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提高诊断滚动轴承故障的效率和准确率,本文将小波包变换、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三者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和GA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由小波包的分解与重构在滚动轴承故障原始信号中提取有效的故障特征向量,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然后训练和诊断滚动轴承信号的故障类型。同时,运用Matlab软件把采集的数据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BP神经网络,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对故障的诊断正确率更高,并且收敛速度较快,说明由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遗传算法的引入使轴承故障诊断的适应度和准确率更高。该研究为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小波分析具有数据压缩和特征提取的特性,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映射和学习推理的优点.结合三者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小波与神经网络的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应用汽车发动机的故障数据作为实例验证,GA-WANN模型诊断速度快,鲁棒性好,故障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3.
由于变压器故障征兆与故障类型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采用传统的BP神经网络诊断方法存在收敛速度慢、准确率低和自适应能力差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建立了以变压器的故障特征参数为输入、以主要故障类型为输出的故障诊断模型;将自适应遗传算法和RBF神经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RBF神经网络的基函数宽度和中心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RBF神经网络应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该诊断模型加快了网络收敛速度,改善了RBF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提高了故障诊断正确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将小波包分析、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特征提取和模糊规则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神经网络算法。计算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少网络的训练规模,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能够为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将小波包分析、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特征提取和模糊规则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神经网络算法.计算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少网络的训练规模,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能够为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齿轮故障征兆与故障之间具有非线性和耦合性等特点,采用BP神经网络对齿轮进行故障诊断存在着收敛速度慢和可靠性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齿轮故障诊断方法,即在利用BP神经网络对齿轮进行故障诊断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修正,得到全局的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该诊断策略具有故障诊断能力强和诊断效率高的特点,改善了齿轮故障诊断的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专家系统知识获取瓶颈的难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汽轮机数据挖掘方法.将汽轮机故障历史数据首先进行模糊化及离散化处理,接着构造一个多层的前向神经网络,然后通过教师示教的方式训练构造好的神经网络,最后进行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优化.以神经网络为知识本体,提出了汽轮机故障诊断分类规则的挖掘算法,实现了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汽轮机数据挖掘和故障诊断仿真系统,其诊断正确率达到了84%.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行,对汽轮机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特征熵-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轴承的振动信号进行三层小波包分解,提取小波包特征熵,然后构造信号的小波包特征向量,并以此向量作为故障样本对三层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实现智能化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轴承故障信号的特点,采用9/7提升小波包和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s)相结合的算法对轴承故障进行诊断。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并对其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对得到的特征向量进行类别判定。在VB和Matlab设计的故障诊断仿真实验平台上,验证了9/7提升小波包和概率神经网络混合的故障诊断方法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0.
遗传神经网络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本文采用一种将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结合的智能诊断方法-GA-BP算法,实现了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该方法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代替了原来BP网络随机设定的初始权值和阈值,然后再用改进BP算法进行训练.通过仿真结果比较分析,经过遗传算法优化过的神经网络的训练步教大大减少.克服了传统BP算法的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微电网系统运行方式灵活、拓扑结构多样的特点,基于对小波变换、奇异值分解和泛化信息熵基本理论的分析,揭示了小波奇异熵能够对故障信号给出确定的量度,将小波奇异熵与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 SOM)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能够适应微电网系统拓扑结构变化情况的故障诊断方法。 利用PSCAD4.2建立了微电网故障仿真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仿真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故障位置、故障时刻等因素的影响,在微电网系统拓扑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实现有效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2.
对汽轮机转子故障进行诊断是确保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关键。振动信号的分析在汽轮机转子故障诊断中广泛应用。应用小波包分析方法提取振动信号特征值,进一步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量,建立信号特征与其故障类型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神经网络实现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汽轮机转子故障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微电网技术的持续发展,电力用户对其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微电网故障诊断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MODWT)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微电网故障诊断新方法,并通过仿真与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故障类型,且不受故障初始相位角和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与现有的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诊断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提供更好的故障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包信息熵和小波神经网络的异步电机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基于小波包信息熵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异步电机进行故障诊断。将故障信号进行小波包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取信号的小波包能谱熵和小波包系数熵,构成信号的信息熵特征向量。训练小波神经网络使其在输入特征向量后能有效检测并输出故障模式,以实现对单一故障和复合故障的诊断。通过内嵌的方式把小波变换融入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自适应分辨率和容错能力,可以有效避免局部最小值以及收敛速度过于缓慢的问题。试验表明,基于小波包信息熵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方法能很好地进行异步电机的故障诊断,且该方法优于同参数下的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故障诊断效率和精准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与小波变换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对智能建筑供配电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原理对故障信息中的开关量和电气量进行筛选重组,最后运用贝叶斯网络对筛选重组后的故障信息进行建模分析,得出故障诊断结果。具体介绍了故障信息中电气量和开关量提取过程,针对现有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的故障特点,给出了相应恢复策略,以IEEE⁃39多节点复杂电力故障系统为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故障诊断结果快速性和准确性更高。研究成果对智能建筑供配电网络的故障诊断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RBF神经网络常用的3种学习算法的研究,通过对凝汽器典型故障类型与故障征兆分析,提出了基于不同学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凝汽器故障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诊断结果表明,基于3种常见学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都可以准确诊断出凝汽器的各种故障,但聚类方法和OLS算法学习速度要快得多,梯度训练方法速度较慢.研究还表明,RBF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领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车用交流发电机的特点,建立了故障现象与故障征兆列表,并应用基于交叉覆盖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实现了对该类发电机故障的模糊诊断。  相似文献   

18.
基于PSCAD/EMTDC的船舰电力系统 智能保护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电力系统保护方法存在的缺点,介绍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化保护方法原理。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基于PSCAD/EMTDC构建了电力系统仿真模型,分别以两相电流有效值和三相电流最大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保护方法用于舰船电力系统故障定位准确可行,三相电流最大值作为智能保护的输入信号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CDMA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常规故障诊断算法难以对CDMA网络故障建模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CDMA网络故障诊断模型. 该模型的输出层和输入层神经元的个数分别由CDMA网络故障类型和故障诊断所需要的输入量决定. 然后再利用故障诊断专家知识库中的故障诊断样本,对诊断模型进行训练,确定网络的连接权值和模糊隶属度函数. 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故障诊断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