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优秀的共产党员,知识分子的先进典型,中年气象学家雷雨顺同志与世长辞了。但他那种呕心沥血探风云,忘我的工作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雷雨顺同志是我们全体气象工作者学习的典范。他那种顽强拼搏,刻苦攻关,勇攀科学高峰,为发展祖国气象科学的献身精神和谦虚勤奋,努力进取,勇于实践,治学严谨的优良学风以及他那种大公  相似文献   

2.
深入开展向雷雨顺同志学习的活动 1.优秀共产党员、中年气象科学家雷雨顺同志,于1983年2月1 6日下午不幸病逝,终年48岁。2.国穸气象局党组召开全局大会,决定在气象部门深入开眨阳饼雨顺同志学习的活动c3.雷雨顺同志住院期间,仍坚持在病床上学习和工作。 (身旁是他在北师大任教的爱人刘秀芳同志)。 。 4.1983年2月22日雷雨顺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窄…节命公墓举行。追悼会由邹竞蒙局长j三持,章墙嘉副局长敛-吣词。深入开展向雷雨顺同志学习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员不应该是空头政治家,而应该是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雷雨顺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实干家。他为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而“惜时如命”,忘我工作,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气象科学事业。他以十二年光阴干了二十五年事业的光辉成就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  相似文献   

4.
省气象学会最近邀请了北京大学谢义炳教授、陈授钧付教授和讲师谢安、蒋尚诚、陶祖钰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付研究员周晓平、中央气象局科学院雷雨顺、以及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刘天适等同志,于一九八○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三十一日分别作学术报告。陕西省气象局、省气象台、省气科所、省气象学校,省民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的能力,使我省冰雹和暴雨预报质量有一个新的改变。省气象局业务处和省气象学会于八一年十月十二日至廿一日联合举办了为期十天的能量天气学讲学班。专门邀请了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院能量专家雷雨顺同志来我省讲学。参加这次学习班的有省、地市气象局台站和39111部队气象处、86128部队司令部、86468部队气象台以及630所气象台的预报员、业  相似文献   

6.
各地、县气象局、站,局直各单位: 现将国家气象局党组最近作出的《关于在气象部门开展学习雷雨顺活动的决定》,转发给你们。《决定》号召:气象部门全体干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科技人员和职工,在深入学习蒋筑英、罗健夫先进事迹的同时,要认真开展向雷雨顺同志学习的活动。区局党组认为这个决定很重要、及时,我们全区气象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这个《决定》,要在学习蒋筑英、罗健夫和韦达华的先进事迹的同时,紧密联系气象部门体制调整改革、气象服务和其他工作的实际,按《决  相似文献   

7.
1989年6月21日,我国气象部门的优秀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辽宁省气象局局长陆一强同志,被残酷的病魔夺去了生命,年仅52岁就与世长辞了。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革命意志、高尚品德、务实作风和献身精神所留给我们的印象,却常萦心怀,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8.
1981年10月4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气象局的优秀气象员韦达华同志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我心情十分悲痛。达华同志生前的庄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重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位心灵美,组织观念强,革命事业心强的气象工作者、好同志,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多么可惜啊!悲痛的眼泪蒙住了我的双眼。 我是1958年,在气象学校念书时认识韦达华的。由于他为人老实,沉默寡言,谦虚谨慎,学习比较认真。他的这些好作风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我们常常在课余时间促膝谈心,一起复习功课。特别使我记忆尤新的  相似文献   

9.
“不怕满头已白发,甘将余生献四化”,这是上林县气象站站长文光同志立下的誓言。文光同志年近花甲,但,他对待工作和学习仍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星期天和节假日他很少休息,有时还抱病坚持工作,去年五月,他患了重感冒,发烧吃不下饭,同志们都劝他休息,他说:“为了四化,这一点病痛算什么”,他只到医院里取了点药回来,立即又同大家一道工作,使同志们很受感动。文光同志虽然年纪大,记忆力差,为了更好地取得领导业务工作的主动权,他仍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他把报刊和书藉上介绍的气象知识,认真地记到笔记上,经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外出开会他也挤出时间进行学习,他经常参加预报讨论,不懂的地方,虚心地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要发展,大力发展,加快发展,持续发展。在邓小平同志文选第三卷中,他多次阐述了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他说:“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些,太快不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快一些。”他还说;“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动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这里一个适度发展,一个台阶式发展,小平同志认为这是带有规律性的东西。通观《邓小平  相似文献   

11.
陈光清同志是玉林地区气象局仪器修理技师。该同志身不魁伟、体质瘦弱,曾动过比较大的手术。但他对待同志诚恳、热情,对工作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他常年到各县站维修各种气象仪器装备,总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近两年来,我地区部分县站先后装配了气象图传真收片机,这就更忙坏了陈光清同志。我站传真机毛病较多,他定期和不定期  相似文献   

12.
中秋月明人更明。今年中秋节后第三天傍晚,兴安县农办唐炳洋副主任踏着夕阳的余晖,特地到县气象局找阳明宇同志谈心,了解当前异常天气可能对晚稻的危害,了解他近年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当他知道阳明宇同志口粮有些紧张时,临走前便把自己节余的90斤粮票交到他手里。过了二十几天,县委组织部档案科张子新科长知道这情况后,便让爱人送了100斤粮票给阳明宇同志,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暂时困难。  相似文献   

13.
说起南宁地区气象台总务保管员农好侠同志,台里的同志都夸他是革命的“老黄牛”,县站的同志称他为热心的好后勤。为什么大家那样赞美他呢,因为多年来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总是把同志们吃、住、用等生活问题时刻放在心上,为大家做了很多好事,使同志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搞好工作。老农长期以来就兼管着饭堂的管理工作。为使同志们吃到满意的饭菜,他主动担当采购员,常年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来回跑几趟进行采购。买米买煤碰到汽车不在家他就用三轮车一车一车拉回来;为能让大家吃到猪杂和米粉,他总是天未亮就出去排队;他常常亲自下伙房顶替炊事员的班,以保证星期天当班的同志吃上三餐饭;他想方设法把早餐一天换一个花样,每月包一次饺子或菜包,使饭堂的伙食丰富多采。每当他发现那个同志没有登记开饭时,他主动问清原因,使忘记登记开饭的人到时有饭吃,有病的同志吃到可口的饭菜。有时  相似文献   

14.
我站是国家基本站,担负着0~24小时的观测和航危报任务,每年测报基数在15000个以上。几年来,测报年平均错情率为0.2%,有十二个人次创百班无错情。报表连续四年被评为质量优秀。我们的做法是: 一、建立考核制度 一个站的测报质量,往往会因新成份的增加而下降。我们吸取了这个教训,十分重视对新同志在见习期的严格培训。几年来,我们除了对新同志进行传帮带和职业教育外,主要抓了对他们在独立当班前的技术考核工作。站里规定:每个新同志跟班时间不得少于两个月。并要求在独立当班前,做到规范、电码、技术规定三熟悉。具体操作要熟练过硬,经观测考核和闭卷考试合格后,才允许独立当班。比如,去年有两位新同志,跟班才一个多月,就要求独立当班,他  相似文献   

15.
八月三日,我们走访了商县最大的养鸡专业户张福平,征询他今年以来把气象科学用于养鸡方面的体会。他高兴地说:“今年你们气象台帮了我的大忙,除了及时送来天气预报外,老陈同志还亲自给我们安装气象仪器,为我们培训气象观测人员,真不知如何感激你们!”接着,他介绍了今年用气象条件指导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江涛  刘文祥 《气象》1980,6(9):20-21
读了《气象》第8期蔡恒荣同志的“关于几种特殊情况下过去天气的编报”一文,我们认为对编报中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的配合问题开展讨论是很必要的。 蔡文中列举了四个例子和他的看法。对其中例2、例4,我们同意蔡恒荣同志的看法。对于例1和例3,我们提出以下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7.
冰雹天气是一种尺度很小、生命史很短的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预报的难度较大,用产生冰雹天气的天气学有关理论知识,结合雷雨顺《能量天气学》中的"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发生在极地气团的变性气团中,低层能级一般大多是在48℃——60℃"的观点,做为预报冰雹天气的思路.通过实际摸索,总结、归纳出下述三种预报我区冰雹天气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志伟同志是省局业务发展处一名主办科员,负责科研成果管理工作.他平时关心国家大事,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学习陈素华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忘我工作的事迹感人肺腑."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对处里分配的工作,总是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尽力完成.他工作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交给他的工作,我们放心."这是业务发展处领导在话题谈到李志伟同志时的一席话.  相似文献   

19.
身教胜言教     
黄忠祥同志是我们天等县气象站的站长。今年已四十多岁了,高血压病严重,去年住院留医两个多月,医生要他长期休息,待身体康复后再工作。但是,他惦记着工作,病未愈就回站参加值班,预报、测报、农业气象他样样干。去年十月,农业气象组要收割考种,他就带头搞,农气试验点在离站二十公里的县农科所内,由于他病未愈,一坐车就头昏眼花,只好回来休息。春节快到,大家都想回家团园,黄忠祥同志说:“你们去吧,我来顶班”。就这样,春节期间他和另外一个同志一连顶了一个星期的班。春节后不久,由于工作劳累,他昏迷过去,同志们送他到医院时,都流下了眼泪。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张爱民 《气象》1990,16(5):65-65
编辑同志: 读了贵刊《气象》1989年第9期《特殊情况下非日界降水量的补充观测》一文,我认为这篇文章存在着实质性的问题。因此提出几点看法: 1.作者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理解是不够的。他认为规范规定不全面需要补充,其实不然。首先应明白,我们所进行的地面气象观测都是“定时观测”。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