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0例确诊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与300例存在有胸疼,胸闷等不适症者,但排除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心搏数之间的关系和出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不同类型,并总结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24h总心搏量在8W次以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24h平均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而最低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最高心率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慢-快综合征、双结病变以及全传导系统障碍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在24h内持续监测患者心电活动,了解心律失常类型,分析心律失常与患者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6月的6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住院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与同时期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其分别称作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总心搏数与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的使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它具备诊断准确、安全无痛苦和经济方便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上推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诊断的价值.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选取xxx医院就诊的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3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再选择心电图正常的老年人35例,比较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心率动态、心律失常发生率、动态心电图分型、类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h总心率和24h平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测得的最高心率和最低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检测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2.46);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出现单纯房性、室性期前收缩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律失常比例无明显差别,但观察组患者出现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老年患者检出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测具有简便快捷、无创、可重复性高的优势,可以作为老年患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的优先选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黄美琴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50-50,5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痛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120例在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心内科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并发SSS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排除冠心病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统计两组患者24h总心率、平均心率、最快心率及最慢心率;结果观察组24h总心率低于8万次,且明显低于对照组(t=10.441,P〈0.05)观察组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及24h平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9063、16.289、16.036,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高效、快捷、方便,并且为无创性检查,在老年冠心病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 5 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选 5 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正常对照组 ,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合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4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5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动态窦房结合征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翠霞  吴晓峰  蔡晓虹 《河北医学》2010,16(9):1062-106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诊疗的SSS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总结分析其动态心电图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24h总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及24h平均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动态心电图分型中本组Ⅰ型和Ⅱ型各占28.57%、20.00%,Ⅲ型占14.29%,Ⅳ型占22.86%。心律失常主要以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停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为主。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简单、无创伤、重复性强的特点,可作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检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54例病态窦房结合征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正常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主和心律改变的病心结综合征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朱润硕  徐凤  方玉 《疑难病杂志》2012,11(9):693-695
目的评估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可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疗效。方法可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治疗8周后观察2组24h动态心电图窦性心率以及室性早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2.0%vs 11.2%,25.5%vs13.0%,89.7%vs 40.5%,P<0.01);治疗组室性早搏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53.6%vs 23.8%,96.5%vs61.9%,P<0.05,P<0.01);窦性心率显效率、总有效率亦均高于对照组(28.6%vs 23.8%,82.2%vs 52.4%,P<0.05)。治疗组24h动态心电图总窦性心率及总室性早搏数量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减少室性早搏,提高窦性总心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经临床实验证实的31例SSS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56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SSS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SS组心率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SSS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SSS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1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长R-R间期是最主要、最常见的表现。缓慢性心律失常: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85例(77.27%)、窦性停搏33例(30.00%)、窦房阻滞15例(13.64%)、房室阻滞17例(15.45%)。快速性心律失常: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27例(24.55%)、阵发性心房颤动26例(23.64%)。A型和C型患者24h总心搏数〈8万、平均心率〈50次/min、最高心率〈90次/min,绝大多数最低心率发生于23:00~5:00,以35~40次/min居多。B型患者因有反复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生,其24h总心搏数、平均心率、最高心率并不低于一般监测人群。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晕厥与长R-R间期有明确的相关性,动态心电图能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接受起搏治疗的病因、疗效、安全性和方法学特点.方法 选择该院265例接受心脏起搏治疗的患者,其中合并COPD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25例(观察组),不合并COPD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4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因、疗效、安全性及方法学.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为95例(68.57%)和68例(54.40%);观察组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4例(31.5%)]明显高于对照组[57例(4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植入术后2周,对照组中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左室收缩功能显著提高,左房、右房、左室舒张内径、右室舒张内径和右室收缩压显著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中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右室舒张内径、左室收缩功能和右室收缩压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静脉穿刺术、心房电极调整数、心室电极调整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加(P<0.05).再入院率观察组较高,两组患者的病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右室电极位置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为主要类型,心脏起搏器植入对其治疗有效,右室心尖部是较优的起搏部位,相对于不合并COPD的患者,其手术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图诊断在病态窦性停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窦房结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76例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29例,占38.1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可以对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进行监测和评价,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0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心电图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的形式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漏诊率以及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72%,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漏诊率22%(P<0.05)。结论:在临床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动态心电图的方法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提升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6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慧平 《黑龙江医学》2008,32(12):911-91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经临床实验证实的60例SSS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60例窦缓患者进行对照。结果SSS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SS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SSS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SSS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田晓战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529-253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已确诊的6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的DCG检查结果提示57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符合率达95%。结论 DCG可明确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且具有无创、简便、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青  刘翠翠  李飞 《海南医学》2006,17(8):13-13,36
目的 为了明确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窦性心动过缓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标准:(1)窦房阻滞。(2)窦性停搏。(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4)快慢综合征。(5)双结病变。结果 200例窦性心动过缓者检出1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电生理对照检查结果相同。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早期准确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冠心病居首位。  相似文献   

18.
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人群分布。方法选择1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标准:(1)窦房阻滞;(2)显著窦性心动过缓;(3)窦性停搏;(4)快慢综合征;(5)双结病变。结果1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电生理对照,检查结果相同。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早期准确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病率以冠心病居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2例,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24h持续监测,将无肌缺血症状的6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有心肌缺血症状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率及心率失常发生率,ST段下降幅度、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阈变异性(IV)。结果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ST段下降幅度、持续时间、IV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可提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宋小丽 《中外医疗》2014,33(1):182-182,184
目的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并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为严重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18例窦房阻滞,12例慢一快综合征,10例双结病变,动态心电图检出37例,检出率为61.7%。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可以作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早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