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园林绿化要达到良好的绿化和景观效果,在园林绿化设计和种植时就必须遵从"适地栽种"的原则,要做到这一点应从选树适地、改地适树、改地改树入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造林地树种选择的目的性,适应性、经济性三条基本原则的分析,详细介绍了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四种树种选择途径。其对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1移栽前的准备1.1树种选择同一树种,选用生长势旺盛、无病虫害、树形上佳、分叉错落有致的个体。不同类别的树木,一般能选灌木不选乔木,能选落叶树不选常绿树,能选移植树不选直生树。1.2移栽树的处理一般在移栽前1~2年的春季或秋季进行断根处理。  相似文献   

4.
大树移植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树木本身又是一个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在选树、起挖、吊装、运输、栽植的一整套工艺流程中,要做到周密组织、合理安排、尽量缩短树木根系和土球的裸露时间,维持栽后树体的水分平衡,以利于树木成活.  相似文献   

5.
辛国富 《新农业》2010,(11):43-43
<正>一、树木栽植前准备工作首先对树木栽植地进行实地考察,掌握栽植地的年温度、光照、降雨的变化情况,及土壤含水量、肥力、pH值等。其次根据树木栽植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树,被选择栽植的树木和栽植地距离越近越好,一是生长环境较接近,栽植后易成活;  相似文献   

6.
大树移植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树木本身又是一个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在选树、起挖、吊装、运输、栽植的一整套工艺流程中,要做到周密组织、合理安排、尽量缩短树木根系和土球的裸露时间,维持栽后树体的水分平衡,以利于树木成活. 一、移植树种的选择 1、应尽量选择经过多次移植成活的"熟苗",避免选择没有经过移植或散生于农村山区的"生苗",多选择浅根性的乡土树种.在树体的选择上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大树.  相似文献   

7.
港华路海滨道路生态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港华路海滨道路采用改地适树、选树适地、丰富多样性、低碳维护等生态种植的方法进行改造,并对种植后的土壤盐碱度、土壤肥力、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生态种植方法,生态环境及景观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土壤盐度降低至0.5~3.1g/kg,土壤碱度降低为7.81~8.54,植物品种达到31科50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天津市滨海地区主要造林模式,从天津市盐碱地造林适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等三方面对造林技术和方法进行了阐述,为盐碱地造林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树木是一种植物,在自然界它可以生存几十年,有的可以生存上千年。一般常把乔木称为树,称为树的有明显直立的主干,它的植株一般高大,由于它的分枝距离地面较高,所以称作树冠。被称作树有很多种,在自然界中也可以把比较大的灌木称为"树",但树木在种植和养护管理措施问题,影响着树木的成活和成长,为了使树木得以健康成长,必须加强对树木种植的养护和管理,要选择合理的季节,进行树木种植,同时也要选择高质量的树苗,在树木种植时,它的成活率与浇水量有关。树木成长后,它的枝叶茂盛,占  相似文献   

10.
"适地适树"就是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根据造林地区的气候、水分等自然条件,结合造林地块的海拔、土壤、坡度、坡向、坡位等立地条件类型,选择最合适该条件生长的树种作为造林树种,称之为"适地"。根据造林树种生长对立地条件的要求确定造林地块称之"适树"。因地制宜实现了地与树生态习惯的统一,使造林树木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本文浅析了依据造林地区条件,通过优先选用乡土树种,改良引进外来树种,达到适地适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建成区树种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沈阳市建成区城市树木的调查分析发现。沈阳市的各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树木种类和数量分布不均匀,其中。被调查的2.56块样地中每公顷树种≤5种的样地有113块。占总调查样地的44.14%;每公顷≤lO株的样地共43块.占总样地的16.80%。利用树种多度重要性排序及累积贡献率获得了不同土地类型中的主要树种。多个生物多样性指数表明.公园性质绿地的树种多样性最高.企事业单位用地与居住区用地次之.街道类用地较低。而商业金融用地最低。在此基础上对沈阳市的树种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油松及小叶杨为山西省雁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针对三种树种在幼林、中幼林阶段的生长情况、树木蒸腾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樟子松自引种到我省雁北地区以来,中幼林阶段的胸径、树高等各项生长指标都远远超过了乡土树种油松及小叶杨,而且蒸腾强度较弱,7月单株月白昼耗水量为4 370.66 kg,是雁北地区造林的理想树种之一;油松7月单株月白昼耗水量为2 868.08 kg,是三个树种中蒸腾强度最弱的;小叶杨7月单株月白昼耗水量为6 259.76 kg,蒸腾强度最大。从研究结果看,樟子松和油松均为低耗水、生长状况较为理想的树种,而小叶杨需水量大,后期生长极差,应为次选树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阶抽样法选取5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样地,对浙江省中部地区公益林主要群落(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毛竹肋yllostachysedulis林和灌木林等6种公益林群落)进行群落组成、结构特征的研究,并通过编制主要优势种群的静态生命表,揭示群落建群种在群落构建过程中的生命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公益林物种组成丰富,乔灌草3个层分别由52科103属263种,59科125属449种和36科56属286种植物组成,其中乔木层的优势种群为马尾松,杉木,木荷Schimas印er60,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毛竹,杨梅Myricarubra等;但由于破坏性利用,各公益林群落在径级结构上趋势一致,均呈现逆“J”型结构,随着胸径的增大,乔木树种数量的比例逐渐减小;此外,群落构建变化中的环境阻力的大小是影响建群种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不同演替阶段的优势种群在不同龄级的环境阻力各不相同,其中演替后期优势种青冈在龄级增长过程中死亡率随环境阻力的降低而持续减小,生命期望在后期达到最大,因此,对现阶段的演替后期优势种群的抚育,对改造和提升阔叶林的质量,加速群落正向演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专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结合黑龙江省主要城市的特点,通过模拟园林专家的思维,探索了园林树种选择应用的“产生式”推理规则。并利用C^++语言与Access数据库相结合,研究开发了黑龙江省主要城市绿化树种选择专家系统。旨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城市绿化建设中。为适地适树、科学地选择树种提供依据,提高绿化水平,也为探索更复杂庞大的城市绿化树种专家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赵丽娜  段大娟  张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24-2825,2831
通过对石家庄市公园绿地中乡土树种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乡土树种的种类、数量、配置形式和应用频率。调查显示,石家庄市公园绿地中乡土树种有75种,占所调查公园绿化树种总数的44.1%,可见石家庄市乡土树种应用种类偏少,常用树种过于集中。建议大力开发利用乡土树种,增强乡土树种的应用频率,丰富配置方式,注重乡土树种的生态效益,营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乡土景观。  相似文献   

16.
赖毅 《古今农业》2014,(4):67-76
在彝族人的观念中,自然来自于一棵"梭罗树"的变化。天上"梭罗树"产生着生命的灵魂,调控着自然万物,地上树木承载着"梭罗树"的职能,管理维护着生命的存在。在"树"自然观的指导下,树木成为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各种树木的存在是农业生产的保障。不仅作物种子要由树木要赋予,农作物生产所需的水肥、耕作节令、病虫防治以及收获都依靠树木来调控。彝族传统农作以树木的利用为基础,农业生产不仅具有森林利用的规划,也有着树木的生产与维护。根据树木生长的规律对树木进行砍伐利用,将作物生产与树木生长相结合,彝族传统农业维护了自然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河涌沿岸植被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选取广州市南沙区4条河涌作为研究对象,对河涌沿岸的农业景观、工业景观和村落景观3种类型河段的植物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河涌沿岸植物共计有70科126属144种,其中农业景观河段有45科51属58种,工业景观河段有25科33属40种,村落景观河段有64科119属130种。②河涌沿岸各景观类型河段植物区系分布均以广义热带成分为主,占比均达80%以上,符合所在区域气候特点。③植物功能需求差异和人为利用方式差异,导致不同景观类型河段的优势植物组成产生差异。农业景观河段,食用型果树表现出显著优势;工业景观河段,防护植物和城市绿化植物占有优势;村落景观河段,食用型果树和观赏型植物表现出显著优势。④3种景观类型河段植物多样性特征存在差异,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从高到低均为村落景观河段、农业景观河段、工业景观河段。⑤道路建设活动与农业景观河段乔木丰富度呈负相关。建筑物构造活动对各景观类型河段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对农业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乔木的多样性上,对工业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灌木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上,对村落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乔木和灌木的丰富度、多样性上。  相似文献   

18.
半干旱地区矿山植被生态修复绿化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矿区地处典型的黄土丘陵风沙区,气候干旱,风沙大,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解决采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缺乏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相关的栽培技术等问题,统计了大同矿区某矿山棚户区、矸石山及周边矿业废弃地的现有绿化树种,选择典型区域对绿化树种进行抽样调查,实地观测其生长指标,同时结合保存率、生长势等相关参数,综合评价其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该矿山绿化树种主要分为常绿树种及阔叶树种共11个科17个种,对于常绿树种,棚户区油松的适应性樟子松,矸石山油松的适应性樟子松云杉桧柏;对于阔叶大乔木或灌木,棚户区树木的适应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火炬树新疆杨垂柳国槐紫穗槐,矸石山树木的适应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龙爪槐国槐垂柳山杏;对于小乔木的适应性,金叶榆紫叶李紫丁香小叶黄杨。  相似文献   

19.
丘浚(1421-1495)明朝中叶著名政治人物和先进思想家,其一生著作甚丰。《大学衍义补》是一部封建社会的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丘浚在书中提出的"配丁田法"和"屯田、营田"等思想对于解决当时严重的土地兼并,发展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并对后代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13年8月,“北京市主要常规造林树种目录”正式公布,主要特点就在于大大突出本地优良树种的地位,包括原生性森林类型中的许多建群种和优势种,如椴树、栎树、槭树和白蜡树等。这是我国绿化造林历史中的巨大变革,有利于生态文明和生态城镇建设。该文简要地探讨了这方面的某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