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密度培养工程菌生产谷肽甘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一株具有高GSH合成活性的重组大肠杆菌在摇瓶培养中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继而在2L发酏罐中研究了不同流加方式对该工程菌高密度培养生产GSH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指数流加模式,发酵25h,细胞密度(干重)、GSH总量和生产强度可分别达到80g/L,880mg/L和3.2g/(L·h)。  相似文献   

2.
氨基酸和酵母膏对谷胱甘肽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氨基酸和酵母膏对酵母发酵生产谷胱甘肽(GSH)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氨基酸能促进酵母的生长,对GSH的生物合成却没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半胱氨酸则表现为在抑制酵母生长的同时显著提高胞内GSH含量。半胱氨酸初始浓度为5mmol/L时GSH比产生速率最大,为3.7mg·gcel-1·h-1。酵母膏对酵母的生长和GSH的合成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若不添加酵母膏,则3%糖浓度下胞内GSH含量只有1%糖浓度下的50%;而若在3%和1%糖浓度下分别添加0.6%的酵母膏,前者胞内GSH含量比不加酵母膏的对照提高了一倍左右;3%糖浓度(补糖操作)发酵液中GSH总量(92.5mg/L)比1%糖浓度的GSH总量高48%。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胸腺肽α1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重组人胸腺肽α1工程菌E.coli Top10/pThio His-Tα的高密度高表达发酵,首先进行了培养条件的摸索,确定了该工程菌的最佳培养条件、诱导剂IPTG的浓度、诱导起始和结束时间,然后用5L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补料培养,发酵中采用分阶段限制性流加氮、碳源,保持溶解氧在35%左右,结果经3mmol/LIPTG诱导5h,3批重复发酵,最终菌体密度均达到60A600以上(相当于干菌25.6g/L),保持了并超过了该重组蛋白在试管和摇瓶中的表达量,融合蛋白Thio His-Tα的表达占菌体总蛋白的42.4%左右,含量达到了5.7g/L,相当于胸腺肽α1 2.4g/L,为胸腺肽α1的下游纯化和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连二亚硫酸钠造成原代培养的大鼠胎鼠脑皮质神经元缺氧损伤,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缺氧损伤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测定神经元生存力及细胞外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来分析NGF的作用,脑皮质细胞匀浆用于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缺氧后,LDH释放及细胞生存力降低.NGF(1-100μg·L-1)浓度依赖地减少LDH的释放及MDA的生成,NGF100μg·L-1显著提高细胞生存力及提高SOD和GSHPx活性27倍.结论:NGF通过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及提高SOD和GSHPx活性来保护大脑皮质细胞抗缺氧损伤  相似文献   

5.
海洋硫酸多糖DPS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白介素-1(IL-1)氘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模型,以MTT法观察了海洋硫酸多糖DPS对VSMC增殖的影响。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在DPS浓度为0.001μg/ml~100μg/ml的2液中孵育24h后,分别加入bFGF(50mg/ml)或IL-1(50U/ML)再孵育24h,用MTT法测定海洋硫酸多糖DPS对VSMC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根据表达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的自身特点,对其发酵的工艺和条件作了初步的研究和改进,通过以甘油代替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碳源,以流加的方式在发酵过程中逐步补加;同时,通过控制搅拌转速,以控制溶氧不低于20%的水平,在发酵的中后期,再以流加的方式补充适量的蛋白胨等营养成份,使发酵终止时,大肠杆菌的密度由30g/L提高至90g/L,而r-hGH的细胞表达量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发酵周期从16h缩短到10  相似文献   

7.
用体外培养法研究GHM10对L121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L1210细胞在用GHM10处理1h,24h和7d后,IC50依次为685,332和159μg·ml-1,提示GHM10有非时相特异性细胞毒药物的特性。在用GHM101~2μg·ml-1作用24h后,L1210细胞的增长率和有丝分裂指数下降,细胞核形态发生变化,但活细胞率仍保持在96%以上,提示GHM10主要抑制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计对L1210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分析表明,GHM10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G1期细胞向S期移行,还可增加L1210细胞的膜流动性  相似文献   

8.
头孢哌酮钠在3种不同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在室温(16 ̄22℃)条件下头孢哌酮钠(Cef)在50g/L GS,50g/L GNS及9g/L NS3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Cef加入3种不同输液中配成浓度为2mg/ml的混合物,放置室温条件下,用HPLC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Cef浓度,同时检查pH值及外观变化。结果:Cef与3种输液配伍后药液浓度均随时间而降低,Cef钠在50g/L GS,50g/L GNS及9g/L NS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缺氧/再给氧(H/R)对中性粒细胞(Neu)和单核细胞(Mon)与诱导的培养牛脑微血管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MFC)和平滑肌细胞(CMSMC)经H/R处理或经TNF-α和IL-1α刺激,Mon和Neu与CMEC和CMSMC粘附的细胞数目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CMEC先缺氧2h再经复氧与TNF-α(2μg.L^-1)作用2h,Mon和Neu与CMEC的粘附率分别  相似文献   

10.
甲基斑蝥胺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2.2.15细胞株体外抗HBV药物模型,对研制的甲基斑蝥胺药物体外抗HBV流行性进行评价。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药物对2.2.15细胞所分泌的HBsAg、HBeAg的抑制效果,应用Southern转膜杂交法分析药物对HBV-DNA的区带影响,同时以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对病毒复制指标HBsAg、HBeAg的50%抑制浓度(ID50)分别为2.83g/L、4.60g/L,该药对HBV-DNA区带无明显影响,药物对细胞的50%毒性浓度(CD50)10.60g/L。药物对HBsAg、HBeAg的治疗指数(TI)=CD50/ID50分别为3.75、2.30。说明甲基斑蝥胺药物在体外具有一定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11.
The nature of calcium dependence of natriuretic fraction (NF)-induced contractions in the rat smooth muscle anococcygeus and a 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ffect of NF on sodium transport and its natriuretic potency was investigated. NF and noradrenaline-induced contractions were partially dependent on external calcium concentration. Ouabain and potassium (K) free solution (KoPSS)-induced contractions were totally dependent on external calcium and were more effectively inhibited by calcium antagonists than those of NF and noradrenaline suggesting pharmacomechanical coupling as the mode of calcium dependence of NF. Like other agonists which contract by pharmacomechanical coupling, NF stimulated sodium transport (86rubidium uptake) in dog saphenous vein. Such stimulation correlated positively (r = 0.495, n = 17, P less than 0.05) with the natriuretic potency of NF. NF, like noradrenaline, contracts smooth muscle by pharmacomechanical coupling and NF-induced natriuresis is associated with stimulation of the sodium pump.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聚集指标、聚集指标的模糊聚类分析和空间格局的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黄瓜花叶病传毒介体——瓜蚜自然种群动态进行分析,春秋两季瓜蚜种群均为聚集分布;秋季瓜蚜种群空间格局聚集性可划分为前、中、后三种类型;春季瓜蚜分为前、后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电渗作用对甲硝唑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g/AgCl电极的双室扩散池中测定不同电场对模型药物甲硝唑(1)通过离体大鼠皮肤渗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理盐水饱和液阳极导入时的透皮速率是被动扩散的2.3倍,阴极导入时药物的透皮速率是其被动扩散的45%,说明电渗作用明显促进了分子型药物1的经皮渗透;与药物渗透方向相反的电渗流则明显阻碍其经皮渗透  相似文献   

14.
绞股蓝总甙微丸溶出度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包衣造粒工艺制成绞股蓝总甙微丸,并将此微丸装入硬胶囊制成胶囊剂。用不同的溶出介质对其体外溶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每12h口服自制磷酸丙吡胺缓释片和对照胶囊各200mg后的稳态血药浓度及波动系数(FI%)。测求稳态时Cmax:CminTmax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结果显示两制剂Tmax、FI%有极显著差异,Cmin有显著差异而Cmax、AUC0-12并无显著差异。缓释片具明显的缓释效果,然而生物利用度与胶囊剂相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合浦珠母贝珍珠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将珍珠粉的浸提液加L_(929)细胞培养瓶中,通过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及细胞形态观察表明,合浦珠母贝珍珠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对L_(929)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但细胞相对增殖率略低于羟基磷灰石陶瓷。  相似文献   

17.
卡马西平多晶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外吸收图谱与中国药典图谱不符合的卡马西平(A晶),可通过用较高浓度乙醇使其转为B晶而符合规定,经 ̄(13)CNMR、MS、X线衍射分拆,证实该两种晶体为同质异晶。  相似文献   

18.
鹤草酚(Agrimophol)(Ⅰ)是从植物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根芽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驱绦虫有效成分,王根法等发现它有抗血吸虫作用,但减虫率不高,胃肠道反应也较重。鹤草酚是间苯三酚的衍生物,分子中有角甲基,人工合成较复杂。我们企图改变其化学结构,使成为结构简单而又易于制备并有抗血吸虫活性而毒性低于鹤草酚的类似物。文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使用鲎试剂对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室自制的200批注射剂进行热原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认为鲎试验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可靠,故应用鲎试验法检测注射剂热原是非常适宜的。  相似文献   

20.
贝母辛的结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鹏  张榕  唐心曜 《药学学报》1992,27(4):273-278
从川产家种华西贝母(Fritillaria siechuanica)鳞茎中分出贝母辛(peimisine)(碱Ⅲ)。应用光谱法(1H—1H,13C—1H COSY,2D—NOE),对文献报告的贝母辛的结构作了修正,并证明FR—5与贝母辛系同一化合物。指出湖贝辛结构的某些错误以及对松贝辛的结构提出怀疑,认为其可能为贝母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