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网格与P2P的综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与网格都是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型,但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本文分析了P2P与网格的优缺,设想了二者结合利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一种P2P与网格互补综合利用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P2P与网格都是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型,但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本文分析了P2P与网格的优缺。设想了二者结合利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一种P2P与网格互补综合利用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分层P2P结构的教育资源网格检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教育资源网格,讨论了网格的组织结构问题。针对教育资源网格基于层次扩充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P2P结构的教育资源网格分布式检索模型(DRM-HP2P),该模型使用Web Services技术为资源节点的本地检索进行了封装,使用P2P方式进行域内检索,并通过该域内的管理节点向其它管理域转发检索请求,启动多个域内检索,最后将检索结果合并后返回。应用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P2P和网格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区域网络环境的P2P-Grid混合网络模型-MGPBC,给出了这种网络模型下的资源定位算法,讨论了节点加入与离开的方法,并与单一的网格模型及P2P模型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模型能够降低网络负载提高网络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学数字博物馆网格(university digital museum grid,简称UDMGrid)整合了分布在8个城市13个大学数字博物馆的信息资源,但是难以整合分布在互联网上的众多个体资源的问题,以UDMGrid为典型例子,分析了P2P技术与个体资源的特点,研究实现了一种信息网格环境下基于P2P的个体资源发布与访问机制.该机制首先基于Web技术在资源节点本地发布个体资源,利用信息网格中的已有资源整合方法将个体资源注册到网格环境,然后借助P2P覆盖网络访问个体资源,最后在UDMGrid系统中,实验并验证了从个体资源发布到访问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P2P技术的完善成就了诸如PPStream,UUSee、QQLive、PPLIVE等等P2P网络电视软件的涌现。由于P2P技术的自身的属性,P2P网络电视在内容、资源、监管等等问题上都有着与传统电视媒介的区别。P2P网络电视还处于发展初期,很多方面没有完善,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基于P2P网络平台上流媒体播放技术,它将P2P网络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闲置的带宽资源和存储资源,突破了传统的流媒体播放系统带宽瓶颈。它采用多点下载和文件分块重组方法,一边下载一边播放,能够保持节目流完整而流畅地播放。  相似文献   

8.
杜雅丽 《甘肃科技》2012,28(11):24-25
介绍了P4P产生的原因,针对P2P,技术的带宽问题及其相对于运营商的弊端,对P4P与F2P进行了比较,提出了P4P改进的方法,分析了P4P的应用特点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苏曦 《科技信息》2008,(12):40-41
本文首先介绍了P2P技术的特点以及P2P模型,然后基于发现和查找服务器的P2P模型,在Microsoft的Visual Studio.Net和SQL SERVER2000平台上设计和开发了一个P2P应用的实验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点到点的文件共享,基于浏览器的远程文件打印等功能。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对P2P计算技术的一次体验和尝试。通过对该实验系统的功能扩展与完善,在整合目前优秀的P2P计算思想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成熟和有价值的P2P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P2P网络的飞速发展,P2P网络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当今IT技术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热点。本文介绍了P2P模式的技术,对网络通信和安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P2P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P2P技术的不断发展,P2P技术在网络方面的应用越来越突出,P2P技术已成为影响Internet未来的重要技术之一。文章先从P2P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背景出发,介绍了P2P技术的特点,然后分析介绍了P2P技术的网络结构和应用领域,最后对P2P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P2P技术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首先介绍P2P技术的产生背景、技术演进与工作原理,之后分析了它的技术优势与不足,并对它的应用、市场运作和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陈滨  李贞子 《科技信息》2009,(29):81-82,101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宽带使用的普及,互联网上的信息逐渐由数据量小的单纯文字转变为包括音视频的多媒体数据及大文件等,前者催生了流媒体Vod(~点播)技术,而后者则催生了P2P技术。传统的流媒体技术扩展性较差,而其陆续提出的基于C/S模式的组播和CDN模式也都有比较严重的不足,所以,P2P技术与流媒体VoD相结合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P2P是近年来互联网上涌现出的一种新型网络传输技术。它在文件交换、视频直播和即时通讯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发展势头异常迅猛。本文分析了P2P的内涵,讨论了P2P的技术平台和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5.
P2P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 P2 P的概念和特征 ,并将 P2 P和集中化系统以及传统分布式系统分别做了比较 .然后详细地描述了 P2 P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技术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浅谈P2P技术     
赵生勇 《科技信息》2010,(20):I0228-I0228
计算机对等联网(Peer-to-Peer networking P2P)技术是目前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的活跃领域.该文描述了P2P基本特征,以及P2P网络分类,P2P与传统的C/S模型比较,最后,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P2P流量识别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用户之间信息的共享和直接交流的需要,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技术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P2P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网络中的应用形式,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P2P应用大量占用网络带宽,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性能。因此实现分类、标识和控制P2P流量越来越成为企业、网络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P2P技术的应用现状、P2P流量的特性以及当前国内外对P2P流量识别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几种典型的P2P流量识别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型P2P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资源在网络上的分布特性,以及集中式P2P和分布式P2P的特性,设计了集合二者优点的混合式P2P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P2P技术的校园网上课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技术,即目前较为流行的点对点技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P2P技术打破了传统的C/S网络格式,将中心服务模式转换到边缘服务模式,且所有的客户端又是服务端,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服务器负担,增强了网络访问的质量。随着校园网的逐渐成型,校园网络中有着大量的闲置资源,因此网络课堂在校园网中逐渐兴起。本文介绍了基于P2P技术的网络课堂在校园网环境中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校园网的潜在资源,也提高了网络课堂的访问质量。  相似文献   

20.
郭志辉 《科技信息》2007,(20):97-97
P2P是近年来最热门的互联网应用。P2P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疯狂吞噬ISP的互联网出口带宽;另一方面,ISP以P2P技术构建IPTV承载网效果显著。本文通过P2P技术特点和网络运营数据分析,探讨适合ISP行业的P2P控制与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