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总线和现场总线的集散式混合网络监控系统.其通过工业以太网为监控数据的传输提供高速通道并实现集中控制,通过现场总线接口实现分布式第三方监测设备的无缝接入,可实现可靠的矿井监控,并具有开放性好、实时性高和通信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MODBUS现场总线的滚塑设备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滚塑生产是塑料制品的主要生产方式。现有的滚塑设备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制以PLC为核心控制元件、基于MODBUS协议的控制系统已迫在眉捷。着重介绍基于MODBUS现场总线的滚塑设备控制系统,它由上位机、PLC、变频器组成一个数字通信网络,可方便地实现对现场各参数的修改,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级处理,并将各参数进行记录。将现场总线应用到滚塑设备的控制系统之后,既可以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增强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利用现场总线PLC,PLD等现代化数控网络技术对滚塑设备进行革新和改造,显著提高现有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设计现场总线设备通过嵌入TCP/IP协议实现单片机设备接入以太网,完成测试计算机与终端设备的远程通信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以太网智能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基于TCP3P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互通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并且在工业网络中在这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趋势,在商用网络中被广泛采用的以太技术已经逐渐被工业网络所接纳。本文分析了现有的网络控制系统结构,在其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其丰富的外设接口支持和以太网的支持,可以为现场仪表、传感器等设备和远程主机之间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通信,实现高效的分布式处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高速以太网控制系统智能前端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方法。给出了以AT91RM9200为核心,并利用其强大的实时处理能力和众多外设接口来对下位设备进行控制,同时利用LXT97lALC与以太网进行连接的软硬件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通过标准的智能前端来连接现场各种分散的仪表、传感器,以采集并处理数据,并将其接入高速以太网,从而实现一种智能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CC—Link网络的PLC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一种用CC-Link开放式现场总线构成的PLC控制系统.着重介绍该总线的网络特点、功能、通信原理及通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设计了现场总线应用的控制系统--炉窖网络控制系统.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总线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保护功能齐全、通信速率快、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布线方便等优点,基于CC-Link网络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CAN总线是目前国际上工业控制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以太网具有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使用灵活方便、软硬件资源丰富等优点,把CAN现场总线与以太网互联互连可实现现场控制一体化,可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本文提出一种以太网与CAN现场总线之间协议转换网关的设计方案。该网关采用P89V51RC2作为主处理器,通过以太网接口芯片和CAN总线接口芯片实现CAN总线与以太网的互连,为企业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集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Modbus/TCP工业以太网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污水处理已经成为当前工业领域发展的一个重点,其技术更加先进,规模更加大,所以控制和监控设备日益复杂,性能日益提高.以前的手动控制和老的监控模式已经不适合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发展.为此构建了一种基于OPC技术和Modbus/TCP实时以太网的现场总线技术的分布式污水处理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实现现场设备和监控软件的无缝集成.  相似文献   

9.
周斌  李文印 《电子技术》2003,30(5):46-47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大等特点 ,是设计各种智能化仪器和控制设备的主要手段。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 ,各种智能仪器和设备都应具备入网的功能 ,通过E link数据传输器 ,只需拥有串行口就可以使现有的设备方便地接入网络。文章就如何解决单片机借助E link进入互联网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家电设备、仪器仪表以及工业生产中的数据采集与控制设备逐步地走向网络化,以便共享网络中庞大的信息资源。在电子设备日趋网络化的背景下,利用廉价的51单片机来控制RTL8019AS实现以太网通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嵌入式网络控制器硬件平台研究的应用模块的设计,此平台由以太网通信模块、串行通信模块、26脚并行接口模块和存储器扩充模块四大模块组成。嵌入式网络控制器采用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通过10Mbps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接入以太网,完成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相似文献   

11.
吕涛  李理 《现代电子技术》2008,31(4):98-99,106
MCGS系统需要控制和处理多种现场设备.介绍一种新型的DCS总线接口设备的硬、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该设备能够使MCGS组态软件接入DCS总线成为控制系统,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和控制功能.该接口设备使用LPC2136作为微处理器,面向的DCS系统使用RS 485线路作为通信、驱动总线.该总线接口在数据实时采集和监控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结合FMC标准与IEEE 802.3ae协议标准,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夹层卡(FPGA Mezzanine Card,FMC)标准的万兆以太网卡,满足现代工业大数据量传输应用的要求。FMC标准接口可实现多通道高速接口,解决应用母板与网卡之间的数据传输瓶颈。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设计了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与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的硬件协议栈,实现开放式系统(Open System Interconnect,OSI)模型的传输层;Xilinx 10 G Ethernet subsystem IP与小型化可热插拔(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FP)光接口实现OSI模型的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通过FMC母板、万兆以太网卡、PC上位机组建的网络成功测试了万兆以太网通信。  相似文献   

13.
基于FPGA的ARINC429机载总线接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INC429是航空电子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航空工业标准。提出一种基于ARINC429接口板的研究方案。采用高集成度的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与429总线的收发电路和与机载计算机总线之间的数据通信,可有效节省硬件资源,具有处理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提高了该429接口板的性能。通过设计和实验,该板卡可以正常稳定地工作。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标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由于以太网中的各种设备必需通物理层接口器件才能与网络传输介质相连,因此本部分主要介绍物理层器件。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信息化平台构建过程中,具有RS232串行接口的数据采集终端和智能仪器设备无法实现快速的网络接入和数据共享,不能满足自动化设备集中式管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RM11平台的双网模块设计,这种模块能够实现RS232串行接口数据的迅速联网和实时转发,通信网络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WiFi网络和GPRS网络自动切换.串口终端采集到数据后,模块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传输处理中心,然后再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转发.通过一系列的测试,证明模块可以实现网络数据发送和网络自动切换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对某型装备的CAN总线数据的实时采集转发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STM32的CAN数据采集分析仪.下位机基于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使用W5500实现与以太网的连接,作为客户端建立与PC服务器端的TCP连接,捕获CAN总线数据然后重构成以太网数据包并通过SPI总线传给W5500,后者将其转换为以太网数据包并通过RJ45网口发送给PC服务器.数据采集仪可以实时采集高速CAN数据并转发给PC服务器,便于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并分析装备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网络监控设备不断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文中提出了一种结合单片机AT89C52与RTL8019网卡的新型嵌入式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以TCP/IP协议为基础,单片机通过ISA总线与网卡通信来实现网络数据包的收发.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可靠地实现TCP/IP协议,并对网络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王海涛 《信息技术》2011,(6):133-135
传统的Internet应用以PC为中心,现在Internet应用已逐步转向以嵌入式设备为中心。目前在工业控制领域,大量广泛使用单片机系统主要通过RS232、RS485和CAN总线协议进行通信,它们无法直接接于互联网,要接入互联网这需要进行数据格式的改造和通信协议的转换。介绍了基于STC单片机与DM9000的以太网接入接口实现。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基于CompactPCI总线的双冗余千兆以太网接口模块。该模块采用Intel 82546芯片作为核心器件,通过CompactPCI总线与外部主设备相连。设计了满足Intel 82546上电时序要求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通过原理验证、信号完整性分析提高了设计稳定性,冗余技术的使用,虽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设计难度和投资,但却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故障时间,达到了预期目的。此模块可广泛应用于采用CompactPCI总线的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中。  相似文献   

20.
李艳华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0):131-132,135
阐述了EOS芯片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EOS芯片的结构设计图和芯片上各主要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EOS设计可以将10M/100M以太网通过SDH的E3接口接入SDH环形网中,实现以太网数据的透明传输,通过该芯片接入SDH环网的节点共享34 MHz的传输信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