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城门山铜钼矿床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西城门山铜钼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分析角度,研究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与该矿床有关,对成矿也最有利."四带一面"控制矿体赋存部位.成矿阶段的蚀变主要是硅化,其与金属硫化物矿化的时空关系最为密切,共同组成了成矿作用中最为重要的石英硫化物阶段.  相似文献   

2.
卡拉盖雷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忠 《现代矿业》2013,29(8):32-34
通过对卡拉盖雷金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地质条件、围岩蚀变、微量元素分布、成矿时代、成因机理进行分析,将火山热液成矿期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早期石英、硅酸盐阶段,石英、电气石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硫盐、碳酸盐阶段,并指出了该区域金铜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安徽宣城狮子山铜(钼)矿床位于扬子陆块北缘江南过渡带内,狸桥—敬亭山复背斜北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结合该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讨论了狮子山铜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根据矿床物质组合及其围岩蚀变特征,成矿过程主要分为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氧化作用阶段等4个成矿阶段,矿床成因属接触交代—热液矽卡岩型黄铜矿、辉钼矿矿床。  相似文献   

4.
正镍金属类矿床已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系统勘查,找矿难度空前加大。近日,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鉴于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特殊性,突破以往按成矿区带评价的模式,首次以矿床类型开展找矿潜力与远景评价研究。据了解,该实验室理清了中国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特征,深入探索深部熔离预富集"小岩体成大矿"中国特色成矿理论,与全球重要同类矿集区对比分析,提出中国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5.
天井山金矿床成矿演化宏观上可分为初始沉积期、构造-岩浆作用预富集期、内生热液富集期和表生风化期,主成矿期内生热液富集期成矿演化在微观上表现为微量金-石英阶段、金-单一硫化物-石英阶段、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以及微量金-萤石-方解石-石英阶段。分别对该矿床成矿演化的宏观、微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成矿演化与矿化富集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尔泰是我国重要VMS成矿带,塔拉特铅锌铁矿位于该成矿带的克兰盆地。矿床赋存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上亚组中,既有透镜状矿化和补给通道相角砾状矿化组成的VMS型“双层结构”,又有后期矽卡岩叠加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VMS+矽卡岩叠加成矿,矿床形成主要经历了喷流沉积成矿期、区域变质期和矽卡岩期。矽卡岩期进一步划分为早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喷流沉积成矿期形成于413Ma~407Ma,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区域变质期发生在石炭纪,矽卡岩期叠加成矿(266Ma~232Ma)可能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和测试数据分析,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成矿过程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为-岩浆熔离分结,后经构造-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的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8.
麻姑山—大王村地区地处下扬子台坳南部边沿地带。详细分析了矿区地质特征、成矿过程,并讨论了控矿因素。研究表明:矿区成矿大致经历了硅酸盐阶段、氧化物阶段、硫化物阶段以及碳酸盐阶段,矿床严格受控于地层—岩性、构造以及岩浆岩。  相似文献   

9.
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床是产于中亚造山带镁铁质侵入体中的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本文从含矿岩体及矿床的大地构造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物矿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研究显示,喀拉通克岩体与矿床的成岩成矿时间为早二叠世,岩体的形成可能与板片窗岩浆作用有关.导致硫化物饱和并从岩浆中熔离的主要原因,为橄榄石的分离结晶和富Si地壳的混染,硫化物的富集主要受流动分异作用和重力分异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新桥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各期构造特征.提出了该矿床受燕山晚期的NNE向、EW向及层间伸展滑脱构造复合控制,EW向构造为导岩构造,NNE向构造为导岩导矿构造,层间伸展滑脱面为储矿构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大民太铜镍硫化物矿床为上地幔亚碱性玄武质岩浆单式侵位就地熔离成矿作用的产物,其矿化地质特征兼具铜镍硫化物矿床与钒钛磁铁矿矿床的特点,与新疆香山西复合型矿床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有利于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但成矿条件具有非典型性,就现阶段勘查成果来看,缺乏"小岩体成大矿"的地质条件,矿床规模可能为中型。  相似文献   

12.
虽然我国铅锌矿床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类型较齐全、成矿作用复杂多样,但成矿地质时代及成矿期相对集中,研究矿石矿物特征对分析矿床成因、成矿作用以及找矿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对荒田铅锌矿矿石矿物特征的系统研究表明,硫化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及白云石;氧化矿石中金属矿物以菱锌矿、白铅矿及异极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以及矿物穿插交代关系等,确定了主要矿物的生成顺序,并将矿床划分为火山沉积期、热液硫化物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硫化物期为主要成矿期,此外闪锌矿-方铅矿阶段的成矿温度为226~290℃之间,属中温热液成矿。因此,荒田铅锌矿床属火山沉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13.
云南富宁弄楼岩体岩相特征及成矿阶段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富宁弄楼岩体由边缘向中心依次为致密的辉绿岩相一中细粒橄榄辉长苏长岩相一细粒辉长苏长岩相一中细粒岗纹辉长岩相一中粗粒岗纹闪长岩相。基性一超基性岩浆岩是区内铜镍矿床的母岩,具有良好的分异现象。弄楼铜镍矿床中硅酸盐矿物主要为橄榄石、辉石,少量斜长石和角闪石,极少量的云母、方解石,金属硫化物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还含有少量的钛铁矿和方铅矿。结合矿石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矿体产出特征等研究,矿床形成主要经历了岩浆成矿期-构造-变质热液成矿期,而岩浆成矿期又分为早期岩浆熔离-结晶分异阶段-岩浆晚期成矿阶段-矿浆贯入成矿阶段-岩浆期后热液成矿阶段。矿床为岩浆熔离-结晶分异,后期热液叠加形成的矿床。  相似文献   

14.
宣城马尾山铅锌银矿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根据矿床学的成矿理论,在分析矿床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的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在该区寻找此类矿床的几点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山岩铜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该矿床是典型的海底热液喷流成岩成矿作用的产物,具有一般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沉积建造特征.矿床在纵向和横向上成矿元素组分分带特征、热水沉积重晶石岩及其边缘相位置等海底热液成矿模式特征是勘查找矿的重要理论依据.矿区地质调查揭示矿区深部及外围仍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汗牛铜镍铂族硫化物矿床产于康滇地轴断裂带上的基性岩体中。通过汗牛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的研究,探讨了汗牛地区铜镍铂族硫化物矿床的成因类型,分析了已有工作中的不足,结合优越的地质背景和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汗牛矿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厚婆坳锡铅锌银矿床硫盐类矿物与银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广东厚婆坳锡铅锌银矿床中银矿物的种类、形态特征及其赋存状态。指出银矿物多产于低温热液成矿阶段,并主要赋存于方铅矿中。对硫化物综合矿床中找银及其评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铜镍矿最丰富的成矿地区,这其中有甘肃金川铜镍铂族硫化物矿床,新疆黄山东铜镍成矿带,还有新疆北部发现和探明的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和矿点19处。岩浆型Cu-Ni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在于岩浆中的S达到饱和与亲铜元素结合形成硫化物,进而硫化物熔体从硅酸盐岩浆中熔离出来,在一定的空间内与足够的硅酸盐岩浆混合是亲铜元素品位提高,并保存于合适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喀腊达坂铅锌矿床位于新疆阿尔金山脉东段喀腊大湾地区,矿床内矿体主要赋存于晚寒武世拉配泉组第二、三岩性段中。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成果,选取了与成矿有关的硫化物样品进行S同位素示踪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w(34S)大体为2.6‰~7.7‰,甚至小于2.6‰,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具有深源岩浆硫的特征。通过对矿区矿化蚀变特征、控矿要素及成矿地质体特征的研究,并结合S同位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喀腊达坂铅锌矿床为受构造破碎带控制、与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时代为439.9 Ma。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喀腊达坂铅锌矿床的找矿预测模型,即岩浆沿喀腊达坂断裂带及其分支系统上侵,在岩浆侵位及其流体出溶阶段派生出容矿断裂系统,其中主成矿断裂可能为成矿前断裂的再活动,分支断裂属于成矿期同生断裂,矿化类型为角砾岩带砾间充填型及其上盘裂隙带中的裂隙充填型。根据该模型开展了找矿预测及工程验证工作,在矿区及其外围共圈定了5个隐伏主矿体,新增了可观的Pb+Zn资源量,对于矿区后续找矿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金井金矿床是黔东南下达—金井金矿田的一个代表性金矿床。在野外地质观察基础上,介绍金井金矿床矿石特征,并运用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该矿床金的赋存状态。金井金矿床属于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矿体以含金石英脉形式产出于金井背斜两翼层间滑动带中,主要矿石矿物为(含银)自然金,其热液成矿期可以划分为石英—自然金阶段、石英—毒砂—自然金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自然金阶段3个成矿阶段。金可以划分为可见金和不可见金,可见金主要为自然金,成色高,以裂隙金、包裹金、粒间金的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铁矿、毒砂、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中;不可见金则以纳米金和固溶体金两种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等硫化物中。研究成果可为深入研究矿床成因和提高矿石选冶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