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萃取修复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萃取修复技术中一些关键因素对重金属萃取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腐殖酸对Cu和Zn在萃取剂中的溶解有促进作用,而对Pb和Cd有阻碍作用;粘土比砂土中的重金属更难于被萃取出来;酸性过强的土壤容易使EDTA发生质子化,从而降低其萃取能力;EDTA对Pb和Cd,OA对Cu和Zn分别表现出了强的萃取能力;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作为添加荆来提高重金属的萃出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电动修复法对高浓度含铜污染土壤修复的可行性,对铜含量为1500 mg/kg的污染土壤进行了电动修复。实验研究了不同修复时间下电流变化、土壤pH值变化和土壤中铜的迁移规律,并采用BCR法对土壤中铜的不同形态进行了分离提取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电动修复技术对于高浓度含铜污染土壤中的铜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修复电压为30 V,修复时间为7 d时,土壤中的铜含量可以降至400 mg/kg以下。修复后铜的弱酸提取态占比增加,可还原态占比降低,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占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张春峰 《科技资讯》2014,(30):109-10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在含有的有机毒物对土壤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并且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土地需要进行第二次的开发,因此对土壤中的有机毒物进行清洗和修复就被的更加的重要了。该文通过利用以表面的活性剂为助剂的一种化学淋洗方法对土壤中的主要有机毒物硝基苯进行清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关的数据显示,经过化学淋洗后来的土地中的硝基苯和苯胺的含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洗脱的效率分别高达85%以上和90%以上,洗脱后的土壤完全的符合人类居住的标准,效果比较的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履行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环境国际管理公约,研究POPs土壤相关标准制定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比较分析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标准制定修订等方面的相关动态。结果指出中国制定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土地类型划分、评价类别选取、标准取值等方面对各相关国家的标准体系进行了比较。结论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标准制定应当结合国际前沿及国情慎重处理土地类型中的种类划分、污染物种类及指标选取和取值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对实际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考察水相介质、碱浓度、水投加量、微波电功率、反应时间对DDT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土壤中的2,2-双(4-氯苯基)-1,1,1-三氯乙烷(p,p’-DDT)和二氯二苯二氯代甲烷(p,p’-DDD),降低土壤的毒性。碱性介质的投加更有利于DDT污染土壤毒性的降低,对于20 g污染土壤,最佳碱浓度为6 mol/L;最佳水投加量为4 mL;电功率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p,p’-DDT、p,p’-DDD的去除效果,还可以去除p,p’-DDT、p,p’-DDD在降解过程中生成的2,2-双(4-氯苯基)-1,1,1-二氯乙烯(p,p’-DDE);最优反应时间为4 min。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模拟研究了营养物(N、P)、电子受体(H2O2)、含水量和表面活性剂(TW80、SDS)等多因素对复合菌剂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实验针对四个影响因素,设计了正交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表明,营养物、电子受体、水和活性剂对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都具有较大影响,当添加C∶N∶P为400∶6∶1、H2O2为10 mg/g、水为30%和阴离子活性剂0.6 mg/g时,复合菌剂降解土壤中石油的效率可达到73.2%。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8种典型的土壤热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和成本;从可持续化修复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热修复技术对土壤pH、有机质组成、矿物结构、生物结构等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探究了热修复后土壤的再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8.
合成麝香(Synthetic Musks,SMs)是一类在环境中难降解、易产生生物蓄积作用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迁移转化,已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安全及人体健康.对于SMs去除途径的研究目前主要聚焦在水处理领域,土壤治理方面鲜有报道.本研究对国内某污染地块SMs在土层中的空间分布及富集特征开展分析,发现SMs在水平方向上高浓度污染源的迁移能力更强,而在垂向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并在粉质黏土层富集的现象.选取化学氧化、异位热脱附、水泥窑协同处置3种代表性修复技术,通过试验探索SM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关键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部分SMs可以被化学氧化,但氧化后的浓度仍高于以检出限0.1mg/kg确定的“风险控制值”;SMs热脱附效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呈先显著增加、后趋于平稳,持续升温在提升修复效果的同时会造成经济成本的增加;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是确保SMs污染土壤修复达标、且实现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最后,结合目前SMs污染物尚无法律法规和标准予以规定的现状,对检测方法、风险评估方法、治理模式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王轩  魏晶  马玲 《甘肃科技》2007,23(7):84-85
耗氧量在水质分析中作为有机物综合指标可以间接地反映水中还原性物质的相对含量,还可以做为水体被污染的标志之一,但耗氧量检测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文章研究了耗氧量的检测方法,通过实验得出:严格掌握反应条件,准确控制加热时间、反应温度等是准确检测耗氧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石油类污染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会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活性等产生危害,进而影响土壤呼吸强度。以某石油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污染发生后包气带、含水层的土壤现状微生物量、土壤化学指标、基础呼吸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土壤呼吸强度首要受微生物量影响,其次受硝酸盐、氨氮、亚硝酸盐等因子影响。石油污染对土壤基础呼吸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浅层土壤(0.5 m)、地下水位变动带(1.5 m)的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某厂实际工程为对象,研究了二氧化氯对含煤焦油废水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处理质量浓度为0.845mg/L的煤焦油水样,在pH=7,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1h的条件下,煤焦油的最大去除率为42%,说明煤焦油中含有大量的难降解物质,特别是沥青成分。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煤炭效率低、污染排放严重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要改善燃烧现状,须在大力发展洗选煤的同时,积极发展动力配煤技术。对动力配煤技术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动力配煤的发展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市售各种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阴燃烟气中亚硝胺的含量 ,并探讨了与卷烟焦油和烟碱量的关联 .实验证明 :降低焦油对于减少卷烟阴燃烟气中亚硝胺含量的作用很有限 ,而采用选择性吸附 /催化分解亚硝胺的添加剂等降害新技术则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高炉喷吹煤粉和熔融还原铁浴粉煤气化等高速加热条件下,快速热分解是第一步。为研究1160—1750℃温度条件的这一过程,作者用等离子体加热的实验装置,加热速度可达4.3×10~3—2.4×10~4K/s。实验表明增加温度可明显改善烟煤的快速热分解过程,而旦效果比无烟煤明显得多;但气氛对快速热分解过程的影响不太明显。进而说明了铁浴气化粉煤和氧化介质可分开吹入,有利于控制喷嘴前端过热并减少金属蒸发后进入产品气体之中。  相似文献   

15.
煤升温氧化过程特征的热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重方式进行了煤在常规条件下的热重实验,分别用TG/DTG曲线描述了煤燃烧的整个过程,分析了煤升温氧化过程的特征参数,得到了各种煤的着火温度等特征温度.结果表明,煤样的特征温度与挥发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特征温度下的失重值受挥发分的影响,着火温度随挥发分增加呈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煤焦油沥青为原料,使用KCNS溶液活化处理,选择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备出优质的活性炭.讨论了煤焦油沥青热处理温度、中间相沥青的粒径、KCNS溶液的浓度、KCNS溶液与中间相沥青的液固比、炭化温度、炭化时间、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主要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强度为90.4%,比表面积为2601.0m2/g,吸碘值为2216.7mg/g,吸苯值为1099.1mg/g,吸亚甲基蓝值为397.5mg/g,产品性能优良.图1,表8,参7.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材料参数对阴燃及向明火转化过程的影响,对水平放置在实验体中4种不同密度的聚氨酯泡沫进行阴燃实验研究,并选取2种典型密度材料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气体产物进行分析,结合热分析研究材料密度对阴燃及向明火转化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对流条件下,密度大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反应产生的热量多。此外,密度大的聚氨酯泡沫在阴燃过程中产生较高浓度的CO气体,可提供充足的可燃气体,故更容易由阴燃向明火转化;而对于密度小的聚氨酯泡沫,在阴燃过程中产生的CO,CO2气体的量和消耗的O2的量变化小,放出的热量也较少,所以仅可以维持稳定的阴燃传播。材料密度对阴燃及向明火转化的过程有重要影响,实验结果对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煤炭的燃烧效率,研制了煤炭助燃固硫除灰多功能促进剂,并在130 t/h煤粉炉上进行了应用效果试验.试验表明,促进剂按优化配比用于燃煤锅炉,具有助燃、固硫、除灰、提高锅炉热效率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复杂物质化学(火用)的计算模型及计算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实际燃烧过程为计算模型,导出了通用而简便的复杂物质化学(火用)的计算式。结合我国煤炭资源,提出了煤灰分的平均标准比熵值及估算煤热值的关联式。这些给计算复杂物质的化学(火用)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并可供工程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漏风规律,运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不同伪斜长度、有无高位钻孔布置以及不同抽采负压条件下采空区氧浓度分布及漏风速率研究。结果表明:无伪斜工作面的氧浓度减小速率大于有伪斜工作面,有伪斜工作面进风侧漏风速率明显大于回风侧,但中部漏风速率均大于工作面两侧; 采空区布置高位钻孔抽采瓦斯时,其回风侧漏风程度明显增大,同时增加了8%~18%氧浓度的分布范围,但对进风巷道内氧浓度的变化规律几乎无影响。增大抽采负压时,采空区漏风流场整体向回风侧加大,采空区漏风流场与抽采负压变化成正比,但整体漏风流场宽度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增大抽采负压对回风侧氧浓度分布范围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氧化升温带增大12~28 m。研究结果为掌握实际矿井中有无伪斜、不同钻场瓦斯抽采及其不同抽放负压情况下的采空区漏风流场变化规律,及判定自燃危险区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