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矿区开采是目前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得以显现的重要工程项目,在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的当下,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多方面作业部门和单位等需要就矿山开采中所面临的困境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家推行绿色矿山开采工艺,需要结合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以构建绿色矿山为基本点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本文将基于绿色矿山开采中可能出现的地形地貌景观被破坏、地质灾害、发生土地贫化现象等多方面的不良情况给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矿山开采活动易引起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破坏以及水土污染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吉安县井开区太丁采石场为例,在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危害的基础上,从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土地资源破坏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三个方面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预测评估并作防治分区,对露采场、排土场、矿区公路及其他区域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同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矿山以露天开采为主,造成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地质灾害隐患、含水层的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和土地资源的挖损和压占破坏。通过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开采形成的不稳定斜坡X1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均较严重;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均较轻;对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为中度-较严重;对矿区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为中度-较严重。通过采用坡面整理、坡脚反压回填、排水渠、渣堆清运、构筑物拆除、场地平整、覆土绿化、围栏、警示牌、监测的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可实现矿区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系统恢复。  相似文献   

4.
矿山资源开发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现实问题。矿山开采带来的次生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破坏以及矿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对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能够清晰了解矿山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设计提供帮助。本文从矿山开采方式对生态环境影响出发,对矿山生态环境影响的类型以及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提出了矿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应该注重系统性和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采矿引发的一系列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不单严重威胁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将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基于此,提出露天矿山水文地质环境调查及地质特征分析。对于其水文环境的调查,包括矿山的含水层、岩溶的含水情况;其地质环境调查包括,包括土地资源破坏、矿山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因而总结露天矿山地质特征包含岩层富水性特征和矿区边坡稳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大沟顶锑多金属探矿区位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之西段边缘,区内地层复杂,构造运动强烈,探矿区地质环境问题及生态问题主要为探矿区勘探开采过程中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的破坏,本文将探矿区划分为探矿区Ⅰ、探矿区Ⅱ和探矿区Ⅲ,分别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矿山开采设计,该露天矿的开采将形成一个面积约7.67ha,最深可达70米的采坑,不仅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环境,挖损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问题十分严重,而且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本文将对该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环境治理方案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位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及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出露地层有青白口系清水江组至寒武系牛蹄塘组及第四系。区内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其区域稳定性较好。矿区经多年开采,形成的地质环境问题表现为矿山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破坏、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压占、地表水污染等。采取以格构锚杆护坡+挡土墙+截排水沟+矿山废弃建筑拆除+矿棚安装+复绿的方案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通过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可取得较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为保护河南小秦岭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次工作通过对河南小秦岭矿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对矿区内地面塌陷、地裂缝、不稳定边坡、泥石流、含水层及地形地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河南小秦岭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广丰区矿产资源种类较多,规模小.文章从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含水层、土地资源及水土环境污染分析阐述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潜在危害,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高忠晖  袁昆  徐涛  李洋 《世界有色金属》2020,(3):257-257,259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矿业开发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常伴发非常多的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沉地陷等,采空区塌陷等很多类型,对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这些灾害的发生虽然与人类开采作业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同时也和矿区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发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现有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延续矿山开采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几点基于开采后泥石流滑坡、采空区及矿山地面塌陷的治理方案优化、放射性矿山环境污染以及尾矿化学污染的治理恢复措施,望对于未来的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金川铜镍矿开采已有五十多年,长期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区地质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矿区土地资源占用损毁问题严重,采矿工程诱发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笔者通过对金川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常用恢复治理方法研究分析,提出金川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应针对结果和潜在地质灾害现状,主要采用传统工程地质治理方法,加固不稳定地质体并结合水文地质结构修建排水工程,达到有效控制消除不良地质环境影响,达到修复和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温州矾矿经过几十年的开采,产生了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造成自然景观和土地资源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温州矾矿鸡笼山矿区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矿山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相应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袁凤斌  于爱国 《黄金》2014,(12):64-66
从团结沟露天采场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因长期采剥作业所产生的矿区内林地资源与地质地貌景观受到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采取矿山公园保护、采坑边缘治理及绿化工程、废石堆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排土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以及露天边坡滑体监测预警等环境恢复治理措施,可为企业做好地质环境恢复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灵宝金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宝市是以黄金生产为主要经济的资源型城市,金矿开发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该地区黄金矿产资源的枯竭而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矿区环境污染、自然景观的损毁、森林植被的破坏及潜在的地质灾害等诸多问题;二是以矿产资源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回落,并出现大量劳动力就业转移等棘手问题。文中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金矿开发导致的严重地质环境问题类型,据此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吕彦军 《世界有色金属》2020,(3):236-236,238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根据当前我国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情况来看,传统的勘查技术对环境的破坏较大,已经无法能满足当前的勘查工作,不能有效提高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质量与效率。再加上当前采矿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勘查技术更应注意环保性,尽可能的提高矿产开采质量。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环境保护理念下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情况,希望能为我国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白银市作为建国以来成立的老矿业城市,伴随着矿业经济的发展,矿山环境破坏严重,本文拟对白银市矿山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其分布特征,分析矿山环境破坏的主要成因和恢复与治理矿山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提出白银市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很多地区存在大量废弃的矿山,容易诱发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崩塌、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给当地居民人身及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考虑到这些矿山原地形数据缺失且堆积物结构复杂、形态差异较大,针对上述问题,从废弃矿山原地形模拟恢复、新地形精确测量与空间分析入手,选择无人机调查技术对废弃矿山进行实地调查,经过后期数据处理和影像生成。通过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计算出恢复治理工作量,并给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