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顺乐 《山东医药》1997,37(4):34-35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200001)陈顺乐现将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概述如下。1狼疮危象狼疮危象的主要特征为SLE患者突然出现持续性高热,伴多脏器损害,如心包炎、胸膜炎、心肌炎、肾炎及弥漫性血管炎,可有全血细胞下降及...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器宫,当临床上出现急进性肾炎、狼疮脑病、造血系统危象中的一种,就称之为重症狼疮.重症狼疮病情凶险危重,处理不当则预后差,病死率高.大剂量甲泼尼龙疗法因其抗炎作用强,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而被广泛用于重症狼疮的治疗,从而大大减少了病死率.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其存在一些近期不良反应,尤其心律失常是大剂量甲泼尼龙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现将我院2006-2008年治疗重症狼疮所致心律失常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几乎都可发生肾病变,若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即可诊断狼疮肾炎。我们1998~2004年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36例重症狼疮肾炎,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仔细观察及加强护理,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累及任何器官。狼疮相关性急性胰腺炎是SLE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同时也是诱发狼疮危象的重要原因, 患者预后差。本文报道1例SLE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及狼疮危象诊治经验, 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免疫清除性化疗结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重症SLE4例,分别合并狼疮性肾炎,狼疮脑,狼疮心或股骨头坏死,干细胞的动员采用环磷酰胺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因子(G-CSF);预处理为回输前3天每天应用环磷酰胺50mg/kg 回输后3天每天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5mg/kg。观察移植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狼疮相关抗体等指标的改变,并动态观察移植后免疫功能的重建。结果 移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狼疮相关抗体全部转阴,移植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均明显降低,约半年后恢复正常,但不伴有临床症状的复发。结论 免疫清除性化疗结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对难治性SLE有明显的疗效,尤其适用对各种药物治疗无效者,治疗是安全的,远期疗效还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环孢菌素A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重症狼疮肾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急性重症狼疮肾炎患者常合并有严重感染、白细胞低下等 ,不能耐受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 ,我们使用环孢菌素A(cyclosporinA ,CsA)联合血浆置换 (PE)治疗急性重症狼疮肾炎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41例住院治疗的急性重症狼疮肾炎 ,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37例 ,年龄 2 1~ 45岁 ,平均 (2 6± 10 )岁 ,患病时间为 3个月~ 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较重 ,有肾功能急剧减退、抗核抗体 (ANA)和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 (AdsDNA)滴度重度升高、补体…  相似文献   

7.
狼疮肾炎患者合并重症肝损害、重症胰腺炎报道较少,现将临床遇到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29岁.5个月前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不规则使用泼尼松治疗.  相似文献   

8.
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感染和肾衰应用霉酚酸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感染和肾衰应用霉酚酸酯治疗胡伟新黎磊石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感染肾衰中图法分类号R593.2421病情摘要1.1病史患者女性,16岁,外院确诊系统性红班狼疮,因不规则发热、肾功能进行性减退1月余于1997-08-22急诊入院。缘于1996...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各类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缓解率和生活质量.然而,部分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重症狼疮患者,仍需要血浆净化治疗.随着血浆净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吸附抗体的效率和特异性均大幅提高,在一些威胁生命的重症狼疮急性期的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血浆净化各类新技术以及在SLE临床应用的相关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冲击疗法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重症狼疮脑病(NPSLE)伴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NPSLE伴多系统损害患者应用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双冲击疗法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甲泼尼龙500mg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冲击治疗,共3~5 d;第6天行环磷酰胺1.0 g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冲击治疗;甲氨蝶呤10 mg 地塞米松(DXM)10 mg 生理盐水3 ml鞘内注射.结果:8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迅速缓解,其中6例狼疮脑病迅速控制,2例分别在4次和6次鞘内注射后缓解.结论:双冲击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重症狼疮脑病伴多系统损害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顽固性狼疮肾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1999年1月至2009年4月重症顽固性狼疮肾患者42例,比较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总量6g)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补体C3、C4,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及尿蛋白(g/24h)变化;观察来氟米特及环磷酰胺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补体C3在治疗后3个月时缓慢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明显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补体C4、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及尿蛋白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好转明显(P0.01)。不良反应有感染9例,恶心5例,转氨酶升高4例,血压升高2例,白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1例。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重症顽固性狼疮肾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2.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狼疮肾炎的作用研究甚少,我们于2000年7月至2003年3月通过观测老年狼疮肾炎患者血浆NO水平及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后的变化,旨在探讨NO在老年狼疮肾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临床意义及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老年狼疮肾炎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实验性狼疮样肾炎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建立移植抗宿主病(GVHD)狼疮样肾炎小鼠动物模型,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MIF mRNA及蛋白质在狼疮样肾炎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病理变化、肾功能损害的可能关系。结果:随着狼疮肾炎的发展,MI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增多;MIF的表达与狼疮肾炎组织的活动性病变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与肾脏病理及肾功能损害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MIF在介导GVHD狼疮肾炎病损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增多可反映狼疮肾炎活动性病变和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4.
重症SLE4例,分别合并狼疮性肾炎、狼疮脑、狼疮心或股骨头坏死。干组胞动员用环磷酰胺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因子(G-CSF);预处理为回输前3天每天应用环磷酰胺50mg/kg+回输后3天每天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5mg/kg。回输单个核细胞数(3.33~4.27)×10~8/kg,CD34细胞(3.96~4.90)×10~6/kg。结果:回输后2周内获造血重建。随访4~12个月,临床症状没有复发倾向。狼疮细胞相关抗体全部转阴。移植  相似文献   

15.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测定在神经精神狼疮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在神经精神狼疮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69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包括神经精神狼疮患者35例,无神经精神症状狼疮患者34例)和12份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中的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结果血清中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在神经精神狼疮患者中的阳性率为57%,在无神经精神症状狼疮患者中的阳性率仅为3%,二者在抗体水平和阳性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性神经精神狼疮患者抗体阳性率为67%,显著高于局灶性神经精神狼疮患者的14%(P〈0.05)。神经精神狼疮中20例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显著高于15例阴性患者(P〈0.05);阳性患者精神症状(类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出现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12例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中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均为阴性。结论血清中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水平与神经精神狼疮的精神症状及病清活动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他克莫司对12例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的诱导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复合物介导性炎症,几乎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肾脏损害,其中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diffused proliferating lupus nephritis,DPLN)属重型狼疮肾炎(LN)。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调控失常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关键,因此,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及增生是治疗LN,特别是重症LN的一个重要手段。T淋巴细胞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未明、自身免疫介导、炎症性结缔组织病。由于病人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可损害各个系统、各个脏器和组织。为了帮助临床医生认识和提高SLE的诊治水平,以改善SLE的预后,中华风湿病学会于2003年制订了《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1]。1SLE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指南》强调了SLE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及SLE的自然病程多表现为病情的加重与缓解交替。其多样性体现在:轻型病人可以隐匿起病,长期稳定在亚临床状态或轻型狼疮。可以由轻型逐渐加重,也可以由轻型突然变为重症狼疮,甚至以狼疮危…  相似文献   

18.

重症狼疮性肾炎免疫炎症反应重,病程凶险,但多数患者病情都可有效控制。治疗以抑制免疫反应、保护器官 功能、改善预后为目标,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前提并且贯穿治疗的始终。重症狼疮性肾炎诱导治疗方案已有多样 选择,需要根据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肾脏组织中狼疮活动的活动性和慢性指数、蛋白尿水平、肾功能、器官受累等 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肾移植情况进行总结。方法:对6例终末期狼疮肾病肾移植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和手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病程4.4年,进行移植手术时全身病情稳定;术前均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控制SLE病情,手术后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平均随诊时间为24.2个月,无1例发生急、慢性排异反应及狼疮肾病复发,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终末期狼疮肾病患者的移植肾存活及功能状况良好,无狼疮肾病复发,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狼疮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脑的疗效观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风湿病组(广州,510080)刘亚光,高翔,尹培达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即狼疮脑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年来SLE病人的预后有了全面的改善,但狼疮脑依然是SLE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