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正> 一、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1.1 本文将制度理解为一套支配特定的活动方式和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而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意义上的制度含义。发展到今天的经济学,自然是以有别于其它学科的那种与最大化行为相关的边际分析,来研究人类活动的全部行为和人类行为的全部结果的,因而制度分析应当既包括正式规则约束或正式制度安排,也包括非正式规则约束即非正式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政治企业家是当前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制度变迁时常用的一个概念,研究政治企业家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制度规则的生成和演变机制有重要意义。政治企业家作为制度变迁的关键行动者,通过权力因素与经济企业家区别开来。政治企业家并非外在于制度结构,而是内含于制度变迁模型,并且内生于制度的非均衡。鉴于政治企业家被内嵌于制度环境并被制度环境所形塑,故而只能在有限边界内寻求制度变迁,通过主观模型影响制度变迁方向,但其活动的结果并非总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是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与文化关系理论的一个回顾、整理、概括。其基本思想是:文化对制度安排效率和制度变迁绩效有重大影响,是决定制度安排效率和制度变迁绩效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逻辑,主要探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文化理论、从文化演变开始协调推进文化演变与正式制度变迁这一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最后,提出制度变迁与文化关系理论对我国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仅用交易成本概念来解释企业的性质及变迁的原因,存在着严重的逻辑和历史错误。新制度经济学将人假定为具有“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的“合同人”,脱离了人类的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人应为现实的“实践人”。以此人类行为假定为基础,企业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应为生产力的发展,节约生产成本、节约交易成本以及文化、技术的变化是企业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另外,文化、技术是企业制度产生、变迁的内生变量。  相似文献   

5.
关于制度变迁观点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度经济学的开创者为几勃伦(Veblen)和康芒斯(Commons),他们为制度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即从整体的、演进的角度,通过分析制度并将其作为一个变量以处理,从而来理解和把握人类行为和提高政策性建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W.布罗姆利《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将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观点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是“产权学派”的概念;第二种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概念;第三种是  相似文献   

6.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西部地区人地关系失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方面的欠缺与不健全。要实现西部地区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从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三方面打破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7.
新制度经济学的新发展:历史比较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越 《经济学家》2006,(6):19-27
新制度经济学在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之间左右摇摆,限制了制度理论的发展。以格雷夫为代表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在有限理性前提下,通过大量案例研究,提出了自己关于制度及其变迁的真知灼见:(1)克服两个“两分法”,发展了统一的制度概念;(2)将制度理解为博弈均衡,重点解释古典博弈论成为制度分析有用工具的条件;(2)研究制度在变化的环境中如何存续、内生的制度变迁以及过去制度影响后续制度的原因和作用机制;(3)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互动的特定历史情景分析,将重复博弈理论与特定历史情景结合起来去识别制度,解释其出现、存续和变迁。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技术进步是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的活动,要受制度安排的影响;而技术进步对制度变迁具有普遍性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既不能忽视技术进步,更应该强调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制度创新的理论、机制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层次上推动持续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组织与制度。经济制度变化应当考虑制度内容的“破”与“立”,宏观环境因素变化对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经济制度机制变迁的规律和重要性说明经济制度的演变进程,市场与政府机制的分界标准,产权规则等制度硬件变迁的混合方式、相应的约束条件与政策措施和环境变化的博弈规则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保证。经济发展来源于人们通过分工和交易的形式实现的合作,而人们之间实现合作需要适宜的制度安排。制度在社会中起着更为根本性的作用,它们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基本因素,从生产性的角度看,制度的功能就在于它通过协调机制、约束机制、信息机制和激励机制克服了个体谈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促进了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明晰制度变迁的逻辑,包括制度变迁的产生、过程、性质及类型。一方面,制度变迁是对经济增长动态的反映,规则及整个规则体系依靠人类的生产和交换实践所形成的长期经验而发展;另一方面,新的制度安排因代理人的设计而产生,它们被清晰地制订在法规和条例之中,并通过一个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政治秩序来正式地执行。从具体的制度改革中来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是制度经济学家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既不同于早期的制度经济学家,也不同于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制度分析可以成为一般制度分析范式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框架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规律及其基本趋势,这是一种长期的、历史的、动态的制度变迁观。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行为假设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制度变迁原因和路径的解释远不能满足复杂现实的要求,特别是完全理性假设和静态分析方法不断受到人们质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包括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逐渐代之以有限理性假设,强调时间作用和历史重要性以及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从而使制度变迁理论更趋“演化”的特点。近年来,自二战后开始复兴的演化理性主义借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在制度变迁研究领域形成了极为活跃而又迅速发展的学术思潮,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制度变迁这一经济现象进行深刻的剖析,增强了制度变迁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12.
以经济学家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强调了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还试图解释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制度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将其与之前的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做了比较.从而着重论述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1.制度与企业制度 制度(Institution)一词的含义,在英文中既指规则、规范,又有机构之意。古典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着重按“机构”的含义定义制度,制度是一种“运行中的机构”,“这种运行中的机构,有业务规则使它们运转不停;这种组织,从家庭、公司、工会、同业协会,直到国家本身,我们称为‘制度’。……制度似乎可以比做一座建筑物,一种法律和规章结构,正象房屋里居住人那样,个人在这结构里面活动。”新制度经济学家着重按“规则”的含义定义制度:“制度是社会中的博奕规则,或者更恰当地说,是人类设计出来的决定人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约束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永升 《当代经济》2009,(15):166-168
以经济学家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强调了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还试图解释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制度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将其与之前的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做了比较。从而着重论述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经济研究》2018,(2):200-203
<正>经济观念是用经济关键词所表达的思想,是人们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看法。尽管中国社会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特征,但针对"经济观念"内涵及其发展变迁的研究较为有限。经济观念作为文化思想的核心,不但能够形成个体对特定环境下其他人如何行动的预期,更本能地引导着个体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决策,对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都发挥着非常重大且深远的作用,而经济观念本身的形成与演进也受到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目前,基于经济观  相似文献   

16.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志 《资本市场》2001,(8):14-16
<正> 新制度经济学:全新的分析视角新制度经济学的引进,为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途径。以往的研究,大多只是从市场运行的状态特征等入手,考察与之相关联的宏观经济形势、金融环境以及市场主体的行为特征。这种研究只是停留在市场运行的表层现象,并没有对影响市场运行和主体行为特征的深层次制度因素作系统分析,更没有对制度变迁所引起的市场运行和主体行为特征的变化作动态考察。而事实上,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其制度变迁之剧烈和频繁,在世界证券市场发展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制度是人们的行动规则,而人的行动又决定了市场的运行,因此,制度的频繁变动势必引起市场各方面参与者行动特征的频繁变动,进而使市场的运行特征发生频繁变动。所以,如果我们只是从一定的主体行为特征出发去静态地考察市场的运行,则只适用于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短期的个别现象,而无力解释  相似文献   

17.
制度环境的改变引起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制度安排。本文从制度环境和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会计法》在1985年、1993年以及1999年的依次修订变迁过程,指出:制度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会计法》的演进,影响《会计法》变迁的制度环境主要是经济制度。并预计随着入世和修宪等会计法的制度环境的大变化,我国《会计法》也将重新修订。  相似文献   

18.
赵慧英 《经济论坛》2003,(20):85-86
在新制度理论中,制度是指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形成的、用来协调和规范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准则,而制度又包括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比如惯例、习俗等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通过影响人们的意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正式规则则是通过命令或契约的方式制定出来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它通过一些具体的惩罚性或奖励性规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从力度上看,正式规则的约束性一般比非正式规则要强,但非正式规则由于对人们思想意识的作用,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会给人们带来重大影响。本文所要分析的公共规则属于一种正式…  相似文献   

19.
林红玲 《经济管理》2001,(10):77-80
本文是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格局所发生的变化为背景材料,对制度安排影响收入分配的理论进行验证,并提出两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即如何把收入分配问题纳入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的研究中,以丰富新制度经济不的内容,和如何引入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去改造传统的收入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经济改革过程,借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表现为一种制度变迁,即旧的制度安排(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新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中,从外国引进某些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以至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正是制度引进引发和推动了制度变迁。本文从分析制度引进的成因、机理和“非路径依赖”环境入手,阐释引进制度的本土化和制度创新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入世,论述制度引进与包括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内的综合性制度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