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效果。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6年12月份至2017年12月份来社区医院进行儿童保健并曾患手足口病的16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相关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效果。结果:男女患儿手足口病发病概率相差不大,患病年龄3、4岁儿童比例最高,占总患病概率的60%;手足口病发病集中在4-6月和9-11月。结论:应做好小儿手足口病高发期的预防及治疗,掌握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合理化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提升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小儿快速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特点,总结护理管理经验.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年5月~2010年10月救治的96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护理资料.结果:96例患儿在住院隔离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无院内感染发生,短期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做好组织协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是做好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利萍  杨灵娟 《吉林医学》2014,(11):2475-2476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14例儿童患者,治愈308例,治愈率为98.08%。结论:加强对小儿手足口病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为医院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提供临床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在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随机选取100例,以实验室检查方法为基础,对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针对性的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以及选择性的护理方法。结果: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均全部康复出院,在进行跟踪治疗半年后,均未出现任何相关的病症。结论: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在采用科学的药物治疗方式以及精心护理,能够减少小儿手足口病的并发症,且能够有效的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医院的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对策。方法:选择我区70例小儿手足口病易感者,按照是否给予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干预对策,分预防措施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易感儿童的患病情况,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结果:预防措施干预组儿童患手足口病的比率为5.71%,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易感儿童进行预防措施干预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对于小儿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2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会萍  赵远贵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575-1576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做好消毒、卫生宣教,做好发热护理、抽搐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20例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20例患儿缩短了住院天数,痊愈出院.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卫生宣教有利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2010年包头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防治措施,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包头市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信息系统2010年疫情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包头市传染病医院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516例,重症病例11例,无死亡病例,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的儿童为主,占患病人数的82.17%.结论 手足口病传染性较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传播快,应加强宣传教育,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儿的治愈率。方法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做好预防和针对性的护理,患儿出现发热和疮疹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尽快将患儿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医疗机构对该病进行多方面的宣教,宣传该病的可防可控性,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去较为拥挤的地方,降低感染概率。在患儿发病后,做好患儿的口腔清洁,指导患儿合理饮食,加强体温监测,做好皮疹的护理,提供给家属心理安慰和疏导。结果通过对以上方法进行总结,得出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做好消毒隔离、开通绿色通道、加强知识宣传,护理措施包括口腔、饮食、发热、皮疹、心理护理。结论手足口病发病后能治愈,但没有相应的疫苗可注射,家长在平时应教育孩子勤洗手,避免发生感染。在患儿发病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该疾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新 《中外医疗》2011,30(31):149-149
当前由于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而相当部分的居民对此病的保健意识淡薄,为了控制手足口病不发生继发感染以及小儿集体感染,社区服务中心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及护理。主要分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以及对患有手足口病患儿采取何种护理措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小儿手足口病防治保健知识的宣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使社区居民掌握该病的相关知识,减少儿童患病的比例以及提高患病后恢复健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流行期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护理,减少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轻患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痛苦,提高护理效率。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4月小儿手足口病流行期收住的56例患儿的预防及护理的疗效观察。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预后良好,有一例患儿出现心肌炎而转入上级医院治疗。结论:通过对小儿手足口病积极的预防和护理,能减少发病率,患儿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梅 《吉林医学》2012,(6):1296-1297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分析163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方法。结果:163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在治疗手足口病过程中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严格的消毒隔离技术管理,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健康教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分析163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方法。结果:54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在治疗手足口病过程中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严格的消毒隔离技术管理,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健康教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丽芳 《中外医疗》2011,30(24):131-131
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较强。我们根据患儿疾病发展的阶段、宣教对象不同,采用计划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485例住院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对其随访,家属的满意率达98%。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和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激发了患儿及家长参与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提高了依存性。同时,促进了护士的业务水平,有效防止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许谌  杨文环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244-1246
目的:通过调查310例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的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行为,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调查155例2~5岁儿童的家长和155例幼儿园教师对手足口病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8.71%,总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0.65%;幼儿园教师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4.52%,总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5.81%。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是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获取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最主要渠道。结论: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全面,幼儿园教师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好,卫生宣传教育应根据儿童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需求,采取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结合院内资料和自身相关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农村地区在小儿手足口病预防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一些加强预防和控制策略。结果: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小儿手足口病发现与治疗较晚,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乡镇医院和疾控中心应当积极应对小儿手足口病,加强宣传与教育,并做好系列性的防范举措,提升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余东宁 《吉林医学》2012,33(9):2008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对手足口病的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医护人员的护理及预防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患儿的死亡率,并使患儿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对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以及护理,减少患病患儿,控制患儿病情,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消毒隔离、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观察患儿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2例出现惊厥,5例引发脑炎,经针对性处理后均康复。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精心护理,可以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增加患儿治愈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住院治疗的139例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除1例患者家属强烈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余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患儿除了通过常规治疗和针对性加强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外,消毒隔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婴幼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现状,探讨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3-5月份石河子市7岁以下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以及希望获取手足口病知识的途径等内容。结果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问卷786份,有效问卷655份。家长对手足口病的总知晓率为58.85%,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回答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7.6%的家长希望通过手机短信获取有关手足口病的知识,愿意通过网络、医院或者是医院讲座这些方式获取这方面知识的人分别占31.3%、29.8%。结论 7岁以下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有限,应针对家长的具体情况,选择家长喜欢的途径积极开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路径载体式优质护理内核干预法在支气管肺炎儿童病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于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的支气管肺炎儿童病例80例为观察样本,以是否接受路径载体式优质护理内核法干预为据分为两组,2018年1月—12月接受支气管肺炎常规护理的40例儿童为对照组,2019年1月—12月接受路径载体式优质护理内核法干预的40例儿童为试验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小儿支气管肺炎者住院时长、住院费用、体征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小儿支气管肺炎家长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路径载体式优质护理内核干预法对支气管肺炎儿童病例施加干预,可显著推进其疾控进程、节省医疗花费,深受家长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