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摊铺全过程施工工艺,探讨从RAP料的破碎、筛分、存储到再生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各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各个施工环节对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对类似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课题,论文开展了高旧料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及工程应用研究,包括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价、新沥青及新集料的选择、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及性能评价、再生混合料质量控制、试验路工程观测与评价等几方面。为保障高旧料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大中修工程中的应用质量,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跟踪检验福银(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温沙段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对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及同期施工的普通热拌路面钻取芯样,对比分析再生沥青路面的材料组成和体积参数,结合局部三轴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及半圆弯曲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和抗裂性能。结果表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显著优于传统新拌沥青混合料,但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比新拌沥青混合料有所下降;30%RAP掺量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可获得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更好的抗疲劳性能;沥青含量较大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常温条件下的抗断裂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4.
《驾驶园》2018,(12)
文章首先概述了厂拌热再生技术的主要特点,而后从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要点,最后简要介绍了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并重点提出应加强温度及摊铺碾压方面的控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依托合六叶(合肥-六安-叶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介绍了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并阐述了厂拌热再生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工程实践表明:通过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可达到普通沥青混合料质量要求,厂拌热再生技术能够应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6.
张永利 《交通科技》2013,(4):104-107
为了突破厂拌热再生工艺中RAP掺配率低的技术瓶颈,引入了温拌技术推导温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RAP可能最大掺配率,并进行混合料性能验证,确定RAP合理掺配率,铺筑试验路。结果证明,50%RAP温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并可提高厂拌热再生路面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7.
旧沥青混合料性能是影响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分析旧料性能对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参数及路用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旧料细度模数是再生混合料配合比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细度模数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降低;旧料沥青老化程度是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旧料沥青老化水平较高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再生混合料的抗水损坏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佛(广州-佛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修工程实践,分析了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预处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碾压及生产设备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铣刨料掺量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经济环境效益,但同时也对再生混合料级配和性能的稳定性带来了影响,现阶段针对高掺量(RAP掺量超过30%)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评价及研究尚未得到确切而公认的结论。基于室内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开展添加剂(再生剂和温拌剂)对高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分析添加剂类型及掺量对其各项性能的显著性影响,总结了各类添加剂对不同RAP掺量的厂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在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先淼  朱战良  王欣  何文锋 《公路》2004,(11):131-136
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大修项目是全国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的高速公路维修项目。本文介绍了旧路的再生适用性评价.再生沥青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及其性能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回收料的铣刨和预处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等。认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达到普通全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可以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厂拌热再生工艺中旧沥青混合料表层的老化沥青与新沥青及再生剂混溶机理,采用三聚氰胺作为新沥青示踪剂,通过扫描电镜测量厂拌热再生过程中旧集料表层老化沥青膜中示踪剂位置的变化参数,得到老化沥青有效再生率。基于对流传质理论分析了厂拌热再生中的预热温度、再生剂添加量及再生混合料拌和时间对老化沥青有效再生率的影响,并设计出能够良好模拟实际施工过程中老化沥青有效再生率的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老化沥青预热温度升高、再生剂的添加以及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延长均可提高老化沥青的有效再生率。验证了其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可为厂拌热再生中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评价及工艺改进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传统厂拌热再生是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经过铣刨、翻挖,回收集中到再生拌合厂,通过添加专用设备拌合后,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运至摊铺现场,经摊铺碾压后形成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直投式厂拌热再生是通过提升机将路面回收材料直接投放至拌缸与新骨料及沥青进行干拌,再通过向沥青储存罐里添加沥青再生剂加速骨料与新沥青的融合。本文介绍了直投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评价方法及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设计四种RAP掺量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研究了其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和压实规律。结果表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随着RAP掺量增加而增强,水稳定性能未呈现明显规律。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比非再生混合料容易压实,RAP掺量越大越容易压实。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该文依托辽宁省厂拌热再生技术实体工程,通过测定路面芯样的体积指标、沥青含量、级配组成与强度等指标对厂拌热再生路面材料的使用状况、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等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以上交通量条件下,厂拌热再生路面材料的强度特性、高温稳定性以及低温抗裂性均能满足沥青路面的正常使用要求;厂拌热再生路面整体性能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衰减速度更快,路面再生5~6年后将需要进行小修或中修。因此,在中等以下交通量条件下,厂拌热再生技术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是实现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该文结合实践,对深圳市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厂拌热再生技术在成渝高速公路维修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依托成渝(成都-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改造工程,探讨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的技术可行性.首先分析了成渝高速公路路面旧料性能,发现旧沥青性能劣化,而旧集料仍然满足要求;以此为基础,考察基于自行研制的再生剂的再生效果,发现掺入6%~8%再生剂时,再生沥青性能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然后,通过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制备出性能合格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最后指出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注意事项.工程实践表明:通过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再生沥青及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可达到普通沥青混合料质量要求,厂拌热再生技术能够应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随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提升改造工程中对30%高掺量回收沥青混合料(RAP)厂拌热再生AC-20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其施工工艺特点、施工关键参数,并揭示了再生沥青路面质量可能面临的质量风险以应对措施,讨论了施工质量检测的基本方法,以期为同类型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建公路网的高速发展,现有公路的内部结构逐渐发生老化,有限的公路养护资金需要维持和延长公路的服务周期。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可恢复和提高再生混合料的整体质量,文章对回收旧沥青路面材料、沥青再生外掺剂及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歇尔指标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路面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参数,而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由新旧集料、新旧沥青、矿粉及外加剂组成的多相混合物,其马歇尔指标受RAP掺量影响较大。为了合理提高RAP掺量,基于马歇尔试验方法和美国沥青协会维姆混合料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以稳定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和有效沥青饱和度为主要控制指标,分析RAP掺量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指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掺33%与25%RAP材料的AC-20C普通沥青与改性沥青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与使用性能研究。在此研究过程中,两种混合料均不掺加再生剂与高标号沥青,观察其混合料能否满足于高速公路中下面层的使用性能要求,并与相应的热拌混合料进行性能对比,以及从施工质量控制与经济效益方面对厂拌热再生技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不掺加再生剂与高标号沥青的情况下,两种再生混合料的使用性能与对应的热拌混合料相近,满足路面中下面层使用性能的要求,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