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浆纤维结合素(Fibronectin,Fn)含量的改变与多种疾病有关,尤与肺疾病的关系密切。作者用免疫扩散法对56例肺心病患者进行了99例次血浆Fn水平检测,并动态观察Fn与血气改变、呼吸衰竭等的关系,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正常对照组40例为献血员和本院职工,无急、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及临床表现。测得血浆Fn均值为292.48±43.11μg/ml;56例肺心病  相似文献   

2.
肝病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 138例肝病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 (Fibronectin ,Fn)含量进行检测 ,并与 5 0例正常对照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F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 ,肝硬化、重症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Fn水平低于正常 ,差异均具显著性 (P <0 0 5 ) ;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血清Fn水平低于正常 ,但差异不具显著性 (P >0 0 5 )。提示 血清Fn测定对肝硬化、重症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定、预后估计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火箭电泳法测定30例正常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Fn),其含量为289.3±38.7mg/L(x±s),其中各种肝病183例,除急性肝炎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外,慢活肝、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Fn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以肝硬化失代偿为著。同时测定常规肝功、血浆蛋白,其与Fn值,肝病病程均无明显相关性,84例甘胆酸(CG)测定,其结果与Fn呈负相关,提示血浆Fn与CG同样可做为判断肝硬化代偿功能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压氧治疗对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患者von Willebrand因子(vWF)和纤维结合蛋白(Fn)的影响。方法对64例首次接受冠脉内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血清vWF和Fn的测定结果。结果高压氧组在治疗后vWF及Fn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vWF及Fn含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治疗前两组的vWF及Fn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两组vWF及Fn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降低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血清vWF及Fn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测定VWF:Ag,Fn及AT-Ⅲ在不同孕期及妊高征妇女血清中变化,共95例,正常对照120例。各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孕期VWF:Ag,Fn,AT-Ⅲ与非孕妇女相比无显著变化;VWF:Ag自中孕开始升高,晚孕及妊高征更显著;Fn自晚孕开始升高,妊高征更明显;AT-Ⅲ变化则不恒定。  相似文献   

6.
测定62例良、恶性腹水病人的腹水纤维连接素(Fn)、胆固醇(Ch)及总蛋白(TP)浓度,恶性腹水组Fn和Ch浓度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P<0.01)。以Fn浓度80μg/ml及胆固醇浓度1.036mmol/L作为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临界值,判断符合率分别为85.5%和77.4%,提示检测腹水Fn浓度可用于鉴别诊断良、恶性腹水。  相似文献   

7.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散射速率比浊法观察2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VW因子(von Willebrand)的血浆含量变化,其中11例病人进行尿激酶(Uk)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AMI早期,血浆VW因子、Fn含量增加,提示与内皮细胞破坏有关;Uk治疗前后对血浆vW因子含量无影响;应用Uk后24h,Fn水平明显降低,72h Fn水平复升,推测其干预机体纤溶系统的稳定性;Uk治疗前后VW因子与Uk水平无相关。  相似文献   

8.
肝炎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Fn测定结果显示,急性肝炎发病期、肝功能恢复正常时血浆Fn升高,慢性肝炎活动期、静止期均在正常水平,而重型肝炎、肝硬化血浆Fn低于正常水平。凝血酶原延长者的血浆Fn显著低于凝血酶原正常者的血浆Fn。提示动态检测血浆Fn似可作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纤维连结蛋白(简称 Fn)是存在于人体血液及细胞表面的高分子糖蛋白。近十年来有关 Fn 与肿瘤的发生、转移、粘附、逆转的关系国外已广泛研究,文献报道在某些肿瘤疾患时 Fn 增高,而国内尚未见该方面报道。我们用免疫单扩散方法对肺癌及其它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浆及胸水 Fn 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癌性及非癌性疾病患者血浆、胸腹水Fn 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①对31例肺癌患者的血浆及26例肺癌胸水(其中11例为同一患者的血浆和胸水)进行 Fn 含量测定,显示94%的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对56例肾脏病患者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Fn水平为2.94±0.60g/L,19例急性肾小球肾炎为1.90±0.79g/L;2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为1.42±0.51g/L;16例肾病综合征为2.60±0.61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均显著降低(P<0.01,P<0.001);肾病综合征Fn无明显改变(P>0.05)。表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浆Fn水平降低与Fn参与免疫复合物形成和清除及损伤组织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改良凝集法和单向免疫扩散法对30例重肝患者及100名正常人和30例慢活肝患者检测了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同时还测定了肝功能、C_3和Ig,其中21例重肝还测定了内毒素。血浆Fn正常水平为284.31±45.56μg/ml((?)±SD)和1∶30.64(几何均数)。重肝患者血浆Fn水平明显降低,与SB、PT、C_3和IgM显著相关,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关系密切。动态观察血浆Fn水平有助于判断重肝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高征病人母血、脐血中脂蛋白 (a) [Lp(a) ]及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变化在妊高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妊高征 30例 (中度 16例 ,重度 14例 )及正常足月妊娠 2 0例 (对照组 )的母血、脐血中的Lp(a)和Fn含量。 结果 :中、重度妊高征组母血中Lp(a)均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 (P <0 0 1) ;重度妊高征组脐静脉血Lp(a)含量较对照组和中度妊高征组显著升高 (P <0 0 5 )。中、重度妊高征组母血Fn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重度妊高征组脐静脉血Fn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血清中Lp(a)、Fn水平升高参与了妊高征的血管内皮损伤 ,观测这两项指标可以预测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及愈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68例危重病儿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的检测,结果显示:36例危重新生儿及32例危重小儿血清Fn水平分别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和正常小儿组。到恢复期,两组患儿血清Fn水平均恢复到正常水平。随着患儿器官损害数量的增多,血清Fn水平也随之明显降低。提示血清Fn水平与危重病儿的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测定3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包括14例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患者,结果为血浆Fn含量在患者中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患者低于缓解期患者,死亡病例血浆Fn下降最明显,提示血浆Fn可作为一项评估本病病情及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10例尿毒症患者测定其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Tamm-Horsffall蛋白(THP)等指标。结果示尿毒症患者Fn及THP均明显低于正常值(P<0.01及0.005),且与血肌酐浓度呈负相关。提示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失去调节Fn的功能。此外,由于肾小管的显著减少致使THP合成降低。对尿毒症患者测定Fn和THP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和机体抗感染等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和血栓前体蛋白(TpP)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1d及3d时血浆Fn、TpP水平,同时采用凝固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脑梗死组1d内血浆Fn、TpP、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0.05),而2组间PT、APT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起病6h内就诊脑梗死患者血浆TpP水平显著高于6~24h就诊者(P<0.01)。而进展型亚组3d时TpP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型亚组(P<0.01)。无论是否是进展型患者血浆Fn水平第3天时均显著高于第1天(P<0.01),但预后差脑梗死亚组发病1d及3d时血浆Fn水平均高于预后好亚组(P<0.05或P<0.01)。结论Fn、TpP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食管鳞癌(ESCC)中具核梭杆菌(Fn)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诱导效应,并探讨3个指标对ESC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ESCC细胞(KYSE30和KYSE150)分为对照组和Fn感染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CCK8法及平板克隆法检测各组细胞的HIF-1α与VEGF表达量、紫杉醇(PTX)与顺铂(CDDP)应答效力及体外增殖能力。采用RNA scope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309例ESCC组织中Fn感染、HIF-1α及VEGF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法分析比较Fn+HIF-1α+VEGF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生存时间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Fn感染组细胞的HIF-1α与VEGF表达量、PTX与CDDP半数抑制浓度及体外增殖能力均增高(P<0.05)。ESCC组织中Fn感染率、HIF-1α及VEGF阳性率分别为43.04%、65.37%及60.52%,三者具有显著一致性(P<0.05)。与Fn+HIF-1α+VEGF低风险组相比,Fn+HIF-1α+VEGF高风险组术后5年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AMI 组12例,健康对照组13例。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膜上Fn的表达,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浆Fn的水平。结果 AMI患者血小板膜上Fn表达为67.88±19.55%,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4.35±5.31%,差异有显著性(P< 0.01);AMI患者血浆Fn水平为515.17±83.85 mg,/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61.54±68.48 mg/L,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Fn可能参与了AMI患者动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作者用环状免疫单扩散法测定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发现,化疗前伴出血感染的Fn值低于正常组(P<0.01),病变完全缓解时Fn值恢复正常,化疗药物不引起Fn值降低。对8例急非淋伴发热感染者输冷沉淀100ml,输后4小时Fn值上升高峰接近正常组值。冷沉淀在循环中半寿期为24.7小时。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25只盲肠结扎后败血症大鼠体内的纤维连接蛋白(Fn)进行了研究。血浆Fn(pFn)用免疫火箭电泳法,组织中(肝、肺)可浸出的Fn含量用ELISA和Fn在肺中的定位分布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发现,盲肠结扎后22h肝中Fn含量明显减少(P<0.05),肺组织中Fn含量与炎症轻重有关,炎症轻微处Fn含量比正常及假手术对照明显减少(P<0.05),炎症严重处Fn明显增加(P<0.05)。但此时pFn增高。肺中的Fn抗原主要集中在微血管周围,其分布与嗜中性白细胞的浸润一致。作者认为,上述变化与败血症时肺功能衰竭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