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评论中还有一种地位更重要的事实,那就是等待着分析与判断的新闻事实,它是新闻评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王文 《新闻知识》2003,(10):46-47
新闻评论就是“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文章”,具有新闻性就是要与新闻有密切关系。既然与新闻有密切关系,那么肯定就与事实密不可分,因为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是新闻评论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评论中恰当地引用事实,等于部分地还原和再现理论的抽象过程,可以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和论辩力.收到单纯说理所收不到的效果。事实不仅“寓理”,而且可以“喻理”.以小喻大,以近喻远,以实喻虚,有助于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空泛的议论形象化,从而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可读性。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相似文献   

4.
一、评论本体属性对独立品格的要求新闻评论的本体属性也对新闻评论者的独立品格提出了要求。要厘清这一问题,有必要掌握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一是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就是评论文章中涉及的事实具有新闻性,这也是新闻评论区别于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根本属性。新闻评论所选用的事实需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有这样针对事实所发的评论才有针对性,才有说服力。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作评论,是写好一篇评论文章不可少的基本前提。新闻评论依赖的事实主要有以下几类:新近产生的事物、新近消亡的事物、新近发现的事物、新近变动的事物、新的经验和新的问题等。二是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所谓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  相似文献   

5.
正像评论离不开事实一样,评论也离不开理论的支撑。说评论离不开事实是因为离开了事实,就失去了评论的针对性;说评论离不开理论,是因为离开了理论,评论就失去了穿透力,而没有穿透力的评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为什么说评论需要理论的支撑呢?  相似文献   

6.
电视评论类节目是电视深度报道的一种,它的特点就是通过对事实的真实再现和评论表达观点。怎样导人报道主题,一开始就抓住观众的“视线”,是件颇费思量的事。以下几种评论类新闻节目的导入方法,是本人几年实践探索的一点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姚文华同志在“新闻知识讲座”的第十讲“评论要素与写作程序”中说过:“新闻评论是新闻的一种体裁,所用论据必须真实、准确”。这里所说的论据,一是事实,二是理论。新闻评论中所引用的事例就是事实论据,  相似文献   

8.
《新闻导刊》2004,(6):57-57
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报道活动,它以深刻和全面为报道理念,运用解释、分析、评论等报道方式来认识、反映新闻事实的潜层信息,灵活运用各种新闻表现方式.来阐明新闻事实因果关系、预测新闻事实发展趋势。深度报道就是在对新闻报道理念、方式和体裁的合理要素进行整合中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时评”的写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评,不是四平八稳的专论,也不是自由联想的杂感、随笔、旁敲侧击的讽刺;它是面对新闻事实本身的一个毫无避让的回答:这事儿,我怎么看。它是清晰的判断形式,是针对这种判断的有效率的表达。   时评的核心是判断 时评的基本内容无非事实与道理。在时评的结构中,“事”与“理”的关系,就是判断关系。什么是判断呢?普通逻辑告诉我们:“判断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新闻进行认识。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 对一件事随便说点什么是容易的,但对一件事作出判断,则是难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新闻评…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铁道报》编辑部,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每一期报纸要做到版版有言论。这里指的“言论”,就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述评等文章的总称,它和新闻报道、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是报纸上两种主要的文字体裁。新闻报道是主体,新闻评论就是旗帜,是灵魂。新闻报道主要是报道事实,新闻评论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新闻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体现编辑部或作者的思想观点,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评论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问题和事件的分析论证,直接表明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以发表意见为主要目的的新闻文体,是议论、说理的文章。如果说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文体是以“记事”为主,那么新闻评论就是以“记言”为主。所以,我们又把新闻评论叫做“言论”。它的主要功能是要塑造和引导社会舆论,就是通过作者对新闻事实、新闻话题的分析、议论和说理来发表意见,既反映“街谈巷议”,人民群众的呼声,又传达党和政府的主张,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可以说,评论是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一面旗帜。一、评论的起源和传统我国古代就有把“记事”与“记言”分开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体现就是用具体可感的新闻事实,表现抽象的思想观点,寓思想观点于事实之中的手法。让受众在接受事实的同时,也心悦诚服地接受事实所包蕴的思想观点。看起来作者似乎在极其客观地记述事实,实际上这些事实是经过作者选择、剪裁、组合等手法处理过的,能够表现特定思想观点的事实。这种以客观事实表现主观倾向的手法,就是用事实说话的手法。 体现,是化抽象为具体事实的艺术,换句话说,是用具体事实,表现主观倾向的艺术。主题思想,主观倾向,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它是从特定的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思想倾向。要让群众理解、接受,必须用…  相似文献   

13.
用来表明媒体观点的电视新闻评论是如何“说话”的?央视的《焦点访谈》和《央视论坛》节目就是各有特点的两个典型代表,前者以深度报道方式剖析事实、展示媒体立场,侧重“用事实说话”;后者借演播室讨论“透过现象说本质”,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钟情于评论,重在“用观点说话”。此“说”不同于彼“说”,二者在说话内容、说话主体和说话方式上虽有显著差异,但却是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4.
评论类新闻节目是就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表议论、阐述见解和观点的节目类型。它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报道某一事实,而是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分析提示,提示新闻事实的本质,表达自己见解、态度。借以影响、引导社会舆论。评论类新闻节目是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它代表电视台的政治思想水平。  相似文献   

15.
“配评”顾名思义,就是为配合当刊的新闻报道发表的新闻评论。这是既有新闻又有评论的组合式报道。在这组合报道中,读者既从新闻中得知了新近发生的事实,又从评论中领会了编辑部明确的指导性意见。这显然比单独一篇新闻或单独一篇评论更有舆论强势,读者也往往受益更多。按“事实是  相似文献   

16.
杨树 《新闻窗》2009,(5):29-31
所谓社论标题引述新闻事实,是指社论标题除了作为论说文的体裁必须要有主观信息之外,通常还应该含有事实信息,这部分信息属于客观信息。正如马少华所认为的:“新闻评论的标题,要求有事实与观点——这就是两个基本的信息量……评论标题要有客观信息,也要标出主观信息”。“除了事实性信息,作者的论点进入评论标题……它们兼备评论对象的事实性信息和评论主体的观点性信息”。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是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评论。它从新闻事实中发现问题,结合事实分析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试图说服接受者对新闻事实形成与评论者相似的看法,这样的分析评判,就称为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8.
正象评论离不开事实,离不开关于事实的报道一样,评论也离不开理论。说评论离不开事实是因为,离开了事实,就失去了评论的针对性;说评论离不开理论,是因为离开了理论,评论就失去了穿透力,而没有穿透力的评论是没有多少必要的。 (一)评论首先需要超前思维 消息是关于事实的报道,而评论则是关于报道的思考。这种思考的指向是将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到现象的背后寻觅本质;对具体的东西进行抽象;把片面的、局部的结论延伸到全局和整体……所有这一切,唯超越思维方可承担完  相似文献   

19.
刘腾 《青年记者》2007,(3):118-119
关于新闻评论的地位和作用说法很多:评论是媒介的眼睛,评论是媒介的旗帜和灵魂,评论是媒介的生命。其实,评论就是一种见解主张,会显现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应当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它所具有的新闻性、评论性、指导性和论争性,所发挥的本质作用、媒介作用和社会作用是其他新闻类型所不能代替的。它的作用不在复述新闻事实,而在揭示其间的本质属性,分析其发展的趋向,告诉群众将会怎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报纸作为社会公器应该是一个双向的通道,一方面是新闻从业通过传播平台把读欲知的新闻传达给读,这里包括新闻事实和新闻评论;而另一方面,读也把身边发生的事实和对现实的评论借助报纸这个平台告知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