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浆内皮素关系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与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9例高血压患者(EH)和30名正常血压者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根据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以上或者以下的标准,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勺型组(43例)和非勺型组(46例),采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根据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用以作左心室肥厚(LVH)诊断的根据。结果高血压1级、2级、3级内皮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内皮素含量随病程严重程度逐渐升高(P<0.01),且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与内皮素呈正相关(r=0.765 8)。高血压患者非勺型组与勺型组比较,ET、IVST、IVPWT、LVDd、LVMI均显著升高。在勺型组血浆ET与动态血压值无显著相关性。在非勺型组,血浆ET与24 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有相关性(r分别为0.66、0.64、0.76,P<0.01),尤其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结论血浆内皮素参与EH发生、发展,以及血压昼夜节律的调节,并加重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颈动脉内 中膜增厚 (IMT)与血浆内皮素 (ET)之间的关系。方法 :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 93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 (1级高血压 2 9例 ,2级高血压 38例 ,3级高血压 2 6例 )与 32例正常对照者的颈动脉IMT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EH组颈动脉IMT增厚 ,以 2、3级EH患者明显 ,血浆EH升高 ,IMT与ET呈正相关 (r =0 .0 6 9,P <0 .0 1)。结论 :ET可能参与EH颈动脉IMT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与皮质激素相关的继发性高血压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质激素性高血压病(Adrenocorticalhyperten sion)[1],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常或与配体结合障碍而继发引起的一组高血压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还有有一些少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如糖皮质激素可治性高血压、表征性盐皮质激素增  相似文献   

5.
内皮素-1与原发性高血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高血压时血浆内皮素-1水平升高,可导致外周阻力增加,并且通过激活ETA和ETB受体可加重高血压病心、肾、动脉系统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ETA/ETB受体阻滞剂或选择性的ETA受体阻滞剂均能使全身血压下降,保护高血压病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6.
蒋小菊  庞振瑶  梁凌 《山东医药》2008,48(46):54-55
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38例,分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54例(A组),单纯冠心病84例(B组);另选择健康对照组50例(C组)。测定各组生化指标及内皮素1(ET-1)水平并观察患者CAG病变情况。结果A、B组血脂及ET.1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0.01)。A组与B组比较,ET-1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1);且A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多支病变者ET-1水平均高于B组(P均〈0.01),A、B两组中多支病变者ET-1水平较单支病变者显著增高(P〈0.01,〈0.05)。认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ET-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绝大多数是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约为5%。由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和处理有特殊性,故本文着重概述由环孢素、妊娠、肾动脉狭窄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的处理。 1 环孢素引起的高血压 环孢素是目前器管移植中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小剂量也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虽然环孢素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却有一个严重的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150例门诊及体检科新发现的高血压患者,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和血压分级原则,分为高血压1级组(52例)、高血压2级组(50例)、高血压3级组(48例),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浆ET-1、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浓度。IR检测采用HOMA法,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结果高血压3级组ISI明显小于高血压2级组和高血压1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1±0.07 vs.0.43±0.06 vs.0.52±0.03,P<0.05);高血压2级组ISI明显小于高血压1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3级组血浆ET-1浓度明显高于高血压2级组和高血压1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27±10.58)ng.L-1vs.(156.74±12.11)ng.L-1vs.(148.62±11.45)ng.L-1,P<0.05];高血压2级组血浆ET-1浓度明显高于高血压1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SI与收缩压呈负相关(r=-0.58,P<0.05),与舒张压也呈负相关(r=-0.56,P<0.05);ET-1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60,P<0.05),与舒张压也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 IR及血浆ET-1浓度升高与高血压血压分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血浆内皮素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我们报道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0例正常人及4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糖尿病病人血浆内皮素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01),伴有血管并发症的病人较无并发症的病人的血浆内皮素水平亦有升高(P<0.02)。随着伴有的血管并发症的增多,即糖尿病病情的加重,血浆内皮素的水平也随之增高。但内皮素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无明显相关。因此,血浆内皮素浓度的增高可反映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提示糖尿病病人可能存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但内皮素水平的增高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及病理生理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现代颅脑损伤的患者大幅度增加,损伤程度更严莺,受伤机制更复杂,救治困难更大,致残严重,死亡率高,预后不良。受伤瞬间的脑损伤多因暴力震荡、挤压、机械撕裂、负压抽吸所致,损伤程度难以控制。而伤后数小时所发生的继发性脑缺血是促使脑组织进一步弥漫性损害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与高血压患者脑血流改变的关系。方法 测定 5 4例高血压患者与 2 0例非高血压患者血浆ET及NO水平 ,同时测定经颅多普勒血流。结果 ①高血压组的颅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VS)及脉动指数(PI)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②高血压病人血浆NO与颅底动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 (P <0 .0 2 ) ,ET与颅底动脉血流速度呈正相关 (P <0 .0 1) ;③高血压组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ET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中重度高血压组NO水平低于轻度高血压组 (P <0 .0 5 ) ,ET水平高于轻度高血压组 (P <0 .0 5 )。结论 血浆ET和NO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血压及其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正>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8.2%57.0%〔1,2〕,其中继发性高血压(SH)约占老年高血压19.6%〔3〕。老年SH(SSH)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易掩盖病情,且血压升高往往是最早出现、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导致久治不愈、病情反复、费用高。对SSH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并发症、肢残率及病死率〔4〕。本文对近年来SSH相关信息进行总结,以便为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H)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表明血浆 ET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随着高血压病期的加重,其 ET 水平升高更显著,并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正相关(r=0.8040,p<0.01),伴脑梗塞及肾功能异常者,ET 水平亦升高,ET 与 CGRP 水平呈负相关(r=-0.5165.p<0.01),提示 ET 在 EH 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经硝苯吡啶与巯甲丙脯酸治疗的 EH 患者血浆 ET 水平均降低、显示两种药物从不同角度均可减少 ET 的缩血管效应。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并发症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RIA)测定高血压及其合并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肾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并与正常人对比。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与舒张压呈正相关(r=0.396P<0.05,n=36),当合并有冠心病及肾病时升高显著(P<0.01),合并有心肌梗塞及脑梗塞时升高更为显著(P<0.002)。结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肾病、心肌梗塞和脑梗塞患者的血浆ET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浆ET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 31例继发性高血压 (SH)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 30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进行比较 ,探讨SH患者2 4h动态血压变化规律。1 对象与方法31例SH患者均为 1 997~ 2 0 0 2年在我科住院的患者 ,男 1 8例 ,女 1 3例 ,年龄 ( 4 5 .35± 1 5 .74)岁。其中肾血管性高血压 1 5例 (均经生化、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 6例 (均经生化、肾上腺CT、手术病理证实 )。 30例EH患者 ,男 1 7例 ,女 1 3例 ,年龄 ( 5 0 .2 3± 1 1 .48)岁。2 4h动态血压检测 3d内停服降压药 ,使用无创性携带式动…  相似文献   

16.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高血压患 衣那普利降压治疗前及治疗3周时血浆内皮素含量,并和随测血压及24h动态血压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服药前内皮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服药后内皮素水平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高血压患者9439例中继发性高血压患者3706例病因分类及构成比较,为高血压防治提供病因学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9439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中3706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及病因分类。结果9439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占60.74%(5733例),继发性高血压占39.26%(3706例)。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理因素性高血压例数最多(1175例,31.70%),其次例数较多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779例,21.0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728例,19.64%)、肾血管性高血压(702例,18.94%)。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心理因素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青光眼患者年龄较大,心理因素性高血压、内分泌性继发性高血压的女性患者较多(P<0.05)。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年龄[(50.2±15.0)比(46.6±15.2)岁]较大、男性患者比例[54.6%(2024/3706)比64.5%(3695/5733)]较小(均P<0.05)。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女性的平均年龄高于男性(P<0.05)。结论2012-2016年高血压住院患者中继发性高血压占39.26%,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心理因素性高血压比例居于首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比例也较高。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中也筛查出不少继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30例高血压患者依那普利降压治疗前及治疗3周时血浆内皮素含量,并和随测血压及24h动态血压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服药前内皮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服药后内皮素水平显著下降(P<0.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内皮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依那普利的降压作用可能与降低内皮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与冠心病(CHD)、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生发展之间关系。方法我们用放免法测定了13例CHD患者(CHD组)和19例EH患者(EH组),观察ET浓度变化并与18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其中CHD组及EH组血浆E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1);将EH组进行分期,与对照组比较,EH-I期无明显增高(P>0.05),EH-Ⅱ及EH-Ⅲ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上述结果提示ET在CHD及EH的发生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ET/NO值的变化以及ET、NO二者比例的变化与颈动脉重构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43例 (原发性高血压组 ) ,健康自愿者 40例 (正常对照组 )作为观察对象。应用二维超声测定颈动脉结构与功能改变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 ,应用Griess法测定NO含量。  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NO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而ET、ET/NO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NO与原发性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呈负相关 (γ =-0 .2 6 7,P <0 .0 5 ) ,与颈动脉扩张性呈正相关 (γ =0 2 97,P <0 .0 1)。ET、ET/NO值与原发性高血压组颈动脉IMT呈正相关 (γ =0 .2 98、γ =0 .2 0 3,P均 <0 .0 1) ,与颈动脉扩张性呈负相关 (γ =-0 .30 3、γ =-0 .172 ,P均 <0 .0 5 )。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ET水平较健康人增加 ,而NO较健康人降低 ,二者存在比例失衡。ET、NO及二者间的比例失衡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颈动脉重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