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取决于能否及时地改善脑循环,增强脑血流量。由于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包括:1.动脉管壁的病损。2.血液成分的改变和/或血液流变学异常。3.血流动力学异常如血流速度过缓和/或血流量过低。其中,尤以动脉管壁病损最重要。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又可加速脑动脉硬化等血管病损的发展。现已知道,尽管脑动脉硬化可以在年龄较小时即开始发生,但假如不出现阻塞血管的血栓,或已形成足以代偿血供的侧支循环,临床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当动脉只有部分性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死亡率高、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治疗十分重要,而脑血管病的加重或死亡.大多数是由于患脑血管病的各种并发症所致[1].所以急性期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尤其重要,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160例急性脑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相关诱因.方法 综合分析228例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相关诱因及其临床特点.结果 228例急性脑血管病中起病时有诱因者165例,无明显诱因者49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诱因者占73.05%(122/167),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70.49% (43/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因素、过度劳累、用力(排便、咳嗽等)、行走活动以及饮酒等均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相关因素.在179例起病时有诱因的脑血管病患者中,情绪因素影响占35.2%,过度劳累影响率为16.20%,行走活动占24.58%,其中如饮酒、外伤、寒冷等因素也占一定的比例.以上各相关因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数患者都有一定的发病诱因.情绪波动、用力、活动等因素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诱因.患者在原发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在诱因的激发下,可诱发急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性病之一,是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总称。脑血管病根据病理演变过程可分为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两大类,前者是脑血管破裂,后者是脑血管闭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可分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可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其中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指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多发性脑梗塞等,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青壮年缺血性脑血管病130例临床报告林忠桂温德树陈业华(广西陆川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陆川县537700)关键词脑血管病;缺血性;青壮年根据国内文献报道,45岁以下青壮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占全部缺血性脑血管病(简称ICVD)的4.4%~171%[...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该病易复发、致残率高。其发病率、患病率均远比出血性脑血管病高。传统的扩容、扩血管、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方法,均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和局限性。现就目前临床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评价作一综述。1氧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病人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频繁打哈欠,均提示脑受损的缺血区有缺氧现象,容易发生脑水肿,从而进一步加重脑受损。如及时给予具导管吸氧或高压氧舱治疗,可增加缺血区的氧供,有利于防治脑水肿、防止血栓继…  相似文献   

8.
方印 《大家健康》2012,(3):27-27
快速识别急性脑血管病并及时转运到医院就诊,是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关键。特别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来说,如果症状发生后超过4.5小时,就失去了溶栓的机会,将严重影响预后。急性脑血管病有以下常见特征:突然手臂或腿感到无力,或者突发面部、手臂或腿的麻木,尤其是发生于一侧肢体或面部: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8月~200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且无治疗禁忌症患者56例,辅以脑复康、胞二磷胆碱等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治疗.结果 脑血管造影提示中各种危险因素所致血管粥样硬化病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在预防治疗护理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结论 高血压、吸烟、酗酒、高血脂等作为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中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可减少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我们自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对38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泉峰  杨东明  武玉琴 《吉林医学》2010,31(17):2682-2683
<正>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根据其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前者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病的85%[1]。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根本机制和最终结局都是脑组织缺血、缺氧。目前急性期  相似文献   

12.
云彩华 《中外医疗》2009,28(5):70-70
脑血管病是由各种病因使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病变所致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其主要特征是病变血管支配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意识障碍、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占80%左右,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联系纤维由于供血障碍发生的变性、坏死或一过性的功能丧失。脑动脉一旦闭塞,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发生缺血、缺氧,也就开始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生理、病理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和神经功能的缺损。它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现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南于脑血管动脉硬化所致颅内或颅外血管狭窄引起的脑损伤,包括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大量研究证实神经生长因子(ner、regrowthfactor,NG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之一,对神经细胞的发育、成熟和存活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合近些年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对神经生长因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能相关性作一综述。结果表明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发育、繁殖,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的主要供血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引起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缺血或坏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其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所以研究和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医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陈谅 《吉林医学》1991,12(3):139-141
<正>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尤其是对急性期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是否应用血栓溶解药物,尚无结论性的意见。慢性期预防复发而应用阿斯匹林由于阿斯匹林困境(Aspininum dilemma)的剂量仍在探讨中。治疗不能统一的原因,可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6.
由于血管壁、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动的异常改变 ,所导致的脑动脉闭塞而引起的以偏瘫和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血液中常常产生出许多特异性产物或标志物。临床上通过免疫及微生物学技术手段可检测这些产物在血液中的含量或活性。这些指标的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演变、治疗评价以及预后评估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血小板的活化与消耗1 1 在临床上血小板常规检查中 ,多项参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变化 ,尤其是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的变化最为突出。根据王绮美…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情况,分析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2006年3月-2007年5月对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其异常所占比率。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狭窄和(或)粥样斑块形成者占81.8%,支持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结论早期发现和干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可能对于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及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6例妊娠期和产祷期颅内疾患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2例产前脑出血,2例产后缺血性脑血管病,2例产后颅内感染。认为妊娠期或产褥期稳定血压是防治急性脑血管病的关键,产科无菌操作和积极防治会阴部感染是必要的,并应高度重视产前产时出血性脑血管病,产后颅内感染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糖尿病被公认为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且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目前非糖尿病者患脑血管病时高血糖对病情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对13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病情关系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神经系统疾病与胃肠动力学异常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科(110001)高旭光1脑血管病不论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除恶心呕吐以外,常见的症状为便秘,有时1周不排大便,这些胃肠动力学方面的改变,尤其是后者很少引起医生的注意。脑血管病可引起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