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防治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4月到2006年4月间分离的92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其配套试剂(GNS-506、GNS-120、GNS-114)进行细菌鉴定及测定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亚胺培南的MIC值。结果与结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神经外科、外科ICU、呼吸科及ICU和神经内科,对亚胺培南的耐药多为中低度耐药(MIC≤32 mg.L-1),对其它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达到100%,仅头孢哌酮/舒巴坦复合制剂保持了较高的敏感率,作为经验性用药可考虑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为院内感染的重要代表菌及临床分离率较高的菌株,在我院PA占所有菌株检出率的24.5%、占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的35.4%。通过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期间4个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并与同期非重症监护室的病区进行比较,分析PA产碳青霉烯酶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后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对其他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icro Scan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数据的分析采用WHONET软件。结果 4年间我院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数为559株,依次为:内科ICU272株、外科ICU149株、急诊ICU126株、儿科ICU12株。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重症监护室感染菌株。PA对碳青霉烯类抗菌素耐药的菌株产生多重甚至广泛耐药的几率较高。结论 4年间我院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严重,尤其对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明显增加。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株同时携带多种耐药机制,产生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的检出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天津地区某基层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和近5年的耐药变化趋势,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细菌培养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分析其科室分布及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耐药变迁。结果 5年内共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542株,其分布主要以呼吸内科、ICU以及普通外科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8.80%、17.30%、15.40%、13.30%、15.30%、8.30%、3.6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基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最常见的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分离人群主要以呼吸内科、ICU和普通外科为主。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较好的体外敏感性。因此,临床使用这些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通常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但由于该细菌易产生获得性耐药,且近年来少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波动范围较大。因此建议临床医生关注实验室药敏结果报告和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1~2003年分离出的317株铜绿假单胞菌选用12种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该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和咽拭子(65%),主要分布在呼吸科(12%)、脑外科(12%)、ICU(10%)、新生儿科(9%)、呼吸科ICU(7%)、老年病科(7%).2001年~200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01年~2002年对头孢噻肟耐药呈直线上升,2003年稍有下降.2001年~2003年对哌拉西林(P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庆大霉素(GEN)、阿米卡星(AMK)、头孢吡肟(FEP)、氨曲南(ATM)、头孢他啶(CAZ)耐药率呈下降趋势.2001年~2002年对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耐药率呈显著下降趋势,2002年~2003年稍有上升.对头孢曲松(CRO)耐药率相对稳定.结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岩 《医学信息》2010,23(15):2858-2860
目的探讨我院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种类及耐药情况、敏感药物,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常规方法对2007-2009年送检2651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51例患者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812株,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二者占半数以上,为主要致病菌;产β-内酰胺酶菌株大肠埃希菌占78.16%,反映出大多数菌株为耐药菌株的临床情况;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100%耐药,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万古霉素等较敏感。结论常见外科住院患者易感染细菌仍为常见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普通抗生素已不能达到治疗效果,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我院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种类及耐药情况、敏感药物,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按常规方法对2007-2009年送检2651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鏊定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51例患者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812株,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二者占半敷以上,为主要致病菌;产β-内酰胺酶菌株大肠埃希菌占78.16%,反映出大多数菌株为耐药菌株的临床情况;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100%耐药,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万古霉素等较敏感.结论 常见外科住院患者易感染细菌仍为常见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普通抗生素已不能达到治疗效果,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本院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况及主要耐药机制。方法用E-test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7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用EDTA双纸片扩散法及三维实验分别对金属酶及AmpC、KPC酶表型进行确证。结果从1 068例致病菌中共分离出108例铜绿假单胞菌,18例是对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不敏感的菌株,耐药率为16.7%,其中有9例金属酶确证实验阳性,3例为AmpC酶持续高产型菌株,KPC酶确证实验尚没有检测出阳性菌株。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多表现为多重耐药,这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相似文献   

8.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正常人的皮肤、肠道和呼吸道中 ,可以引起人体多部位感染。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严重院内获得性感染条件致病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固有的特性 ,表现出对 β 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存在天然或获得性多重耐药 (Multi drugresistance) ,使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十分困难。铜绿假单胞菌几乎具有目前所知道的细菌主要耐药机制。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途径 :①产生抗生素灭活酶或抗生素修饰酶 ,如产生 β 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 ;②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烧伤重症监护病房(ICU)耐药性分布,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ICU特重度烧伤患者(烧伤面积≥50%TBSA)中分离的158株铜绿假单胞菌,按WHO推荐的NCCLS药敏试验标准中的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菌株的临床分布特征及体外药敏结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烧伤ICU大面积烧伤患者中主要分布在烧伤创面,其次是痰液、深静脉导管及尿管。在13种临床常用抗生素中,表现为多重耐药,少数为泛耐药。其中美罗培南总耐药率为73.9%、亚胺培南86.5%、头孢哌酮/舒巴坦80.2%、头孢他啶82.0%,环丙沙星84.7%,阿米卡星82.0%。结论近年来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ICU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广泛存在,对常用的广谱抗生素敏感性差。应当根据临床体外药敏结果及本科耐药细菌的流行动态分布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产生;同时规范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减少耐药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即PA).为条件致病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常引起菌血症、肺炎、泌尿系感染、烧伤感染和囊性纤维化继发感染等疾病。铜绿假单胞菌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对各类抗生素产生药物耐受性,导致抗生素治疗的失败。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不断升高。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汕头地区ICU和非ICU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基因型特征。方法收集汕头地区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这些菌株的耐药性和基因型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对多重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电泳结果用BionumericsV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分离到132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45株分离自ICU,87株来自非ICU病房。132株菌株中,有46株多重耐药菌(耐三种抗菌素或以上)。对46株多重耐药菌(25株来自ICU,21株来自非ICU病房)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来自ICU病房的25株菌株具有较高程度的同源性,而来自非ICU病房的菌株则具有明显的基因多态性。结论交叉感染是ICU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2.
深圳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队)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1-2003年分离出的317株铜绿假单胞菌选用12种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该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和咽拭子(65%),主要分布在呼吸科(12%)、脑外科(12%)、ICU(10%)、新生儿科(9%)、呼吸科ICU(7%)、老年病科(7%).2001年.200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01年-2002年对头孢噻肟耐药呈直线上升,2003年稍有下降.2001年.2003年对哌拉西林(P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庆大霉素(GEN)、阿米卡星(AMK)、头孢吡肟(FEP)、氨曲南(ATM)、头孢他啶(CAZ)耐药率呈下降趋势.2001年-2002年对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耐药率呈显著下降趋势,2002年-2003年稍有上升.对头孢曲松(CRO)耐药率相对稳定.结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今后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微生物室分离出的131株头孢他啶耐药(MIC≥16μg·ml~(-1))铜绿假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梅里埃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法国)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特点和多重耐药情况,并通过表型确证试验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菌株进行筛选,并行相关耐药基因的多重PCR检测。结果:(1)研究发现,本组131株铜绿假单胞菌株中阳性率为21.3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为71.76%、42.75%、44.28%与49.62%,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吡肟以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40%。(2)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明显耐药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要及时开展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促进合理用药,避免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及其外排泵存在的状况。方法采用K-B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9种常用抗生素(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多粘菌素B)的耐药情况;通过外排泵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对四种药物(羧苄青霉素、红霉素、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的琼脂稀释法抑制试验分别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四种外排泵(MexAB-OprM、MexCD-OprJ、MexEF-OprN、MexXY-OprM)的表型;应用PCR检测MexAB-OprM外排泵调节基因mexR的存在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9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依次为:庆大霉素36.67%(22/60),氨曲南33.33%(20/60),头孢他啶31.67%(19/60),亚胺培南28.33%(17/60),阿米卡星26.67%(16/6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3.33%(14/60),环丙沙星21.67%(13/60),左氧氟沙星11.67%(7/60),多粘菌素B为0。外排泵表型阳性株依次为:MexAB-OprM35株,阳性率58.33%(35/60);MexXY-OprM13株,阳性率21.67%(13/60);MexCD-OprJ11株,阳性率18.33%(11/60);MexEF-OprN10株,阳性率16.67%(10/60)。35株MexAB-OprM外排泵表型阳性株中有28株扩增出mexR基因片段,检出率为80.0%(28/3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对多粘菌素B耐药率最低;MexAB-OprM外排泵的存在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重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 RPA)的社区感染情况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情况.方法 2011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市多个社区医院收集分离出MRPA 54株.采用MicroScan Walk Away 40S1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系统检测其对亚胺培南等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与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改良三维实验分析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MBL情况.结果 54株MRPA中有29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占53.7%( 29/54).三维试验显示有9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MBL,占31.0%( 9/29).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65.5%比36.0%;头孢噻肟:89.7%比44.0%;头孢曲松:100.0%比52.0%:氨曲南:72.4%比36.0%,氧氟沙星:70.0%比32.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8.6%比16.0%;阿米卡星:62.1%比32.0%,均P<0.05).结论 社区医疗机构临床分离MRPA 产MBL的比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包括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在内的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1-12],临床使用的抗生素逐渐对其失效,使得细菌耐药形势越发严峻。并且治疗这些耐药菌感染的抗生素研发进展缓慢,1970年至今,仅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情况及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亚安培南及美洛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DETA纸片法检测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结果:从62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共检测到28株对亚胺培南耐药,耐药率为45%,18株对美洛培南耐药,耐药率为29.03%。从18株同时对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耐药株中共检测到16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占同期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25.8%。结论:产生金属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本院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各种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道标本的检出率最高,占63.8%,其次是伤口分泌物标本,占18.3%,尿液标本占9.2%,血液标本占2.5%;其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是妥布霉素,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检出多重耐药株约占35%,未出现泛耐药株。结论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重视对多重耐药株的监测工作,可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9.
王君君    张莹 《医学信息》2020,(2):129-131
目的 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分离的产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4~2018年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产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菌种鉴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药物的耐药率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8年临床分离的423株产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均来自下呼吸道标本,来源以呼吸内科为主,年龄>60岁、合并有支气管扩张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易引起产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2015~2018年产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逐年下降。结论 产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低于非产生物膜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应选用可靠的药敏方法和合适的培养时间,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药敏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严威  靳情 《医学信息》2018,(11):118-120
目的 了解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与抗生素对常用菌的 耐药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12月住院患者1580份尿培养样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480份阳性标本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6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48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53株(73.54%),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85株占(17.71%),以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40株(8.33%)。检出的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不同,所有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耐药率均大于50%,并且外科系统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耐药率高于内科系统;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率大于30%,高于其他病原菌对此类抗生素耐药率。未发现分离的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达82.60%。结论 本院泌尿系统感染中,以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用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