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网络与信息》2010,(10):36-36
目前市面上的交换机产品可以分为二层、三层和四层,我们最常见的是二层和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适用于小型的局域网络,二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快大型局域网络内部的数据的快速转发,加入路由功能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而对于四层交换机很多朋友都是一知半解,在选购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入手。今天.小编就把选购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
摘要:本文针对路由器与第三层交换机在Intranet中应用的瓶颈问题,分析了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工作机制和多层交换机在Intranet中的应用优势,提出了多层交换机在现实各VLAN间通信、与Intranet的互连、网络安全与管理及QoS等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3.
刘文锋 《福建电脑》2010,26(6):58-58,97
通过对层三设备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VLAN实验划分,探讨了层三设备在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得到了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的的详细区别。  相似文献   

4.
三层交换机既实现数据的高速交换,又完成VLAN之间的路由.在网络规划设计时,利用两台互为备份设备第三层路由模块的连接和第二层交换模块的连接的结合来达到冗余备份、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功能.本文详细阐述了三层交换机进行VRRp冗余备份时所采用的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宽带高速网络中,三层交换机是关键设备,它集第二层交换技术和第三层路由技术的优势于一体.在对三层交换机系统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模块化的交叉开关(crossbar)结构的三层交换机系统结构设计方案,它实现了快速以太网交换、千兆以太网交换和ATM上行接入等功能.详细介绍了实现的系统结构的各个功能模块,给出了对该三层交换机测试的方法.通过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电磁兼容性(EMC)测试,表明我们所研制的GY-302A三层交换机达到了预定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的分析,从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带宽、网络优化三个方面探讨了构建三层交换以太网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基于VLAN的局域网和基于VPN的广域网的互连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VLAN技术在二、三层交换机上的应用以及通过干线将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之间、三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及通过VPN技术建立异地通信,最终完成不同网段之间的操作系统通过网关和路由进行局域和广域互连。  相似文献   

8.
3Com:60万开始     
3Com 公司自1993年以来售出的第三层交换机的累计端口数已超过60万个,从而成为巳启用的网络中第三层交换机的最大群体。3Com 公司的第三层交换机的第三层交换速度超过100万个数据包/秒,这是当今最快的 LAN传输速度。与过时的骨干网路由器解决方案相比,3Com 公司的解决方案快4倍,而成本只是路由器的1/5。3Com 公司将继续提供业界高性能的第三层交换机解决方案,总体传输速度将超过3000万个数据包/秒。  相似文献   

9.
现在网络建设中,三层交换机以其高效的性能、优良的性价比得到用户的认可。本文从传统交换技术与三层交换技术的比较中,对第三层交换技术进行了分析,对三层交换与VLAN之间的关系也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第三层交换对提高网络的运行速度和扩展网络的规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已得到了业界的公认。伴随着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发展,一些网络生产厂家推出了多层交换机,它将传统的LAN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功能集成到了一起;而一些崭露头角的小公司(如ArrowPoint Communications和Altron Networks)则提出了第四层交换机的新概念,试图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功能模块。一、多层交换机的概念 多层交换机在逻辑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在传统第二层交换机设备的基础上,附带有第三层(网络层)路由交换功能的设备;这种集成的设备在第二层的端口和第三层的端口之间实现了高速互联,第三层交换模块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IP寻址器和MAC寻址器,网络节点为了将数据包转发给其它不同的子网,首先将IP数据包传给第三层转换功能模块,然后再转发给其它子网。第三层交换机从路由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泰州市中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防ARP攻击的设计与实现方案.从防ARP攻击三层交换机的选型.再到接入层交换机的接入.具体功能网段的划分以及整个网络安全设置的考虑.都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局域网技术已经很成熟,一般是以千兆三层交换机为核心的主流网络模型,保护着各种重要的资源服务器。本文提出了优化使用虚拟局域网、访问控制列表、端口安全等交换机技术构建局域网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3.
潘楠  王勇  陶晓玲 《计算机工程》2012,38(2):103-105
为提高链路层网络拓扑发现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拓扑发现算法。将交换机间的连接网络用树形结构表示,自顶向下逐层确定每个交换机的连接关系。通过修改连接关系的判定条件,并结合线程池和哈希查找技术,提高拓扑发现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获得完整的网络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4.
基于端口流量的物理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物理网络拓扑从第二层反映出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关系,它在网络管理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对交换机端口流量的分析,提出在交换式以太网中利用端口流量进行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即端口流量法。该方法适用于多数交换式以太网环境,在实验环境中较好地发现物理网络拓扑。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标准的SNMP协议,直接读写3层交换机Mib库,实现Web服务和后台服务对3层交换机的自动化管理,给出了关键代码和运行结果,减轻了网络管理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三层交换机开始取代路由器,成为内部网完成三层转发的核心设备。介绍了千兆三层交换机SW1200软件系统的设计。首先介绍了SW1200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平台,接着采用网络层次模型分析系统的软硬件关系,给出软件系统框架的设计,最后论述框架内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重点是实现三层交换的核心驱动和三层任务。  相似文献   

17.
软件定义网络引入了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的分离,同时也带来了比传统网络更多的攻击方式。针对软件定义网络从检测出异常到攻击防御结束过程中新流表项下发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为交换机引入安全等级划分机制,根据交换机所处的状态,将交换机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并将攻击检测与路由选择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交换机等级划分的安全路由策略能够使软件定义网络面对攻击表现出动态可伸缩的能力,从而减小攻击对网络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随着以太网交换机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网络,设备维护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在国内,以太网交换机集群管理是实现交换机远程集中管理、维护方便的新技术。目前,国际上虽仍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但在通信行业内,此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交换机产品和各项组网工程。通过介绍集群管理在较大规模校园网中的设计与应用,从总体上对集群管理协议在网络中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High-radix switches reduce network cost and improve network performance, especially in large switch-based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scale to implement such switches in a single chip. An interesting alternative for building high-radix switches consists of combining several current smaller single-chip switches to obtain switches with a greater number of ports. A key design issue of this kind of high-radix switches is the internal switch configuration, specifically,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ports of these high-radix switches and the ports of their smaller internal single-chip switches. In this paper we u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ata mining technique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mal internal configuration of all the switches in the network of large supercomputers running parallel application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the resultant switch configurations, it is possible to achieve similar performance as with single-chip switches with the same radix, which would be unfeasible with the current integration scale.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泛洪攻击导致的上层性能瓶颈和过载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自组织映射(DSOM)结合K-均值聚类的网络流量攻击检测方法。首先,位于应用层的DSOM控制器将现有数据集发送给集成了DSOM扩展包的交换机,在每个交换机上分别训练DSOM映射;然后,在预定时间内合并DSOM映射;最后,DSOM控制器将合并后的DSOM映射发送到所有OpenFlow交换机,利用K-均值聚类完成最终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DSOM方案能够有效检测异常流量、解决瓶颈问题,相比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该方法提高了系统对攻击流量的反应速度,同时给网络系统带来较小的开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