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节水灌溉的一种形式,以其节水、节地、节能等优势,应用于土地整理项目。  相似文献   

2.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等优点,是解决水资源日趋紧缺状况下发展农田灌溉的有效途径,但是在设计、施工及运行过程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
平湖市是全国第一个实现灌溉地下管道化的县(市).低压输水管道建成,有效的节约了灌溉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但经过几年,铺设的农田地下管网不少都出现了老化现象,管道内壁淤积严重,灌溉用水无法顺畅地输送,降低了灌溉效率.为有效解决淤积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多次现场试验,不断改良通渠技术,改装通渠设备,地下灌溉管道疏通新技术终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对"单双单"双截止阀型汽轮机中低压缸连通管及阀门的节流消除进行了改造,将单双单双截止阀型中低压缸连通管改造为"倒U单管"单蝶阀型新式中低压缸连通管,并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角度对改造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节流损失明显消除,机组TRL工况下发电煤耗降低了0.641 7 g/k Wh,发电能力提高了0.614 4 MW,该方案普遍适合上海汽轮机厂300 MW旧型机组的推广,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低压管道灌溉预制砼管采用新型的硫磺砂浆接头取代常规的水泥砂浆夹布接头,施工简捷,造价低廉,抗变形能力强,抗渗性能好,可充分发挥砼管造价低,耐久性和水力条件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工艺管道标准ASME B31.3—2012为设计依据,进行了管道的壁厚设计和应力校核.同时,采用Caesar Ⅱ对600 MW汽轮机的中低压缸输气管道建立模型,考察不同曲率的弯管和三通管道对管道应力的影响,并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进一步对管道的安装工况和使用工况进行静态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彭楼灌区降水不足、时程分配不均的特点,提出了灌区灌溉模式的3个备选方案,采用半结构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对灌溉模式进行了评价优选排序,最后比较科学地确定低压管道 小白龙方案为首选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火电机组的供热能力及调峰能力,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基于某300 MW纯凝机组,利用Ebsilon软件搭建了热力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供热改造后的系统建模,对比分析了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前后机组的热经济性变化,并对不同热网疏水系统布置方案下低压缸零出力机组的供热、发电性能和供电标准煤耗进行了多工况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低压缸零出力改造使最小供电标准煤耗降低了31.63 g/(kW·h)。各疏水系统布置方案中,最大的供热抽汽量为638.26 t/h,最小的电负荷率为23.05%,最小的供电标准煤耗为161.30 g/(kW·h)。该研究可以为低压缸零出力机组疏水系统的优化布置提供借鉴,并为零出力机组的高效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电网改造要求,文中阐述了农村电网改造后无功补偿的必要性,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了采用高压线路集中补偿和低压分散补偿方式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同时从技术性、安全性及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做了分析,分析结果说明了采用低压分散补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600MW汽轮机组进行低压缸汽封改造,降低了低压缸的蒸汽泄漏量,解决了热耗偏高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家3号高速公路枣庄段中央分隔带绿化灌溉工程,试验研究了渗灌技术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灌溉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室内微孔渗管渗水性能试验和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实体模型试验,研究了渗管出流规律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并给出了渗灌设计主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平均流量为2.5L/h的渗管,适宜的最低水头为6m,渗管长度为50m;对于平均流量为6.0L/h的渗管,适宜的最低水头为5m,渗管长度为35m;渗管的埋深为45cm,双排布设间距为1m。  相似文献   

12.
低压输水管网在中型提水灌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庄乐电灌站中型灌区输水管网系统的设计分析 ,根据树状管网系统组成的离散性 ,应用工程系统分析设计方法和离散设计法则 ,对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中型提水灌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措施逐步深入,在水资源越来越缺乏的今天,发展喷滴灌等新型节水灌溉模式势在必行,滴灌中的管网水力学计算关系到水泵选型及动力配套,优化管网水力学计算,不但可以合理配置管网,而且大大降低管网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塞自平衡法下瓦斯抽排管时,上部空管段长度达到了300 m,管内外压力差和提管拉力共同作用,发生瘪管事故。基于此,提出了在上部工作管内用陶粒置换泥浆的下管技术。通过室内试验,测得普通陶粒的抗围压强度为2.4 MPa。当泥浆密度为1200 kg/m3时,对应陶粒放置深度200 m,并分析了普通陶粒的在围压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现场应用表明,用陶粒置换泥浆,明显减轻钻塔负荷;减小了管内外压力差值,有效避免了套管的瘪管事故。  相似文献   

15.
在高寒地区利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浅埋做输水管道,并采取有效地防冻害措施,是解决高寒地区运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重点中型灌区在保障用水、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该省重点中型灌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灌区规划项目,包括支渠沟疏浚开挖及衬砌防渗,干支渠沟建筑物改造及配套,水渠及渠首工程改造与加固,量水及管护设施建设,田间工程建设等.该项目实施后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对实施该项目的近期34座和远期56座重点中型中型灌区进行了模拟评价后,认为该项目是合理的,适宜推广.最后对灌区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新建260t/h煤粉炉出现的送粉管道着火烧损、燃烧偏斜、炉膛结焦、水冷壁爆管等问题,通过缩小送粉管道直径、一次风管应用插板式单芯可调缩孔技术,并对改造前后锅炉运行状况、空气动力场进行了试验测试和评价.改造结果表明,保证一次风速在设计范围,使用可调缩孔技术调平炉膛内配风工况,可有效避免以上各种问题的重复发生,保障锅炉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微型管内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发电厂、核设施、化工、制冷等领域中,对微型管道进行检测和维修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微型管内机器人是微型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使用微型管内机器人可以提高管道检测的效率和精确度.介绍了微型管内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一些重要的设计思想和研究成果,进而总结了微型管内机器人的研究内容、发展方向与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反求工程中管道面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从点云数据中直接提取管道面特征参数的算法.算法
分为两步:第一步将管道面数据视为过渡特征数据,利用过渡特征提取原理获得管道面的一系列截面线
,经概率统计方法进行噪声去除后,得到准确的截面线及其半径.第二步是由截面线的中心确定管道面的
脊线点列.利用移动球法,球的直径即是采样步长,沿着脊线方向对点列进行均匀采样,然后对采样点列
进行高斯平滑,获得光滑均匀的脊线点列.用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采样点列而获得脊线.计算实例表明,该
方法能够稳定、准确地提取出管道面的几何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