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刘振兴  周桂梅  陈健 《植物保护》2015,41(3):215-219
选用40%辛硫磷乳油、77.5%敌敌畏乳油、25%高氯?马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6种药剂, 通过浸种、浸种+喷雾、喷雾等不同的处理, 筛选小豆田间绿豆象防治的最佳药剂及施用方法。结果表明, 施用药剂均能促进小豆产量提高, 并对绿豆象有不同防效; 相同药剂不同的施用方法对绿豆象的防效不同, 防治效果依次为浸种+喷雾>喷雾>浸种; 4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浸种+500倍液喷雾防治绿豆象的效果最好, 防效达95.84%。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松阿扁叶蜂在陕南的发生危、害、生活史、主要习性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从不同防治方法、不同药剂中筛选出了该虫几种防治方法和防治有效药剂,采用树盘垦复,防效达85%;用40%氧化乐果乳油机动喷烟防治3龄前幼虫,防效达95%;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1~3龄幼虫防效均达93%;在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用18 kg/hm2敌马烟剂、林丹烟剂防治1~3龄幼虫,防效达90%.  相似文献   

3.
选择生产中防治介壳虫的常用药剂,对新疆红枣园中的枣大球蚧进行防治试验。比较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发现40%杀扑磷乳油800倍液、480 g/L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和480 g/L毒死蜱乳油+10%啶虫脒乳油1000倍液混用这3个处理对该虫的防效较好,药后15 d防效分别达98.21%、96.00%和95.23%。结合南疆枣园生产实践提出压低虫源基数、保护早春天敌、适时化学防治等综防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防治吐伦球坚蚧效果好的药剂及最佳防治时机,对吐伦球坚蚧越冬、越夏若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啶虫脒乳油对越冬、越夏若虫活性最高,LC50分别为31.268 mg/L和22.056mg/L.田间喷雾试验,14.6%噻虫嗪+9.4%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对越夏若虫防效达99%以上.5%啶虫脒乳油对越冬若虫防效为98.76%.注干试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倍液和20%吡虫啉乳油50倍液注干15 d后,对涌散期若虫防效为90.46%和94.16%;对越夏固定期若虫防效为92.51%和82.57%.以5%啶虫脒乳油和20%吡虫啉乳油对越冬若虫进行喷雾,防治效果与防治时机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控枸杞木虱,提高宁夏枸杞产品品质,以当地常用药剂吡虫啉为对照药剂,另选4种药剂开展田间枸杞木虱防治试验,比较各药剂处理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以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处理的速效性较好,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72.07%、74.09%;持效性方面,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倍液处理表现最好,药后10、14 d的防效分别为85.94%、75.41%,30%唑虫酰胺悬浮剂7 500倍液次之,药后10、14 d的防效分别为69.12%、66.81%,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在药后10 d的防效保持在70%以上,但药后14 d防效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10%溴氰虫酰胺OF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以不同剂量的10%溴氰虫酰胺OF作为处理,并以目前对甘蔗螟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作为对照药剂。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OF 1000倍对甘蔗螟虫的防效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 3000倍,10%溴氰虫酰胺OF 1500倍与对照药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 3000倍的防效相当,10%溴氰虫酰胺OF 2000倍对甘蔗螟虫的防效则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 3000倍。建议生产上防治甘蔗螟虫时,推荐使用10%溴氰虫酰胺OF 1000~1 500倍液,在幼虫孵化高峰期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7.
用3%的啶虫脒乳油6 000、3 000及2 000倍3个药液浓度与对照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及对照药剂20%氰戊菊脂乳油2 000倍液进行防治柑桔蚜虫试验,结果表明,新生产的3%啶虫脒乳油对柑桔蚜虫防效高,与对照药剂的防效相当,具有良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经方差分析,使用3%的啶虫脒乳油防治柑桔蚜虫以6 000倍液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8.
在越冬雌成虫出孔扩散期采用网罩葡萄树干的新方法,比较了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其混剂(毒死蜱+氯氰菊酯)喷雾和涂干防治葡萄光滑足距小蠹的效果。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乳油2 500倍液喷雾和100倍液涂干、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喷雾和100倍液涂干、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喷雾和100倍液涂干,于越冬雌成虫出孔期用药,1~7 d的防效均好,以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油100倍和细土涂干的效果最持久,持效期可达13 d。  相似文献   

9.
李晓军  翟浩  王涛  李红  王长君 《植物保护》2013,39(4):168-172
试验比较了不同类型的12种杀虫剂对梨小食心虫为害桃梢的防效和对桑白蚧的兼治效果.结果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8 000倍液、10%啶虫脒微乳剂3 000倍液、1%甲维盐水剂1 500倍液、80%灭多威可溶粉剂1 500倍液具有较好的防效.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倍液防治桑白蚧效果较突出,其次为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1 000倍液和40%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甲维盐虽对梨小食心虫防效较好,但本试验发现,可能会导致桑白蚧为害加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吡虫啉在香蕉果实中的残留风险,探索减量使用方法,在香蕉蓟马防控窗口期,试验比较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WG)与9种低毒药剂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并进行了该吡虫啉制剂的不同稀释倍数及与不同药剂组合使用对蓟马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9种对比药剂中,22.4%螺虫乙酯悬浮剂(SC)3 000倍液,20%氟啶虫酰胺SC 2 000倍液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1 500倍液的防效最好,达80%以上,与70%吡虫啉WG 3 000倍液的防效差异不显著。70%吡虫啉WG 5 000倍药液的防效为85.7%,与1 500倍药液和3 000倍药液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7 000倍药液的防效。70%吡虫啉WG的5 000倍液分别与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EW)的1 500倍液、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的1 500倍液、25%噻虫嗪WG的2 000倍液和70%啶虫脒WG的5 000倍液组合使用,4种不同药剂组合处理的防效均达81.4%以上,与施用2次70%吡虫啉WG 5 000倍液的防效差异不显著。通过科学选择替换吡虫啉的药剂,合理使用70%吡虫啉WG的剂量,在香蕉蓟马防控窗口期...  相似文献   

11.
几种药剂对绿豆象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兴  周桂梅  陈健 《植物保护》2015,41(3):215-219
针对专性为害杜仲的食叶害虫杜仲梦尼夜蛾(Orthosia songi Chen et Zhang)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 比较了3种生物源杀虫剂对其3龄和5龄幼虫的杀虫活性, 并进行了林间药效测定和防治示范试验。结果显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3龄和5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52 5和0.204 7 μg/L, 苦参碱的LC50值分别为65.306 0和124.735 8 μg/L, 印楝素的LC50值分别为165.871 7和257.749 0 μg/L。林间药效测定结果显示5.7%甲维盐微乳剂300万倍液防治效果最好, 7 d后校正死亡率达91.34%。防治示范试验表明, 5.7%甲维盐微乳剂75 000倍液防治效果达95.69%, 显著高于0.3%苦参碱水剂750倍液的防治效果(80.28%), 且药剂成本7.5元/hm2, 仅为后者的1.9%。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25 g/L溴氰菊酯、40%氧乐果乳油、啶虫脒、40%辛硫磷、80%敌敌畏乳油、茶皂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杀螟硫磷等药剂对星天牛幼虫进行浸泡处理,并研究了部分药剂的混配浸泡效果,得出结果:溴氰菊酯500倍、溴氰菊酯500倍+啶虫脒500倍、辛硫磷500倍+敌敌畏500倍处理星天牛幼虫15 min,4d后幼虫死亡率达到100%。在对红枫嫁接苗中星天牛幼虫的药剂浸泡试验中,溴氰菊酯500倍处理在浸泡48 h、辛硫磷500倍+敌敌畏500倍处理在浸泡36 h都可完全杀死星天牛幼虫。  相似文献   

13.
郭明程  周清  李保同* 《江西植保》2012,(2):177-178,181
采用盆栽法,测定8%辛硫磷微乳剂不同浓度对蚜虫和斜纹夜蛾药后1~3 d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辛硫磷微乳剂375 g ai./hm2处理对蚜虫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375 g ai./hm2处理,93.75~187.5 g ai./hm2处理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375 g ai./hm2处理无显著差异;8%辛硫磷微乳剂400 g ai./hm2处理对斜纹夜蛾防效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400 g ai./hm2处理相当.8%辛硫磷微乳剂对蚜虫和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和斜纹夜蛾.  相似文献   

14.
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与40%辛硫磷乳油混用防治斜纹夜蛾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mL 40%辛硫磷乳油50mL对斜纹夜蛾 4龄以下幼虫,药后1-7d的防效可达90%以上,优于10%溴虫腈悬浮剂50mL的效果。两者混用具有经济、高效、安全的优点,适合于“无公害”蔬菜上使用,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小籽虉草Phalaris minor是近年来危害云南中西部地区冬季作物田的恶性杂草。云南冬季作物以阔叶作物为主, 有必要开展在阔叶作物田小籽虉草的化学防除效果研究。本研究在室内和田间测试了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150 g/L精吡氟禾草灵EC、10%精喹禾灵EC、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240 g/L烯草酮EC、12.5%烯禾啶EC、5%唑啉草酯EC等7种阔叶作物田茎叶处理剂对小籽虉草的防效以及对油菜和蚕豆的安全性。室内研究结果表明, 药后30 d, 5%唑啉草酯EC、12.5%烯禾啶EC、10%精喹禾灵EC在推荐剂量作用下对小籽虉草的鲜重防效超过90%, 杂草植株表现明显枯死症状, 并且安全性指数均大于2; 240 g/L烯草酮EC的株防效较差, 鲜重防效也低于50%; 其他药剂的鲜重防效为80%左右。田间药效试验表明, 5%唑啉草酯EC防效最优, 接近95%, 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和12.5%烯禾啶EC等防效能达到90%, 其他药剂的防效也超过80%, 所有药剂对油菜和蚕豆均安全。以上结果表明, 当前大多数阔叶作物田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对小籽虉草高效, 对作物安全, 控制小籽虉草的备选除草剂品种较多。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明喷洒药械N-3型无人直升机(N-3 UAV)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应用前景,进行了飞机不同作业高度和不同喷洒浓度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后期,飞机每公顷喷洒48%毒死蜱·锐劲特EC 432 g(有效成分,下同),施药后3、5、10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96.93%、92.21%、88.12%,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63.29%、54.00%、58.33%,均优于传统担架式喷雾机喷洒防治效果.在水稻孕穗期,无人机在3m和5m的作业高度下,每公顷喷洒25%吡蚜酮SC 75 g,施药后10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与每公顷喷洒60 g和52.5 g时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每公顷施用40%二嗪·辛硫磷EC 480 g和384 g防治稻纵卷叶螟,施药后10d,3m作业高度下的杀虫效果均达90.90%,优于5m和7m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丙环唑防治小麦全蚀病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者通过对11种杀菌剂室内外研究,从中筛选出丙环唑(Propiconazole)防治小麦全蚀病(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效果显著;不同剂量试验结果,用25%丙环唑乳油按种重0.1%—0.2%拌种比较经济有效;不同施药方法中,丙环唑按种重0.1%—0.2%拌种或0.1%拌闷种防病效果优于浸种、茎叶喷雾;通过持效期、作用方式和药害试验证明,丙环唑用量低,持效期较长,以保护作用为主,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上述用量范围内对小麦安全。大田防治示范结果,用25%丙环唑按种重0.2%拌种,控制白穗效果达90.70%以上,每ha平均增产1194.45kg,保产效果达32.35%,为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治提供了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八种杀虫剂对黑粪蚊的防治效果及残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8种杀虫剂,分别在实验室和菇房条件下研究其对黑粪蚊的防治效果和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分析施药后不同时间平菇中的农药残留.结果表明,40%辛硫磷EC、40%氧乐果EC、48%毒死蜱EC对黑粪蚊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平菇菌丝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其它药剂;10%吡虫啉WP、4.5%高效氯氰菊酯EC不仅对黑粪蚊成、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使用后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较小;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4.5%高效氯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等使用5天后均未检测到农药残留,5%氟虫腈SC和10%吡虫啉WP药后15天仍能检测到残留.  相似文献   

19.
小麦根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1991-1995年室内、田间试验、筛选出丙环唑、三唑酮等三唑类杀菌剂为防治小麦根病的有效药剂。这类内吸性的杀菌剂不仅对小麦根的致病一蚀病菌和麦根腐离蠕孢菌毒力强,且对小麦生长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降低小麦育苗株高,促进根系发育,提高纪苗根比、增强根系活力,增加单位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各试验处理中,以25%丙环唑EC拌种加苗期喷洒白穗防效高达98.4%。改变药剂剂型和处理方法,延长药效,且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