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了解文科大学生宽恕行为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宽恕倾向量表、自尊量表、多维一多向归因量表、艾克森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分析文科大学生宽恕行为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可见,总体上文科生的宽恕水平受到自尊、人际努力失败和人际情境成功、情绪、外内向、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了解文科大学生宽恕行为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宽恕倾向量表、自尊量表、多维一多向归因量表、艾克森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分析文科大学生宽恕行为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可见,总体上文科生的宽恕水平受到自尊、人际努力失败和人际情境成功、情绪、外内向、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女大学生宽恕行为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宽恕倾向量表、自尊量表、多维一多向归因量表、艾克森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分析女大学生宽恕行为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t检验得知,文科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297,P=相似文献   

4.
何浩  罗小漫 《校园心理》2015,(3):155-157
采用特质愤怒量表、自尊量表与宽恕量表对460名高等职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等职业生特质愤怒处于中等水平,自尊与宽恕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特质愤怒与自尊、自我宽恕以及宽恕他人均呈负相关,而自尊与自我宽恕、宽恕他人呈正相关;自尊对特质愤怒与宽恕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同,对宽恕他人的调节作用显著,而对自我宽恕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攻击行为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自尊量表对481名大学生施测。结果: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均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通过性别、父母教养方式以及自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攻击行为的发生。结论: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以及性别具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尊与宽恕倾向的关系,并验证归因在自尊和宽恕倾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方法:采用SES、MMCS和Heartland宽恕量表调查了193名大学生.结果:自尊与人际宽恕、自我宽恕呈显著正相关;高自尊者容易宽恕他人和自己,且高自尊者更倾向于内控归因,从而容易宽恕他人.对于男生群体,自尊完全通过归因影响人际宽恕,但这一中介作用在女生群体中并没有体现.结论:需进一步研究自尊与宽恕的关系、归因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尊水平、同伴接纳与不同宽恕的关系以及同伴接纳在自尊与不同宽恕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以446名初二学生为被试进行测量。结果:1初中生自尊水平、同伴接纳和不同宽恕之间均显著正相关,但自尊与宽恕自己比自尊与宽恕他人有更高的相关;2同伴接纳在自尊水平和宽恕自己、总的宽恕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自尊水平和宽恕他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对于不同的宽恕对象,自尊和同伴接纳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个体自尊、集体自尊与行为抑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个体自尊、集体自尊与行为抑制的关系。方法采用个体自尊量表、集体自尊量表、行为抑制量表对271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个体自尊与行为抑制及其3个维度:求助、支配、自信心呈显著负相关;2集体自尊与求助抑制、自信心抑制、亲密关系抑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拒绝抑制、疏远抑制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个体自尊与集体自尊预测不同维度的行为抑制。  相似文献   

9.
嫉妒与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求嫉妒与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所不同类型高校209名大学生进行White习惯性及关系嫉妒量表、Brinde自我报告嫉妒量表、Buunk嫉妒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测试。结果:①嫉妒与自尊负相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也负相关,自尊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正相关。②高自尊高效能大学生体会的嫉妒显著低于低自尊低效能大学生。③自尊水平的不同影响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体会到的嫉妒,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不同影响大学生各种情境中广泛的自我嫉妒体验和处在爱情情境中的个体的嫉妒行为反应。结论:提高大学生自尊和自我效能以减弱嫉妒的消极心理影响,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0.
师范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师范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症状白评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大学生行为抑制量表以及自尊量表对386名师范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有较紧密的关系:高自尊个体有着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自尊的个体不仅有着较少的心身症状、并且有着较高的自我和谐与较少的行为抑制。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自尊对师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