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福建省毛竹区划研究 (Ⅰ)地域区划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本文根据福建毛竹分布区立地和生产力差异,确定区划的原则依据,采用模糊聚类和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在水平地域上区划为适生区和散生区。适生区又划分最适宜区、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每一个区再区划为二个生产力等级区。并分区论述其自然条件和毛竹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以休宁县66块毛竹标准地的调查资料的基础,采用科学与实用性兼备,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多级序与逐级控制相联系的原则和方法,对该县毛竹进行立地类型划分,提出以地形及土壤因子为主要依据的三级分类系统,共划出3个立地类型小区,8个立地类型组,22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荣县西北低山区为例,提出了一种适合在林业生产中应用的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在采用ISODATA技术将研究地区划分为八个立地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属性和森林生长状况,用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了立地质量,并预测林地生产力。根据评价结果,拟定了改善林地质量的措施和适宜的造林树种,分析和应用结果证明立地类型划分合理,评价方法可靠、实用,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4.
探讨千岛湖毛竹分类经营定向培育效应,以促进千岛湖毛竹产业的有序发展,提高毛竹产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竹农收入。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农田防护林立地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三级分类单位:(1)立地级,(2)立地类型组,(3)立地类型。首先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对所有立地因子进行筛选,筛选出的主导立地因子为 A 层厚度、石灰反应、土壤类型和有机质,然后用主导因子采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分类,共划分出四个立地级,11个立地类型组,进行方差分析检验证明,分类结果是正确的。依据 Storie 指数(SIR)原理,采用复合法提出了立地生产力的评价公式 SP=5(A+B+C+DX)。并计算出不同立地级的立地生产力的变动范围。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又对草甸黑钙土立地类型组进行更详细的调查,划分了三个立地类型并绘制了立地因子的等值线图和立地类型图。  相似文献   

6.
森林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森林立地学的发展历史及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论述了地形和土壤两大因素在局部立地类型划分和评价中的重要性。提出立地分类应遵循地域分异原则、综合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原则、简明实用原则。指出伴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森林立地研究领域广泛应用计算机和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立地分类和生产力评价,为不同的应用目的开发专家系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竹阔混交林分毛竹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福建省沙县梨树乡泉水峡村市坑10年生竹阔混交林毛竹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竹阔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毛竹的平均胸径、平均竹高、平均竹秆重量蓄积分别比毛竹纯林的提高了9.8%、17.6%和48.7%;产竹材量和产鲜笋量分别比纯毛竹林增加36.3%和35.2%;立竹度、均匀度、整齐度、叶面积指数均比纯毛竹林的高.  相似文献   

8.
屏边杉木林分适宜密度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杉木林分自然稀疏线,立地指数等上层树高线数学模型及参数值,计算杉木不同初始密度,立地指数,林龄(上层树高)生长阶段的林分适宜密度,初始密度、立地指数愈高,其适宜密度愈高,反之,则愈低,这是杉木林分适宜密度的基本变化规律,由此看出,一定立地条件下的适宜密度是随林分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林分适宜密度不是某定值。  相似文献   

9.
探讨千岛湖毛竹分类经营定向培育效应,以促进千岛湖毛竹产业的有序发展,提高毛竹产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竹农收入。  相似文献   

10.
在对朝阳地区大量刺槐标准地调查基础上,查明了影响刺槐生长的立地主导因子为坡位与土层厚度,以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将朝阳地区刺槐立地划分为12个立地类型,并且采用树高和胸径同时进行立地质量评价,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林地生产力,将立地研究同各种经营措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立地分类、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辽西对各材种的需求状况将12个立地类型划分为檩材型、柱材型和把材型3个经营类型。不同经营类型具有不同的适宜密度,檩材型的最佳保留株数为750~900株/ha;柱材型为1350—1650株/ha,把材型为2400—2550株/ha。  相似文献   

11.
毛竹杉木混交林经营模式决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通过对杉木不同密度的毛竹杉木混交林的生产力、林分生物量、土壤肥力、水文学特性、经济效益等调查分析 ,应用大系统多目标层次分析法对各种模式进行定量评价 ,找出经济与生态效益最协调的混交模式为杉木密度 1 80 0株 /hm2 的毛竹杉木混交林 ,其次是毛竹纯林 ,第 3是杉木密度 1 350株 /hm2 的混交林 ,第 4是杉木密度 90 0株 /hm2 的混交林 ,第 5是杉木密度450株 /hm2的混交林 ,最差的是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2.
福建毛竹低产林成因、类型及改造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根据福建省毛竹低产林的形成原因划分为荒芜型、衰败型、灾害型、立地贫瘠型与竹杂混生等5种类型.依不同类型低产林的特点,提出改造原则、途径和相应的改造技术措施,并分析了不同类型低产林的改造效果,防止采用同一模式指导低产竹林改造.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区毛竹天然混交林生长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毛竹生产经营与管理,就大别山区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生态条件、生长情况、结构状况、效益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混交林结构合理,可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毛竹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一种简便的主组元聚类法对广东杉木立地进行分类。在选取分类指标的方法上作了改进,选取8个对杉木生长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为分类指标,计算了这些因子的相关矩阵前4个较大特征值的主组元,选取贡献率较大而又与立地指数显著相关的第2、3主组元为分类的综合指标,作平面聚类图,将40个样本分为6类,从中判认出各类生产力,结果表明: 第1、2类立地指数较大,适宜种杉。第3、4类生产力中等,可以种杉。第5类严重缺钾,需增加土壤中的含钾量,以提高生产力。第6类因部位不适合,不宜种杉。 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广东杉木生产估计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分类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量化和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坡度、土壤质地和腐殖质层厚度等3个主导立地因子,以这3个主导立地因子,将会同县肖家乡的毛竹立地条件划分为24个类型,归为3个立地等级;毛竹林地土壤的pH值为4.5~6.5,速效P含量35.0~55.5μg/g,速效N含量24.5~132.3μg/g,速效K含量42.0~312.0μg/g,有机质含量2.15%~4.22%,养分状况的差异主要由后3者决定。  相似文献   

16.
毛竹种源春笋生长规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观测毛竹 1 6个种源春笋生长 ,结果表明 :北带种源出笋早于中带和南带种源 ;春笋高生长符合逻辑斯蒂曲线 ,拟合结果良好 ;不同种源母竹出笋率差异显著 ;春笋成竹率有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灰色定权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省扁桃适宜栽培区进行了区划,将甘肃省扁桃栽培区划分为4个适宜类型区(最适宜栽培区、适宜栽培区、基本适宜栽培区、不适宜栽培区),并初步提出了扁桃适宜栽培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 不同树种对立地条件的要求不同,不同的立地环境,其适生树种和生产能力也不一样。因此,要实现林木速生丰产,发挥林地生产潜力,必须根据树种的生态特性选择相应的造林地,或根据造林地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这就要求对造林地按照宜林等级进行科学分类。杉木对立地条件的反应比较敏感,因此,对杉木宜林地的选择尤为重要。1980年我国南方十四省区杉木协作组在我国南方广大杉木产区进行杉木立地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杉木林区立地类型划分”的科研成果。为使这项成果变为生产力,尽快地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对促进林农增收、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浙江省龙游县为例,采取两阶段分析的方法:首先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竹农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和判断,对不同地块规模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生产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最合适规模。在生产效率测度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对竹农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龙游县的竹农生产效率较低,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448,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569,规模效率均值为0.789;毛竹收入占比和地块立地质量对毛竹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毛竹块数对毛竹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流入地块的综合技术效率要低于非流入地块。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森林立地分类。分类结果是:地貌是划分立地类型区的依据,岩性是划分立地类型亚区的依据,坡位、坡向是划分立地类型组的依据,土壤是划分立地类型的依据。全县共分为两类立地类型区,四类立地类型亚区,每个亚区有29或16个立地类型。为宏观的造林规划,微观的经营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