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力学(Oto-Mechanics)是耳生物力学(Oto-Biomechanics)的简称,属生物力学(Biomechanics)在耳科学(Otology)或听觉医学(Hearing Medicine)的分支范畴,是一门采用力学原理来研究中、内耳诸结构运动及其形变的科学。耳力学的研究主题是耳各部分结构与听觉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领域包括中耳力学(Middle Ear Mechanics)和内耳力学(Inner Ear Mechanics)两大部分。前者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角膜生物力学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其研究的深入,逐渐产生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力学生物学。力学生物学是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中的力学过程 与生物学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角膜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处于复杂的力学环境中,各种疾 病、手术等会导致其受力环境的改变。力学刺激会对角膜组织和细胞产生生物学影响,对此进行研 究对于认识和理解角膜的生理病理过程、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近年来角膜的力学生物学 研究现状及相关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角膜相关力学生物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进行性变薄前突为特征的角膜扩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体外实验表明力学刺激可能通过升高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浓度而损伤角膜基质细胞,造成角膜细胞外基质降解等一系列变化。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揉眼、由睡姿引起的眼球压迫等力学因素可能在圆锥角膜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可能通过增加泪液炎症因子水平、造成眼压变化、改变角膜生物力学性能以及机械摩擦直接损伤角膜组织、升高角膜上皮温度等机制对角膜造成影响。本文就力学因素对角膜基质细胞、角膜组织的影响及其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预防和管理圆锥角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耳蜗生理 1.1耳蜗力学耳蜗基底膜振动的机械调谐特性相当敏锐,非线性明显,与听觉神经过程的调谐特性几乎一致。所以,听觉系统的频率解析起自耳蜗内的机械过程。40多年前,yon B6kesy用频闪显微镜观察人的内耳标本,发现任一频率的声音均以蜗管幅度逐渐增长的波沿蜗管行进。这种波称行波,行波在蜗管某一部位达到最大幅度后,其振动幅度迅速下降。把行进过程中的连续行波的波峰顶连接起来,是一条连续的宽形包络线。  相似文献   

5.
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参与了耳蜗毛细胞的坏死、凋亡过程,是噪声性聋(NIHL发生的重要机制。已有诸多针对性的抗氧化应激药物应用于NIHL的防治研究中,通过上调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和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维持体内氧化-抗氧化平衡。本文对内耳生理状态的氧化-抗氧化机制及抗氧化相关药物在NIHL防治中的研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内耳黑色素含量存在种属和个体差异,与内耳的生理功能及其损伤保护作用密切相关。本文就黑色素在内耳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小鼠内耳发育过程中,钙结合蛋白(cB)在内耳耳蜗内的表达是否存在时限性。方法获取C57BL/6小鼠E8开始至出生后-直到成年的内耳标本:E8,E9,E10,E12,E14,E15-E21,D1-D21,成年,进行冷冻切片,进行cB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观察其在内耳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在C57BL/6小鼠,除了在E16可辨认出螺旋神经元有cB部分表达外,以后直到成年都没有cB的染色表达,而在Scarpa神经元则从E8开始就有表达,其从E19开始先在内毛细胞开始有表达,逐渐在内外毛细胞都有表达,直到成年时表达消失。结论cB在C57BL/6小鼠内耳耳蜗的表达具有时限性,因而可推测出对cB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能有效鉴别C57BL/6小鼠及其他动物的再生毛细胞和原有毛细胞,但目前尚无法解释CB-些表达特点的相应机制。  相似文献   

8.
两栖类和鸟类的听器支持细胞能够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增殖分化或直接转分化为新生毛细胞,并有不同程度功能的恢复,哺乳类内耳的前庭毛细胞也见到这种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某些激发因素在刺激支持细胞发生表型转化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本文就这些激发因素的作用做一综述,为哺乳类内耳的耳蜗毛细胞的再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耳外科(Modern Otological Surgey)所冠的"现代"涵义是指耳外科不仅是局限于中耳范围的显微外科,而且是扩展至相关神经结构和侧颅底的广义耳外科。耳的神经结构涉及内耳和紧邻的脑神经。如果把中耳外科主要归结为耳传声力学结构和功能的再造及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微窥镜技术开拓内耳微创外科.方法采用耳道或后鼓室入路作内耳壁小窗,导入微窥镜.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82例和其他原发和继发内耳疾病患者 40 例,进行观察和处理,并通过这一新技术和新方法寻求发现从未在人体直接发现的病变.结果通过微窥镜,发现内耳畸形瘘管、新生物和出血性等多种病变并作了适当处理.结论内耳微创外科技术为内耳病变诊断和处理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