳性未鉴定抗体特异性6例。ABO亚型14例中有稀有血型类孟买3例。采取配合性输注各种血液成分,患者均及时得到有效救治。结论交叉配血不合主要是由同种不规则抗体,其次是自身抗体等原因引起。根据交叉配血不合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指导临床确定输血方案,选择合适的血液进行输注,保障输血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微柱凝胶试验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谦  赵明旭 《山东医药》2006,46(36):69-70
采用微柱凝胶试验(MGT)进行交叉配血,凝聚胺试验作为交叉配血对照。对MGT交叉配血不合者,经抗体筛查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及放散试验,并结合病史进行分析。结果2851例交叉配血者MGT法检出59例交叉配血不合者,其中假阳性23例(39%),DAT阳性29例,不完全抗体阳性7例;有输血史39例,妊娠史18例,相关药物史12例。提示MGT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有标本因素、疾病因素以及输血史、妊娠史、大剂量抗菌药物应用史等;发现有MGT交叉配血不合者,要分析病史,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重复试验,并控制试验条件,选择适宜的配血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为保证患者及时得到输血治疗,在检测患者血样中ABO以外抗体后,针对性筛选相应抗原阴性血液。方法:ABO血型、Rh(D)血型及Rh表型鉴定采用试管法,抗体鉴定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试验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综合判定结果。结果:AIHA患者含有自身抗体合并有抗-Mur、抗-E抗体,输注同型血液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提升,疗效显著。结论:准确鉴定出患者血清中同时存在的自身抗体及抗-Mur、抗-E抗体,有利于缩短配血时间,筛选相应抗原阴性血液,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常见的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对所有临床送检的交叉配血不合样本进行常规ABO及RhD血型鉴定,样本红细胞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进行抗体筛选试验及抗体鉴定试验,需要时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在盐水、凝聚胺、抗人球蛋白3种不同介质下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共收集交叉配血不合样本276例,其中恶性肿瘤156例,血液病31例,多发性骨髓瘤25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64例,其中男167例,女109例。患者血清中检出抗体以冷凝集和IgG性质抗体为主。IgG抗体分类则以Rh系统为主。结论:即使ABO及RhD同型输注,也可能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应根据不同的病因来分析影响配血不合的因素,寻找相应的试验策略,确保血液安全输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效价的自身冷抗体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处理方法。方法:对高效价自身冷抗体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患者,通过ABO血型鉴定、冷抗体效价滴定、血清抗体筛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凝聚胺和微柱凝胶交叉配血等血清学检测,寻找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处理方法。结果:收集由于高效价自身冷抗体引起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共7例,其中6例患者冷抗体效价在128~256之间,通过37℃水浴,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一致,交叉配血相合;1例患者冷抗体效价为1024,通过37℃加热洗涤和4℃冷吸收之后进行血清学试验,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一致,交叉配血相合。结论:高效价自身冷抗体引起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时,可以根据自身冷抗体效价的高低以及冷凝集强度,选择37℃水浴或37℃加热洗涤、4℃冷吸收等不同鉴别试验进行排除,以期达到正确的血型鉴定和有效的交叉配血,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引起的贫血患者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015-05—2018-05收治的200例急性白血病引起的贫血患者,做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输血前3项检查,记录自身抗体分型、ABO和Rh血型鉴定结果,温型、冷型及混合型抗体的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结果。结果:200例急性白血病引起的贫血患者中,温抗体、冷抗体、混合型抗体分别为128例(64.00%)、50例(25.00%)、22例(11.00%)。血型鉴定中反定型存在48例抗体干扰,正定型89例抗体干扰。交叉配血的50例冷抗体患者中,有特异性自身抗体17例(34.00%),PEG-IAT法配血全部成功;无特异性自身抗体33例(66.00%),PEG-IAT法配血成功30例(90.90%),Coombs法符合者3例(9.10%)。混合型抗体阳性患者22例中,自身抗体+同种抗体4例(18.18%),Coombs法配血全部成功;无特异性自身抗体18例(81.82%),其中PEG-IAT法配血成功15例(83.33%),Coombs法符合者3例(16.67%)。温抗体阳性患者128例中,无特异性自身抗体29例(22.66%),其中PEG-IAT法配血成功21例(72.41%),Coombs法符合者8例(27.59%);特异性自身抗体21例(16.41%),PEG-IAT法配血全部成功;自身抗体+同种抗体78例(60.94%),其中PEG-IAT法配血成功2例(2.56%),Coombs法符合者76例(97.44%)。结论:急性白血病引起的贫血患者在输血时所做的输血前3项检查中,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能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验效率及安全性,降低输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引起的贫血患者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015-05—2018-05收治的200例急性白血病引起的贫血患者,做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输血前3项检查,记录自身抗体分型、ABO和Rh血型鉴定结果,温型、冷型及混合型抗体的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结果。结果:200例急性白血病引起的贫血患者中,温抗体、冷抗体、混合型抗体分别为128例(64.00%)、50例(25.00%)、22例(11.00%)。血型鉴定中反定型存在48例抗体干扰,正定型89例抗体干扰。交叉配血的50例冷抗体患者中,有特异性自身抗体17例(34.00%),PEG-IAT法配血全部成功;无特异性自身抗体33例(66.00%),PEG-IAT法配血成功30例(90.90%),Coombs法符合者3例(9.10%)。混合型抗体阳性患者22例中,自身抗体+同种抗体4例(18.18%),Coombs法配血全部成功;无特异性自身抗体18例(81.82%),其中PEG-IAT法配血成功15例(83.33%),Coombs法符合者3例(16.67%)。温抗体阳性患者128例中,无特异性自身抗体29例(22.66%),其中PEG-IAT法配血成功21例(72.41%),Coombs法符合者8例(27.59%);特异性自身抗体21例(16.41%),PEG-IAT法配血全部成功;自身抗体+同种抗体78例(60.94%),其中PEG-IAT法配血成功2例(2.56%),Coombs法符合者76例(97.44%)。结论:急性白血病引起的贫血患者在输血时所做的输血前3项检查中,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能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验效率及安全性,降低输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患者交叉配血试验中使用不同抗人球蛋白试剂结果不一致的因素,为临床出现抗人球蛋白法疑难配血提供借鉴及处理对策。方法:采用广谱及单特异性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对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应用不同抗人球蛋白试剂进行试管法复查,其中交叉配血试验将患者血清56℃30min处理后再进行卡式法及试管法验证。结果:2例患者样本均为使用单特异性抗-IgG试剂配血相合,使用广谱及抗-C_3d试剂配血不合。且患者血清经56℃30min处理后使用不同试剂均配血相合。结论:结合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证实2例样本均是由血清中补体C_3d成分对使用广谱试剂的抗人球蛋白配血试验造成干扰,可给予单特异性抗-IgG试剂下配血相合血液输注,以改善其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因交叉配血不合退回血液的原因,血液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为阳性,干扰交叉配血,导致发出的血液退回的原因。方法:对临床103 794人份血液,其中男63 884人份,女39 910人份,退回39人份,其中男11人份,女28人份,退回血液进行DAT以及不规则抗体筛选,分析结果以及抗体类型,既往妊娠史和输血史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影响配血,导致血液退回39人份,其中DAT阳性12人份(男5人份,女7人份),占0.011%,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27人份(其中男6人份,女21人份),占0.026%。结论:献血者DAT阳性以及不规则抗体阳性是干扰临床配血不合的原因之一,为了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避免溶血反应的发生,建议应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DAT及不规则抗体常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例M抗原杂合子筛选细胞造成不规则抗体筛查假阴性病例的思考,指导不规则抗体筛选细胞、交叉配血方法的选择和手术备血流程的注意事项。方法:分别选择筛选细胞A、B用微柱凝胶法对同一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分别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对同一组样本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应用筛选细胞A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阴性,筛选细胞B的不规则抗体筛查为阳性,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抗体鉴定结果为抗-M抗体,说明筛选细胞A检测结果为假阴性。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聚凝胺法交叉配血相合。结论:筛选细胞中存在杂合子会造成不规则抗体筛查假阴性,因此在选择筛选细胞时尽量选择抗原多且纯合子的筛选细胞;在抗体效价较低时聚凝胺法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所以有妊娠史和输血史的患者配血时应尽量选择敏感性较好的微柱凝胶法来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抗S联合抗Wr~a的抗体鉴定过程并探讨该2种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相关试验,并用国产谱细胞及多批号进口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结果:发现该患者血浆中存在抗S抗体及抗Wr~a抗体,采用S抗原阴性的红细胞与其进行交叉配血,配血相合。患者输注后无输血不良反应,Hb得到有效提升。结论:患者存在抗S,抗Wr~a 2种低频抗体,随机配血的相合率较高,紧急输血时可以直接输注相合的血,但条件允许时应进一步做抗体鉴定,以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ABO同型血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安全输血策略和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5例ABO同型血交叉配血不合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法实施ABO血型正反定型,进行Rh血型检测、自身抗体检测、Coomb's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特异性鉴定与冷凝集素检测;采用凝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MNS抗体特性,并探索如何有效减少其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干扰。方法:选取2015-01—2017-12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和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427例进行意外抗体筛查、鉴定,检测MNS抗体性质,自备反定型标准红细胞(RBC),对交叉不合标本重新鉴定血型,46例阳性患者予以不含相应抗原的RBC重新交叉,比较输血前后Hb、RBC、Hct差异情况。结果:427例标本中MNS抗体阳性105例,其中抗-M抗体93例,抗-N抗体4例,抗-S抗体6例,抗Mur抗体2例。女性MNS抗体中IgM类66例,IgG类9例,IgM+IgG类6例,女性有输血和妊娠史37例(45.68%),单独妊娠史22例(27.16%),用不含相应抗原的ABO同型血重新鉴定血型,结果正反定型相符。46例患者共输注缺少相应抗原RBC 96单位,输血前后Hb、RBC、H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575,45.299,80.426,均P=0.000)。结论:MNS意外抗体大部分为抗-M,抗体性质以IgM为主,当遇血型正反不符、交叉不合时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以正确判断血型并进行交叉配血,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冷凝集阳性现象所引起的疑难配血患者的血样进行了血清学分析,了解什么是冷凝集,以及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的影响并探索冷凝集阳性患者在交叉配血中的处理对策。方法:对由于冷凝集所引起的疑难交叉配血患者的标本,进行了盐水法,改良凝聚胺法,微柱凝胶免疫法,以及经典抗人球蛋白试验等鉴定特异性抗体。结果:在不同温度下凝集程度有差别,其中4℃时有明显凝集,而在37℃时凝集逐渐消失。结论:对于存在冷凝集的患者,在进行交叉配血时,应采用加温输注,以清除患者血清中冷凝集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的阳性结果,为临床疑难配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 350例临床受血者样本,分别采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统计并分析交叉配血结果。结果:1 350例交叉配血中凝聚胺法有13例不相合(0.96%),微柱凝胶法有41例不相合(3.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64例新生儿样本后,1 286例交叉配血中凝聚胺法有12例不相合(0.93%),微柱凝胶法有18例不相合(1.4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中由于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引起的不相合分别有10例、14例(P0.05),由于受血者为新生儿引起的不相合分别有1例、23例(P0.05),由于供血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引起的不相合均为2例((P0.05),由于肉眼难判断的微弱凝集引起的不相合分别有0例、2例。结论: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耗时短成本低、操作简洁,准确度高,适用于抢救时的输血;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适用于新生儿、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等疑难配血结果的输血、非紧急输血、批量用血等情况。  相似文献   

19.
冷凝集素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合中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冷凝集素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影响,在血型鉴定和配血时提供参考和依据,向临床及时提供安全的血液。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10年9月在我院进行过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合的临床病例30例。对血型鉴定组患者进行吸收放散试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对交叉配血组患者采用抗人血球蛋白法、微柱法、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结果红细胞在经过37℃0.9%氯化钠溶液的洗涤,将病人血清放入在0~5℃冰箱中进行充分吸收,再采用血型鉴定、凝聚胺、微柱法进行配血,可有效的将冷凝集素的一些干扰排除,无假凝集现象出现。结论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方面的影响,工作人员必须做出快速的判断,及时向临床提供充足安全的血液,以免延误了病人最佳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多次反复输血对交叉配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对309例肿瘤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试验。结果:①输血2~3次的肿瘤患者交叉配血试验相合率显著高于输血4~8次的患者,抗体产生率显著低于输血4~8次的患者(P〈0.05)。②输血2~3次的176例肿瘤患者微柱凝胶法中有4例不相合;凝聚胺法有1例不相合,2法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输血4~8次的133例肿瘤患者微柱凝胶法中有23例不相合;凝聚胺法有9例不相合,2法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配血相合率与输血次数呈负相关,与抗体产生率呈正相关;采用微柱凝胶法做交叉配血试验,可提高交叉配血结果的准确性,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