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负荷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例健康受试者和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运动负荷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运动前静息时,两组t-PA活性无显著差异,而PAI-1活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运动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t-P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0.96±0.45IU/ml对1.89±0.68IU/ml,P<0.01),PAI-1活性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12.0%对31.9%),使其PAI-1活性仍显著高于对照组(8.20±2.28AU/ml对4.21±0.68AU/ml,P<0.01).提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不论是静息,还是在运动负荷激发后,均存在着纤溶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明确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均取早晨空腹静脉血,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和PAI-1的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其血浆中vWF的含量。结果(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t-P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0.2±0.11IU/ml∶0.4±0.09IU/ml,P<0.05),而PAI-1活性则较对照组增高(0.9±0.32AU/ml∶0.53±0.30AU/ml,P<0.05),vW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565±80.5)%∶(80±55.6)%,P<0.001];(2)PAI-1活性与vWF的含量呈正相关;(3)PAI-1活性、vWF含量均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纤溶活性降低、血管内皮受损使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方法 对1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4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脂蛋白(a)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t-PA与PAI-1活性,并进行比较。 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为(343±136)mg/L,血浆PAI-1活性为(896±97)AU/L,对照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及PAI-1活性分别为(205±110)mg/L和(587±142)AU/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组t-PA活性为(223±77)IU/L,对照组为(424±121)IU/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t-PA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326,P<0.01),与PAI-1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796,P<0.001)。结论脂蛋白(a)通过降低t-PA的活性和(或)增强PAI-1的活性,干扰纤溶系统的平衡,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高脂蛋白(a)水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每组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实验第4周末开始分别予与益气活血复方、血脂康胶囊和辛伐他汀片,持续给药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检测PAI-1、t-PA.8周末处死动物,取家兔左右颈总动脉,用透射电镜观察颈总动脉的超微结构.结果 4周末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AI-1水平持续升高,t-PA略有升高.8周末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AI-1水平明显下降(P<0.01),t-PA水平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组间PAI-1、t-P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水平证实益气活血中药能够改善颈内动脉的超微结构.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分泌,减少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分泌,从而增强纤溶活性,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Ⅱ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t-PA和PAI-1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内皮细胞(EC)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上清液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1型纤溶酶原抑制剂(PAI-1)抗原,观察不同浓度AngⅡ对EC分泌t-PA,PAI-1抗原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AngⅡ(0、10-10、10-9、10-8、10-7和10-6mol/L)与EC共孵育4 h,培养上清液中PAI-1抗原含量分别为(94.00±18.62)、(136.10±19.20)、(164.22±25.60)、(188.00±22.36)、(140.50±25.31)和(124.48±24.20)ng/3×105EC,t-PA抗原含量无明显变化;10-8mol/L AngⅡ与EC共孵育1-24 h,从2 h开始培养上清液中PAI-1抗原含量明显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4 h组升幅最大(3.5倍)。结论:一定浓度的AngⅡ可刺激HUVEC分泌PAI-1抗原。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象改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象变化,为预防本病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ACL 2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及纤溶有关指标.用血浆纤维蛋白原(Fg)功能自动化仪检测Fg浓度及其分子的功能,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 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浓度(3.38±1.3)g*L-1,其分子功能4.33±0.58,与对照组相比,P<0.05;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72.2±13.2)%,t-PA活性(0.89±0.16)IU*ml-1、PAI-1活性(8.27±1.34)IU*ml-1,与正常组相比,P<0.05. 结论血浆Fg浓度升高及其分子功能增强,AT-Ⅲ活性降低、t-PA活性降低及PAI-1活性增强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凝血象变化.检测凝血及纤溶有利于本病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卡托普利对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时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观察卡托普利 (开搏通 ,captopril)对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时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以兔右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为实验模型 ,36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 )、单纯损伤组、损伤 +药物治疗组 (简称药物治疗组 ) ,每组各 12只。药物治疗组术前1d至术后 30d给予captopril2mg·kg 1 ·d 1 ,余二组不给药 ,用ELISA法检测各组术前、术后 1、3、7、14、30d的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的水平 ,并于术后 30d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各组血管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度。结果 动脉球囊损伤后 ,药物治疗组PAI 1水平、内膜的厚度及管腔狭窄度均明显低于单纯损伤组。结论 血管球囊损伤术后纤溶系统作用的减弱影响动脉壁损伤再修复过程 ,captopril可使纤溶系统保持平衡 ,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纤溶参数的变化,并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纤溶参数的影响。方法测定87例正常对照者和108例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随后108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辛伐他汀40mg每日一次(辛伐他汀组)。治疗14d后复测t-PA活性和PAI-1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冠心病患者纤溶参数异常,t-PA活性下降,PAI-1活性上升(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纤溶参数无显著变化(P>0.05)。辛伐他汀组纤溶参数明显改善,表现为t-PA活性上升,PAI-1活性下降(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纤溶参数明显异常,辛伐他汀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纤溶参数。  相似文献   

9.
采用兔髂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建立血管成形术动物模型,观察一氧化氮(NO)的前体L一精氨酸(L-Arg)对动脉损伤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动态变化和动脉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术后6h、24h、48h血浆GMP-140活性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并于24h达到高峰,1周回到基础值;同时tPA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AI-1活性升高.L-Arg可显著降低血浆GMP-140活性,并伴有tPA升高,PAI一1下降(两组比较P<0.05或P<0.01).4周后动脉新生内膜面积、新生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比值明显降低(两组比较P<0 .01).提示L一Arg可明显抑制动脉损伤后血小板的活化,激活纤溶系统,使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减轻,达到降低新生内膜形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球囊介入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纤溶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分别采用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和短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纤维蛋白肽A(FPA)等纤溶及凝血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球囊直径、球囊长度及球囊扩张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3.45、18.76、8.94,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即刻t-PA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24 h,研究组t-PA含量较本组术后即刻及对照组均明显上升,恢复至术前水平(t=5.32,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FPA、PAI-1含量均较本组术前明显上升(t =3.95、3.86、4.21、4.82,P<0.05);而在术后24 h两组PAI-1含量与本组术后即刻相比较明显下降(t=4.25、4.38,P<0.05),而且研究组在术后24 h与同期的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明显(t=3.01、3.17,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 FPA含量也明显下降(t=3.11、3.84,P<0.05),与术前FPA水平相接近.结论 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可以降低术后血栓事件发生率,预防术后再狭窄率低,即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可增强纤溶系统活性,减弱凝血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蒙古族冠心病(CHD)发病与血浆纤溶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32例蒙古族CHD患者、30例蒙古族无CHD者(对照组),41例汉族CHD患者、55例汉族正常人(对照组)晨起空腹静脉血,肝素抗凝后冷冻保存。t-PA、PAI-1含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法(ELISA);Fbg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法测定。结果蒙古族CHD组、蒙古族对照组、汉族CHD组、汉族正常组的年龄与Fbg、t-PA、PAI-1无相关性。无论是蒙古族CHD组还是汉族CHD组血浆PAI-1、PAI-1/t-PA值均比无CHD的对照组低,而Fbg、t-PA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蒙古族CHD组的t-PA、PAI-1/t-PA值较汉族CHD组低,Fbg值高,而PAI-1无统计学意义;在蒙古族CHD组与汉族正常组比较中,Fbg、PAI-1、PAI-1/t-PA有意义;而两个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只发现t-PA、PAI-1/t-PA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HD患者血浆纤溶活性降低,主要与PAI-1水平增高有关;蒙古族CHD患者较汉族CHD患者血浆纤溶活性降低,主要与t-PA水平降低及Fbg水平增高有关;蒙古族对照组较汉族对照组血浆纤溶活性降低,主要与t-PA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纤溶功能的变化以及伊贝沙坦对其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EH)2级患者42例(EH组),健康对照者30例(对照组);EH患者服用伊贝沙坦150 mg/d,观察对照组及EH组用药前后对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用药前EH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纵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后纤溶指标PAI-1显著降低(P<0.01),t-PA水平增高(P<0.05)。结论:EH患者存在血纤溶功能异常,伊贝沙坦可改善EH患者纤溶功能失调,对PAI-1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因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关系.将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内膜中层厚度分为4组并设健康对照组,分析CAS程度与血浆t-PA、PAI-1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CAS程度与t-P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23,P<0.01),与PAI-1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0.851,P<0.01).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大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术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0例CHD患者及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浆t-PA、PAI-1水平.所有CHD患者分别于介入封堵术前头天,术后24 h,1、3、6、12个月检测血浆t-PA、PAI-1水平.结果介入封堵术前,CHD患者血浆t-PA、PAI-1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介入封堵术后1个月,CHD组血浆PAI-1水平开始逐渐下降,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水平;血浆t-PA水平在术后1个月升高,术后3个月始下降,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水平.结论介入封堵术可通过改变血浆t-PA、PAI-1水平而改善成人CHD患者的内源性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耐量低减患者的血脂与PAI-1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合并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低纤溶活性状态及其特点。方法把UAP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和IGT组,测PAI-1t、-PA含量及血脂、胰岛素水平。结果UAP合并IGT患者较正常对照组PAI-1增高,t-PA下降,t-PA/PAI-1比值下降(P<0.01),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酶(HDL-C)降低(P<0.05)。较UAP不合并IGT患者PAI-1增高,t-PA下降,t-PA/PAI-1比值下降(P<0.05)。结论UAP合并IGT患者存在较低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6.
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PA和PAI-1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0例CHF患者(CHF组)及2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浆t-PA、PAI-1水平。CHF组患者又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亚组和培哚普利亚组。培哚普利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2~4mg,每日1次。所有CHF患者治疗2周后复测血浆t-PA、PAI-1水平。结果CHF患者血浆t-PA、PAI-1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培哚普利亚组血浆PAI-1水平比常规治疗亚组明显降低(P<0.01),血浆t-PA水平比常规治疗亚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培哚普利不仅可降低PAI-1水平,而且可升高t-PA水平,改善内源性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抑制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观察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葛根素抑制损伤部位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药效。复制球囊损伤家兔髂动脉造成血管狭窄模型 ,实验分为 5 0mg (kg·d)葛根素治疗组、10 0mg (kg·d)葛根素治疗组和手术对照组 ,通过体外超声定期检测血管腔直径 ,病理切片观察血管内膜和中膜面积。结果发现 ,球囊损伤术后第 5周 5 0mg (kg·d)葛根素治疗组的血管直径 (1.6 6± 0 .4 1mm)和 10 0mg (kg·d)葛根素治疗组的血管直径 (1.5 9± 0 .17mm)显著高于对照组(1.13± 0 .4 3mm)。病理切片结果发现 10 0mg (kg·d)葛根素治疗组内膜 /中膜面积比 (36 %± 18% )显著低于对照组(12 4 %± 6 4 % )。结果提示 ,葛根素对球囊损伤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及肺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体内凝血纤溶系统及肺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80例PTE患者(急性大面积PTE组20例、非大面积PTE组60例)、4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血浆蛋白S(Ps)、血浆蛋白C(Pc)、凝血酶调节蛋白(TM)、抗心磷脂抗体(ACA)、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结果急性大面积PTE组患者血D-D、t-PA、PAI-1、Ps、TM、含量分别为(1.46±0.62)mg/L、(11.4±6.9)μg/L、(88.2±27.5)μg/L、(22.40±9.40)mg/L、(6.8±1.1)μg/L,非大面积PTE组分别是(0.92±0.27)mg/L、(6.6±1.5)μg/L、(60.1±26.1)μg/L、(23.90±10.70)mg/L、(6.3±1.5)μ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8±0.10)mg/L、(4.7±1.4)μg/L、(35.7±9.2)μg/L、(16.10±6.20)mg/L、(3.0±0.5)μg/L(分别P<0.01、<0.05)。急性大面积PTE组患者血AT-Ⅲ含量为(86.0±11.8)%,非大面积PTE组为(90.1±9.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2.6±9.20)%(P分别<0.01、0.05)。两PET组患者ACA-IgG、IgM、Ig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失衡和肺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34例EH患者应用氯沙坦治疗4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内皮细胞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治疗前EH患者血浆t-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AI-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氯沙坦治疗4周后,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无明显变化,血浆t-PA水平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而PAI-1水平明显降低,t-PA/PAI-1比值升高(均P<0.01)。结论EH患者存在着内源性纤溶功能紊乱,氯沙坦可以改善EH患者的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纤溶活性与脂蛋白(a)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抗原含量及脂蛋白(a)[Lp(a)]的水平,探讨纤溶活性与Lp(a)对冠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54例发病1 h~8 h以内的ACS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据病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浆t-PA、PAI-1抗原含量,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Lp(a)的浓度,比较两组中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UAP组及AMI组血浆t-PA、 PAI-1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t-PA在UAP组与AMI患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而AMI组PAI-1含量较UAP组明显增高.UAP组及AMI组血浆Lp(a)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AMI组又较UAP组明显升高.血浆Lp(a)水平与PAI-1含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与t-PA含量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 冠脉血栓疾病发生时,血浆纤溶活性下降,t-PA、PAI-1抗原含量增加,以PAI-1增加为明显;血浆Lp(a)水平增高.Lp(a)促进PAI-1的分泌,抑制t-PA的分泌,减弱t-PA活性,打破了t-PA与PAI-1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