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疝气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70min。术后24h均下床活动,切口疼痛2—3d,术后切口脂肪液化4例,排尿困难3例。术后住院6~8天,平均7天,50例随访5~24个月,平均15月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效果较好,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定位室间隔缺损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缺损的定位对室间隔修补十分重要 ,关系到外科医生的手术前准备、术中进程预测和术后的恢复情况。根据室间隔的解剖 ,室间隔缺损被分为三型 ,即膜周部、漏斗部和肌部。肌部室缺因其位置低且缺损边缘由肌性组织组成 ,故定位准确性高 ,而膜周部室缺和漏斗部室缺因其相互间位置接近 ,在二维超声切面上缺乏可靠的解剖标志来定位[1~ 6 ] ,故经常造成定位准确率低。本文作者回顾了自本院开院 6年来经手术证实的部分室缺病例的超声诊断 ,提出剑下切面为定位室缺的必须切面。1 资料与方法137例室缺病人分两组 ,第 1组为 1992年 11月~ 1995…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效果。方法常规疝切口3~4 cm,使用巴德补片,包括网塞(锥形充填物)、精索护垫平片。高位结扎疝囊颈部后,以网塞填充内环口,于精索后置入平片并固定于周围组织。最后以3/0可吸收线对手术切口做皮内缝合。统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35 min,术后1 d患者即能下床活动。术后阴囊水肿5例,切口乙级愈合1例,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心、肺、脑并发症。术后4~5 d出院。全部患者随访2~24个月,无复发,切口瘢痕轻,外形美观。结论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指征宽,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外形美观,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108例,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疼痛情况、术后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30 min,住院时间5.5 d(2~8 d);术后切口无明显疼痛,无紧绷感;术后6~8 h下床活动,术后6 h进食,3周后恢复日常工作;术后发生尿潴留8例,腹股沟区局部肿胀2例。随访2~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操作方便,损伤少,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是理想有效的疝修补方式。  相似文献   

5.
白东  张健  周忠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01-1303,1310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及腹腔镜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效果,探讨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24例)和开放组(32例),对2组切口疝类型、腹壁缺损大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开放组。结论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它可以从腹腔内在原切口薄弱区添加一个MESH,修复缺损,加强腹壁,避免切开原切口,避免分离腹壁组织,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力学原理,是修补腹壁切口疝的理想术式,特别对于巨大腹壁切口疝优于开放式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定位及大小测量及合并其它畸形的准确性。方法收集超声资料并获手术证实的180例室缺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单纯室缺128例(71%),室缺合并其它畸形52例(2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定位及大小的测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应多切面多角度认真探查,尽量减少漏诊,误诊,给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了15例室间隔缺损经胸小切口封堵手术后患者儿的护理体会。术前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评估,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引流管的护理,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儿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并且有效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无张力修补术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手术时间平均45min,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较早,最短术后6h,最长术后1天。术后疼痛轻,无牵拉感,均未用止痛药。阴囊水肿6例,阴囊血肿2例,无切口感染者,术后3天出院,平均住院天数6天,术后门诊拆线,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无张力修补术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的前入路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痊愈,手术时间平均45min,术后6h~24h下床活动。术后无尿潴留、切口感染及局部异物感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符合腹股沟解剖学特点,缩短了手术及住院时间。该技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一种合理、可靠的无张力疝修补方式。  相似文献   

10.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修补治疗。结果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40 min。术后6 h可进食,24h后可下床活动,无腹股沟区紧缩感,无疼痛,术后2~5 d切口愈合出院,患者可自由活动,日常生活无受限。4例出现尿潴留,2例切口轻微隆起并有异物感,予相应治疗后均痊愈。无阴囊积液、伤口感染、心肺脑及其他并发症。随防1个月~2 a,无一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操作简单、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更适合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现代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在儿童和成人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成功接受封堵器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其中儿童组113例,成人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应用特殊封堵器、术后心律失常、术后残余分流的比率以及手术时间、术后24hC反应蛋白(CR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测定值。结果儿童组和成人组患者应用特殊封堵器、术后心律失常及术后残余分流比率分别为23.9%比27.6%、32.7%比37.9%、10.6%比6.9%;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24hCRP和cTnI测定值分别为(50±35)min比(47±20)min、(2.31±1.23)mg/L比(2.29±1.15)mg/L、(0.18±0.14)ng/L比(0.12±0.08)n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在儿童和成人中未见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腹股沟疝患者,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术后6~10h均能下床活动,4~8d均治愈出院,术中基本无出血,无切口感染情况发生,无阴囊肿胀。手术时间35~90min,平均50min;所有患者切口疼痛轻微,疼痛时间1~2d,均可耐受,不需要使用止痛药物。继续随访1-4年,均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64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均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45min,治疗效果较满意,术后一天内即可下床走路,术后无切口感染、血肿症状发生。术后随访64例患者中有1例复发,2例出现局部慢性疼痛。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疾病的合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和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1月共手术治疗18岁以上的继发孔房缺患者112例,其中男38例,女74例;年龄18~66岁,平均36.8±17.6岁;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46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采用直接缝合或心包补片法修补房间隔缺损,三尖瓣明显关闭不全者23例,采用Devega法进行三尖瓣环成形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主动脉阻断时间7~22min,平均10.3±6.2min;体外循环时间20~56min,平均32.6±14.2min,术后随访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本中心手术治疗成人继发孔房缺疗效满意,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积极有效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20例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结果:20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54min,平均住院时间7.5d。术后并发症:尿潴留3例,阴囊积液1例,对症治疗均痊愈,无切口感染及液化。20例患者均随诊1~5年,无再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应作为治疗成人腹股沟复发疝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张万军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144-144,148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25例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结果:25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54min,平均住院时间7.5d。术后并发症:尿潴留3例,阴囊积液1例,对症治疗均痊愈,无切口感染及液化。25例患者均随诊1~5年,无再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应作为治疗成人腹股沟复发疝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普里灵疝装置(UHS)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30例行腹膜前间隙置入UHS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52min,术后患者牵拉感、切口疼痛及阴囊肿胀轻微,无感染、积液、灼痛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无复发、腹股沟区无慢性疼痛。结论:超普里灵疝装置修补了耻骨肌孔,疗效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可有效减少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的不适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早期修补的疗效。方法:采用原切口进入、进口钛网覆盖法对52例颅骨缺损行早期修补。结果:52例患者经颅骨修补术后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颅骨缺损可行早期修补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股沟复发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到万州区人民医院就诊35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复发疝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5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全部治愈,术后切口疼痛轻微,可耐受,未使用止痛药物,疼痛消失时间(2.0±0.6)d。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心、肝、脑等器质性并发症,2例急性尿潴留患者经留置尿管后好转,1例阴囊积液患者经注射器穿刺抽液后好转。随访24个月,随访率100%,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0min,切口疼痛2~7d,术后6h下床活动,无感染病例,腹股沟异物感4例,麻木2例。结论: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是一项符合生理解剖结构的治疗技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