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泄洪消能布置是龙桥水电站枢纽工程设计难点之一,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及优化研究,提出利用滑雪道结合高低坎布置的新型消能工使下泄水流在空中充分碰撞,明显提高消能效果,大大减轻对下游河道的冲刷,解决了消能防冲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
龙桥水电站双曲拱坝,由设在坝顶中央的3个表孔溢洪道泄洪,通过1∶60 的水工整体模型对其泄洪消能布置进行了研究, 最终中孔采用滑雪道式溢洪道,两边孔采用新型折流器实现了高低坎水流碰撞和横向扩散碰撞能;增加了落水面积,充分利用下游河道水体消能,较好地解决了消能防冲问题,使冲刷深度由30 m 左右减至18 m 以下.试验提出的布置方式和消能工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布垭水利枢纽岸边溢洪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布垭水利枢纽具有水头高、流量大、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布置集中等特点.因消能区地层抗冲能力差,故泄洪消能设计难度较大.经多方案比选,泄洪消能建筑物采用岸边溢洪道全表孔布置方案,溢洪道采用阶梯式窄缝鼻坎挑流消能,下游防冲建筑物采用护岸不护底的防淘墙方案.阐述了泄洪消能特点及设计原则,对溢洪道布置、泄洪方案、消能方案、溢洪道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天花板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采用坝身泄洪,遵循"水舌平面分散、纵向分层拉开、总体入水归槽"的原则,未设置水垫塘及二道坝.经水工模型试验验证,鼻坎布置合理,消能效果较好,不仅节省了工程投资,也缩短了工期.天花板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对规模和条件类似工程泄洪消能建筑物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雷公井水电站泄洪建筑物的布置,根据工程区的地形、地质条件,水文特性及枢纽布置方案的比较论证,泄洪建筑物采用了坝身高,中坎自由挑流联合泄洪方案。经水工模型试验论证,泄洪能力和消能防冲满足泄洪安全要求。取得较好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拱坝泄洪消能的特点是坝高落差大 ,流量大 ,功率大 ,位于河谷狭窄地区 ,泄洪消能与防冲问题突出 .经科学研究 ,采用“分散泄洪 ,削弱水流冲击力 ,加固河床 ,增强河道抗冲能力”的综合治理措施 ,较好地解决泄洪消能布置问题 .提出了表孔大差动坎加分流齿、双层多孔、水流撞击、下设水垫塘联合消能的典型布置方案 ,经实践证明 ,方案可靠 ,消能效果好 .  相似文献   

7.
高拱坝泄洪消能防冲技术发展与应用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兴斌  袁玲玲 《水电站设计》2003,19(1):59-63,102
高拱坝泄洪消能的特点是坝高落差大,流量大,功率大,位于河谷狭窄地区,泄洪消能与防冲问题突出,经科学研究,采用“分散泄洪,削弱水流冲击力,加固河床,增强河道抗冲能力”的综合治理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泄洪消能布置问题。提出了表孔大差动坎加分流齿,双层多孔,水流撞击,下设水垫塘联合消能的典型布置方案,经实践证明,方案可靠,消能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秦竹芳 《小水电》1999,(1):42-43
雷公井水电站泄洪建筑物的布置,根据工程区的地形,地质条件水文特性及枢纽布置方案的比较论证,泄洪建筑物采用了坝身高,中坎自由挑流联合泄洪方案,经水工模型试验论证,泄洪能力和消能防冲满足泄洪安全要求,取得了较好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拱坝泄洪消能水力设计研究与应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拱坝泄洪消能的特点是坝高落差大,流量大,功率大,位于河谷狭窄地区,泄洪消能与防冲问题突出,经科学研究,采用“分散泄洪,消弱水流冲击力,加固河床,增强河道抗冲能力”的综合治理措施,较好地解决泄洪能布置问题,提出了表孔大差动坎加分流齿,双层多孔,水流撞击,下设水垫塘联合消能的典型布置方案,经实践证明,方案可靠,消能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疏勒河青羊沟水电站枢纽挑流消能鼻坎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羊沟水电站枢纽采用挑流消能设计,枢纽布置为3孔泄洪表孔和1孔泄洪冲沙表孔。枢纽下游河床非常狭窄,宽度仅为20余m,消能防冲设计难度大,对挑流鼻坎在不同流量下的水力性能要求很高。原设计采用宽尾墩结合扭曲式鼻坎消能,左右表孔出口水流对两岸坡脚有直接冲刷,且对下游河道的冲刷深度较大。针对原设计水流冲刷两岸及冲深较大的问题,结合枢纽水工模型试验,优化了鼻坎体型,使挑坎结构布置安全、合理,并满足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