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5月4—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这次会议,以儿科外治法的临床应用、儿科剂型改革的研究以及儿科今后发展方向的探讨为主要议题。其中儿科外治法的临床应用又是儿科剂改和儿科今后发展方向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儿科外治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实践证  相似文献   

2.
紫草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功效,且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紫草提取物的药理研究,结合现代儿科临床疾病的疾病谱,试述紫草提取物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紫草提取物在儿科皮肤病、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性早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药理研究及临床试验,希望能更好地来指导紫草提取物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方向,扩大紫草提取物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以期对于儿科临床缺少安全有效药物的现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对治疗成人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肾小球疾病及抗肿瘤转移等方面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而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文章就近年对川芎嗪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紫草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儿科多用于紫癜、尿布疹、水痘等出疹性疾病,结合紫草的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将其用于以往较少应用的儿科疾病中,临床效果显著,紫草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范围得到扩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科中成药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为中成药在儿科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儿科的中成药处方628张,核对各种中成药的组成和适应症,分析儿科中成药临床应用不合理的情况。结果我院儿科常用的中成药有沙棘干乳剂、甘桔清咽颗粒、小儿定喘口服液、玉屏风颗粒、生血宝合剂和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6种。628张处方核查发现不合理处方76张,不合理应用的情况为选择药物与临床诊断不符、重复用药和用法用量不适宜、中成药与中药饮片联合应用存在配伍禁忌和药物给药途径不适宜,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最多,其次为选择药物与临床诊断不符和重复用药。结论临床医师使用中成药时须严格遵守用药原则以辨证用药、减少重复用药、规范给药剂量,促进中成药在儿科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儿科抗菌类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婴幼儿及儿童生理特点,结合临床儿科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了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以促进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该文提出儿科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要点,论述儿科范围内抗生素在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感染性腹泻、支气管肺炎中的合理应用,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药物副作用给儿科患者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杨蕾  李静 《中医药导报》2021,27(3):164-166,170
通过介绍捏脊疗法的历史渊源和操作方法,总结其治疗儿科疾病的现代机理及在儿科各系统疾病,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认为近年来捏脊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进一步扩大,但大多配合其他疗法治疗,临床疗效较佳。但在其治疗机理、标准化、适应病症、治疗疾病的注意事项及操作禁忌、进一步明确综合疗法如何联合临床效果更佳、疗程如何安排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阐述现代医学及中医学理论下的儿科学及儿童用药特点,探讨中医药在儿科领域应用的特殊性,指出儿科专业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势在必行。为此需要整合优势资源、开创联合培养模式;夯实西药基础、重视兼容并包;立足中药特色、突出儿科特点。  相似文献   

10.
综述近20年膏摩临床应用文献,分析其在骨科、儿科、皮肤科、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儿科治疗的对象为年龄较小的患儿,其在机体功能及相关抵抗力方面均未得到较好发育,因此在治疗药物的使用上需着重注意安全性。基于这种特点,安全有效的思密达在儿科得到了较好应用。本文分析了思密达在儿科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庆林 《江苏中医药》2003,24(12):53-54
综合近10年来蝉蜕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发现其广泛应用于儿科呼吸、神经、循环、泌尿、皮肤、肛肠等多种系统疾病的治疗,并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也指出蝉蜕在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莪术油在治疗肿瘤、宫颈糜烂、阴道炎、皮肤损伤等方面疗效显著,在抗早孕及抗病毒感染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近年来,其在儿科领域的临床价值也日渐突出,就近年来莪术油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中药灌肠疗法在儿科应用的机理、给药方法、制剂选择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调气法,包括行气、降逆、开郁、益气等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气滞、气逆、气郁、气虚的病证,在临床应用甚为广泛。笔者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师从老中医肖诏玮主任。肖主任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是福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福建中医学院教授,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6.
桂枝汤及其类方在儿科中应用广泛,具有药味较少、疗效较好的优点。此文意在探究桂枝汤类方在儿科中的具体应用。作者通过翻阅大量书籍与文献,搜集并整理桂枝汤类方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包括病案及相关研究,总结桂枝汤类方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生长发育、内科杂病等疾病中的运用,做一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7.
在回顾药浴法治疗儿科疾病的特点及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对中医药浴法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认为中医药浴疗法治疗儿科疾病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现有研究还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为诸多补气方中最具代表性的古方,通过收集5年来关于补中益气汤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及男科等均有临床应用记录,且对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泌尿系统、妇产科、男科、儿科及外科等疾病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对补中益气汤在妇产科临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整理总结其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减少医院儿科常用药物出现用药错误情况,使临床用药更加规范化、安全化及简洁化,为此制定儿科安全用药表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医院儿科临床用药安全现状,对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总结并制定儿科安全用药表格,为实施前。2018年在医院儿科临床上实施儿科安全用药表格,为实施后。随机选取实施前后儿科护士各20名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实施后护士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儿科安全用药表格的制定规范了用药剂量与配药方法,其应用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临床用药安全性,使患儿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治疗,并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王敏 《四川中医》2010,(2):94-95
作者在儿科临证中以辨证准确为前提,适时应用中医下法对儿科临床多种热性急症予以施治,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