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丹232×N04和B尖8×N05两个普×爆组合F6、BC1S4和BC2S4选系的膨爆特性、穗粒和植株性状表现及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各类选系间所有性状均存在较大差异;普×爆F1与爆裂亲本回交可以较快恢复膨爆特性,同时显著改良穗粒性状;各性状间的相关存在组合和不同选系间的差异,在后代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协调各类性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普×爆F_1代膨爆特性及其与穗粒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1个普×爆组合F1代的膨爆特性及各穗粒性状与膨化倍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合间各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农艺性状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但膨爆特性均较差,且变幅较大.利用普通玉米种质改良爆裂玉米时,应注意组配适宜的普×爆组合;各穗粒性状与膨化倍数的相关均不显著,在选择普×爆组合时,应同时考虑各穗粒性状对膨化倍数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普×爆F1代膨爆特性及其与穗粒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对21个普×爆组合F1代的膨爆特性及各穗粒性状与膨化倍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合间各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农艺性状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但膨爆特性均较差,且变幅较大.利用普通玉米种质改良爆裂玉米时,应注意组配适宜的普×爆组合;各穗粒性状与膨化倍数的相关均不显著,在选择普×爆组合时,应同时考虑各穗粒性状对膨化倍数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春播和夏播两种环境条件下,对220个BC2S1普×爆家系的膨爆特性及其与穗粒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爆花率外,其余膨爆性状均分离出较多优于爆裂亲本的家系;膨爆特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膨爆特性与穗粒性状间多呈极显著或不显著负相关;膨化体积对膨化倍数的直接正向作用最大,百粒重的直接负向作用最大,爆花率通过膨化体积对膨化倍数的间接作用为最大正效应,穗粒重通过百粒重对膨化倍数的间接作用为最大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对两个普×爆组合F2代群体膨爆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F2代膨爆特性较差,采用常规系谱法从中选育出优良爆裂玉米自交系的机率较小:膨爆特性可能是由主效基因存在的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各性状间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膨化体积对膨化倍数的直接正向作用最大,百粒重的直接负向作用最大,穗粒重和爆花率主要通过膨化体积起正向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4个爆裂玉米自交系和5个分属于不同优势类群的普通玉米自交系杂交组配的20个普×爆组合的F2,BC1和BC23个世代材料,分析了不同组合各世代的性状表现、分离范围、回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各世代的性状表现均存在显著差异.同一组合F2,BC1和BC2群体各性状的变异较大,应实施大群体选择.不同组合各性状的回交效应不同,适宜回交代数应根据具体组合而定。  相似文献   

7.
爆裂玉米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选系的膨爆特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对 2 4个爆×普组合连续进行 5代自交选择 ,测定分析了入选的 1 6个S5代选系的 5 4个单穗的的膨爆特性 ,结果表明 ,不同组合、同一爆裂玉米与不同普通玉米自交系杂交S5代选系及同一选系的不同单穗的膨化倍数、膨化体积、爆花率存在显著差异 百粒重与膨化倍数呈显著负相关 ,对膨化倍数的直接作用也为最大负值 ,通过对百粒重进行负向选择 ,可以对膨化倍数起到较好的正向选择效果 最后对普通玉米种质的选择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春播和夏播两种环境条件下,对220个普×爆家系的玉米穗粒性状及其与膨化倍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穗行数外,各穗粒性状均分离出较多优于爆裂亲本的家系;穗粒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穗粗、穗粒重、百粒重对膨化倍数的直接作用均为较大负效应,穗长的直接作用为较大正效应,其它性状通过穗长对膨化倍数的间接作用均为正效应.因此,可以直接对穗长进行正向选择,提高普×爆后代选系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对在2个环境条件下220个普×爆BC2S1家系4个籽粒营养品质性状及其与膨化倍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粗蛋白含量的环境间差异不显著外,各性状家系间和环境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是由主效基因存在的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粗淀粉含量和赖氨酸含量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各籽粒营养品质性状与膨化倍数的关系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在春播和夏播两种环境条件下,对一个普通与爆裂玉米自交系杂交组合的259个F3家系的 穗粒性状及其与膨化倍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3代分离出优于爆裂亲本穗粒性状的家系较多;穗 粒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百粒重、穗粒重对膨化倍数直接或间接作用为较大负效应, 行粒数、轴粗、穗长对膨化倍数的直接作用为正效应,其它性状通过行粒数和穗长对膨化倍数的间接 作用多为正效应。因此,可以直接对穗长和行粒数进行正向选择,提高普×爆后代选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爆裂玉米不同类群的优异种质资源,采用40对玉米核心SSR分子标记对来源广泛、遗传多样性丰富的132份爆裂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划分,并测定爆裂相关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爆裂玉米自交系间的籽粒膨爆特性和穗部性状遗传变异系数为3.34%~42.26%,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膨爆特性、果穗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爆花率与膨爆倍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行数、行粒数均呈显著负相关;膨爆倍数与穗行数、行粒数均呈显著负相关;穗长与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粗与穗行数和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行数与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利用核心标记将爆裂玉米自交系分为5个杂种优势类群,结合表型性状鉴定,各类群共筛选出21个优良自交系,其中Ⅱ类群的‘XF 133’在所有优良自交系中膨爆倍数最高,是最优异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以6个自选爆裂玉米自交系与10个分属于不同优势类群的普通玉米自交系按NCⅡ遗传设计组配而成的60个普×爆F1组合为材料.分析了9个性状的配合力,并对爆裂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爆裂玉米自交系的GCA存在显著差异,N09具有较高的组配利用价值.膨化倍数的SCA仅濮阳点的374×N09为极显著正值,穗粒重仅长葛点的改3×N04、豫87-1×N14和濮阳点的昌7-2×N14为极显著正值;普×爆F1组合的穗粒重均有很大提高,但膨化倍数较差,无直接利用价值.6个爆裂自交系划分为4类:N08,N10和N09为一类,N04,N05,N14各成一类.聚类结果与育种实际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3.
以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与优良爆裂玉米自交系N 04为亲本构建含有258个家系的F 9重组近交系(RILs)群体,在3种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田间试验,对爆花率、膨爆体积和膨化倍数3个膨爆特性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家系间和家系与环境互作均显著或极显著,环境间差异均不显著;RILs群体各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且基本符合正态...  相似文献   

14.
爆裂玉米爆花率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8个爆裂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对爆花率与轴重、穗粗、轴粗、百粒重、秃尖长、穗重、穗长、行粒数、膨爆倍数、穗行数、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含水量等15个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测验,并将爆花率与各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对爆花率与膨爆倍数、轴粗、百粒重、行粒数、穗粗、含水量性状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各性状对爆花率而言,穗重、膨爆倍数、蛋白质含量以直接作用为主,穗粗、轴重、轴粗、行粒数、含水量、脂肪含量等以间接作用为主.提高爆花率的同时膨爆倍数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新选育自交系的潜在利用价值,科学合理利用优良玉米自交系,指导玉米育种实践,用18个玉米自交系采用7×11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77个组合,对单株产量等11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M3、F1、M4、F2、F4等自交系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优良,M4、M10、F3、F6、M11等自交系宜机收性状表现优良;综合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和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表现,M4、F4、M11、M2、M9等自交系表现较好。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组合F2×M4单株产量的正向效应值最大,组合F3×M8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负向效应值最大;组合F2×M4、F1×M4、F4×M5、F1×M11的单株产量总配合力效应值较高,为优势组合,可进行进一步试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雄穗分枝数和雄穗长可在早代选择;穗粗、穗位高可以早晚代结合选择;秃尖长、穗长、行粒数、单株产量应在晚代进行选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株产量与穗粗、穗长、穗位高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自交系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两种密度选育的玉米自交系对不同肥力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个杂交种的S1代玉米育种材料等分成2份,在97 500株/hm2和60 000株/hm2两种种植密度下连续自交选择3代,测定S3的配合力;再从上述3个基础材料的不同密度选系中各取两个GCA相对较高的S3所对应的S4分别与昌7-2杂交形成12个杂交组合。采用组合和氮肥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密度的选系对氮肥的反应。结果表明,同一基础育种材料两种密度的选系对肥力的反应不同,高密度选系组合产量的平均值在低、中、高3个肥力水平分别高于低密度选系组合62.94%、16.46%和8.99%;不同肥力对高、低密度选系组合穗部行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影响较大,在低肥水平条件下,高密度选系组合的行粒数和千粒质量较低密度分别增加4.7粒和35.7 g;中肥水平条件下行粒数增加2.5粒;高肥水平条件下千粒质量增加25.3 g,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水稻培矮64S系列组合的杂种优势及其与父本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培矮 64S系列组合F1的杂种优势 ,F1与父本各性状间的关系及F1各性状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 ,F1只有穗粒数和单株穗数存在正向杂种优势 ,株高、穗长、穗实粒数、千粒重都为负向优势 ;F1株高与穗长、千粒重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单株穗数与所有性状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15个自选系为母本,5个不同杂优类群的测验系为父本,按照NCⅡ设计配成75个杂交组合,在河南3个地点裂区试验,分析了穗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组合及双亲各自之间配合力差异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父、母本互作除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穗部性状均存在板显著差异;2)不同母本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别明显,穗长以自选系M6和M8最高,穗粗以M15最高,穗粒重的以MI,M4最高,分别极显著高于其它系;3)不同组合穗部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也不同,组合问差别极显著,稳粒重以M3×N1和M14×N1的SCA效应最高.分别达15.556和15.318,而M12×N1最差,为-21.587;4)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教的遗传力较高,尤其行粒数最高,而千粒重、稳重、穗粒重和出子率的遗传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玉米F_1、F_2代植株性状的遗传背景及适宜群体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个优良爆裂玉米自交系与6个Reid类普通玉米自交系组配12个组合,研究了株高、穗位高、顶高、顶高/株高4个植株性状的F1表现、杂种优势、F2群体表现和分离特征及其与亲本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组合F1表现、中亲优势(MH)、超高亲优势(HH)、F2群体的平均值(F2M)、变幅、变异系数、优势衰退(HDR)等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各植株性状杂交早代的遗传背景效应突出;F2群体各性状多呈连续正态分布,存在超双亲分离,为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顶高/株高杂种优势较小,可根据两类亲本或其均值初步预测其组合表现,并实施早代选择,而株高、穗位高和顶高的杂种优势较大,不宜进行预测;亲本、F1、F2M、MH、HH、HDR间的相关趋势因性状不同而异;R1×N04、R3×N04组合为改良爆裂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的最佳群体,R2×N10、R3×N04、R5×N10和R6×N04组合适宜构建遗传作图群体。  相似文献   

20.
美国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的配合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先锋选系的改良及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按NcⅡ交配设计组配杂交组合,采用8×8部分平衡格子方试验设计进行田间组合鉴定,对9个先锋玉米选系10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间的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9个先锋选系之间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差异,7个测验自交系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也达到极显著差异,16个亲本所组配的杂交组合各性状特殊配合力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先锋选系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的是QB662(0.41),测验种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的是S273(0.53),特殊配合力最高的是QB1051-1×双M9(0.59),产量最高的组合是QB662×S273(993.3524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