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性聋的发生、发展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按WHO听力障碍分级标准(1980)将77例老年性聋患者分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组和未患心血管疾病的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77例老年性聋患者中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者48例(62%).未患心血管疾病者29例(38%)。患心血管疾病者明显高于未患心血管疾病者,且随着听力受损程度的加重所占比例增大。 结论心血管疾病会加快老年性聋的发生和发展。防治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对于减缓老年性聋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放如 《中国医刊》2005,40(12):52-53
4心血管疾病与抑郁障碍 4.1共病诊断共病指在某个个体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或终生同时发生或先后存在多于一种疾病的情况.上期我们已经提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某些疾病可并发抑郁症,多项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很多躯体疾病均具有高共病性.在心内科,许多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相互联系,且两者都是一般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其共患率也较高(Cunningham,1994;Lane等,1994;Shapiro等,1997).由于心血管疾病对生命的严重威胁,患者患病后可出现各种严重心理应激反应和导致抑郁障碍的发生或复发.Carney(1988)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中17%存在重性抑郁症,而存在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12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心梗)或死亡的几率为其他冠心病人的2倍.Shapiro(1997)发现,16%~22%的病人在心梗后出现重性抑郁症,而抑郁症的存在也显著增加了病人的短期及长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科医生对冠心病相关焦虑抑郁识别率低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普及、二级预防治疗的规范化、控制不良生活方式、纠正代谢异常等措施已使冠心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但是对于心内科等非精神科医师而言,如何及时、准确地识别和治疗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在国内外都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目前心血管医生面临的新挑战.在国外非专科医师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为15%~25%,而国内曾报道为15%~19%.诸多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没有得到诊断和治疗.2004年我国徐飚等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地纳入359例冠心病患者,发现焦虑和(或)抑郁障碍的识别率和接受抗抑郁/焦虑治疗的比例分别仅为3.2%和1.6%,住院患者中抑郁焦虑的诊治率不到1%.如此低的诊治率无疑会影响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康复.如何提高综合医院患者焦虑和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马普替林等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理精神障碍患者,除应用一般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常规药物外,另据心理精神障碍情况应用马普替林、氯丙米嗪、阿普唑仑等,疗程为周。观察项目主要为测血压,并采用Hamilton焦虑量(HAMA及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价^[1]。结果:治疗8周后,其中59例血压降至正常,测查HAMA及HAMD量表总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用马普替林等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精神障碍有明显临床疗效。常规用量无严重副作用和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 ,一般不导致智能改变及人格变化 ,在综合医院长期罹患慢性疾病者抑郁伴发率较高。特别在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中 ,抑郁症作为一种与心理行为相互影响的社会适应不良性疾病 ,影响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1]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患者的心理行为变化及抑郁状态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抑郁症的治疗和护理 ,严重影响病人的愈后。加强临床心理护理 ,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我院自 1998年以来收治了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患者 37例…  相似文献   

6.
探讨对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及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中的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后,有26例患者显效,有13患者有效,有3患者无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9%,其综合量表评分均降至12分以下。本组中的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后,有29例患者显效,有21患者有效,有8患者无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2%,其综合量表评分均降至12分以下。结论:联合采用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障碍可取得理想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将77例高血压患者、84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SDS、SAS评分,统计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其与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病程)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焦虑发生率为55.84%,抑郁发生率为33.77%,两者兼有者发生率为19.48%,病程较短(〈10a)的患者易产生焦虑情绪;冠心病:焦虑发生率为51.19%,抑郁发生率为30.95%,两者兼有者发生率为16.67%,女性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结论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在高血压、冠心病中发生率较高,高血压患者焦虑发生与病程有关,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与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8.
刘莹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206-206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在一般人群中因患慢性病而造成躯体或心里功能障碍影响社会适应者占8%左右。抑郁障碍是情感精神障碍的一种。在慢性疾病住院患者中抑郁障碍的高发率,已经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为了解内科慢性病住院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加强对此类病人的心里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不同的社会、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方法系统观察了92例住院肿瘤患社会、心理方面护理诊断分类及发生频率,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不同分期患的社会、心理护理诊断分类进行分析。结果具有焦虑和惧怕心理的患达50%以上;30%~40%的患存有抑郁、无望、无能为力和调适障碍;近10%的患存在不合作及潜在性暴力行为。近1/2的患家庭应付能力低下(妥协和失去能力)。男性患无望感和社交活动障碍较女性患多,少部分年轻患具有潜在的暴力行为,中年(31~55岁)患焦虑、抑郁、预期性哀伤和调适障碍均较显;而老年患抑郁、孤独感、家庭应付能力低下和社会隔离相对较多。结论不同的恶性肿瘤患具有不同的社会、心理状态,受到性别、年龄、职业、病期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引起许多问题,这些为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宋晓灵  邹欣 《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587-2589
目的:研究绵阳市农村地区癫痫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自制统一调查表对2009~2010年间我院收治的103名农村癫痫患者进行资料收集,根据中国神经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对其进行抑郁障碍诊断。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起病年龄、病程、病因等可能影响抑郁障碍的因素为自变量,发生抑郁障碍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影响农村癫痫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的因素。结果:42名患者存在抑郁障碍,发生率为40.8%。病程、发作频率、局灶性发作及使用对心境有负面影响的抗癫痫药物是农村癫痫患者的发生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农村地区癫痫患者合并抑郁障碍发生率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治疗癫痫的同时应关注农村癫痫患者的社会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